几种松树寄生线虫的致病性及其ITS序列分析
【摘要】:
针对生产上存在的大量不明原因枯死松树这一现象,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松树寄生线虫对黄山松、黑松、马尾松的致病性;(2)几种松树寄生线虫的ITS序列分析等。
主要取得了如下结果:
(1)设置不同松材线虫接种量对松苗接种,通过分析和对比,2年生黄山松、4年生黑松、4年生马尾松的较适接种量分别为2000、8000、8000条/株。
(2)与25℃相比,在30℃条件下接种松材线虫的黄山松发病进程明显加快、发病程度明显加重。
(3)不同株系的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对2年生黄山松致病性不同。30℃温室条件下,供试的22株中10株具有致病性,12株未使黄山松表现感病症状。
(4)吴氏长尾线虫(Seinura wuae)对2年生黄山松具有致病性。
(5)接种5株大核滑刃线虫(A. macronucleatus)、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B. hofmanni)SF2、外滑刃科线虫(Ektaphelenchidae sp.)吹上8、未定种2后,2年生黄山松未表现感病症状。
(6)在室外条件下,以上提到的22株拟松材线虫、9株其它线虫都不能使4年生黑松、马尾松表现感病。
(7)采用线虫ITS区通用引物扩增外滑刃科线虫、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大核滑刃线虫、李氏长尾线虫、吴氏长尾线虫5个线虫种群的ITS区并进行序列测定,长度分别为840bp、986bp、771bp、888bp和978bp。通过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得出这5种线虫ITS区差异比较大。
|
|
|
|
1 |
程瑚瑞,林茂松,钱汝驹;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的形态诊断和致病性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
2 |
冯仕明;喻盛甫;;拟松材线虫病危害不可忽视[J];云南林业;2010年06期 |
3 |
张路平,孔繁瑶,杨宝君;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不同株系线粒体DNA RAPD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02年01期 |
4 |
张治宇,林茂松,余本渊;拟松材线虫对黑松苗的致病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5 |
方光明;拟松材线虫导致马尾松萎蔫[J];江西林业科技;1996年01期 |
6 |
赵立荣,廖金铃,钟国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PCR快速检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7 |
苏云山;王淑英;;日本对松材线虫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1983年01期 |
8 |
徐天森;舟山地区黑松死亡原因考察报告[J];林业实用技术;1987年07期 |
9 |
刘伟,杨宝君;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形状的比较[J];林业科学研究;1995年02期 |
10 |
高士仁,丁兆龙,陆燕君,乔鲁芹;拟松材线虫调查研究初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11 |
D.G.McNamara;M.Stoen;丁元明;陈森玉;;挪威松林伞滑刃属线虫调查[J];植物检疫;1991年05期 |
12 |
刘伟,杨宝君;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杂交遗传差异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4年05期 |
13 |
胡凯基,杨宝君;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不同株系酶电泳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5年01期 |
14 |
汪来发,王扬,杨宝君,喻盛甫,胡先奇;运用RAPD研究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亲缘关系[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
15 |
汪来发,王扬,杨宝君,胡先奇,喻盛甫;利用RAPD研究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亲缘关系[J];植物病理学报;2001年03期 |
16 |
胡凯基,王秋丽,杨宝君;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不同株系致病性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4年04期 |
17 |
蒋立琴,郑经武;区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生化及分子鉴别方法[J];植物检疫;2003年02期 |
18 |
崔玉果;;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食道腺及分泌颗粒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J];科技资讯;2009年27期 |
19 |
郑炜;顾建锋;;宁波松木中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混生现象的报道[J];陕西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
20 |
陈仲照;;欧洲地中海区域植物保护组织松材线虫特别会议总结[J];植物检疫;199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