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鹅掌楸嫩枝扦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研究
【摘要】:
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L.tulipifera)为木兰科鹅掌楸属,是优良的观赏、用材树种。本文通过对杂交鹅掌楸的嫩枝扦插繁殖技术以及生根机理的研究,旨在为杂交鹅掌楸的高效培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所得结果如下:
扦插繁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外源生长素对生根有很大的影响,尤以NAA+IBA(1:1)的效果最好,其在1000mg?L-1浓度下处理30s的插穗生根率最高,平均达到76%;扦插时间应在6月中旬最好;插穗应选择当年生枝条上、中部枝段。
生根机理研究表明,插穗中的营养物质如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总氮、总磷、C/N值等都随着生根的进程而不断变化,随着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出现,大量营养物质被消耗,生根率高的ABT6处理在生根过程中其营养物质含量始终较高;C/N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生根能力,C/N值高有利于插穗生根。
四种内源激素在生根过程中都呈现不同的规律性变化,IAA、GA3、ZR对插穗生根起促进的作用,ABA起抑制作用,IAA、ABA在生根过程中含量变化互为消长关系,IAA/ABA值可以作为衡量树木嫩枝扦插生根难易的标准,其比值高有利于生根。
在对插穗中POD和PPO活性的试验发现,其与插穗的生根也有密切关系。生根期间POD活性出现2个高峰;在根原基诱导和形成期间,PPO活性呈升高趋势。外源生长素提高了插穗的POD和PPO活性。
|
|
|
|
1 |
陈金慧,施季森,诸葛强;杂交鹅掌楸的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年05期 |
2 |
颜立红,左海松,殷元良,黎玉才,吴建军,黎玉桃,李建文;杂交鹅掌楸丘陵区栽培试验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2年04期 |
3 |
杨秀艳,季孔庶,王章荣,赖焕林;杂交鹅掌楸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4 |
方兆红;杂交鹅掌楸F_1代[J];农村百事通;2004年15期 |
5 |
罗兆安;杂交鹅掌楸与杉木实生苗造林对比试验[J];安徽林业;2004年05期 |
6 |
陈金慧,施季森,诸葛强,黄敏仁;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J];林业科学;2003年04期 |
7 |
;具有发展前景的绿化观赏树种——杂交鹅掌楸[J];林业实用技术;2002年09期 |
8 |
季孔庶,王章荣,温小荣;杂交鹅掌楸生长表现及其木材胶合板性能[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9 |
刘根林;杂交鹅掌楸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初报[J];江苏林业科技;2000年06期 |
10 |
蒋泽平,梁珍海,李劲,袁芳;杂交鹅掌楸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4年06期 |
11 |
赵一宇,吕文;难生根树种生根机理的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92年01期 |
12 |
潘彪,徐朝阳,王章荣;杂交鹅掌楸木材解剖性质及其径向变异规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3 |
陈启富;;杂交鹅掌楸迹地造林试验[J];安徽林业;2010年02期 |
14 |
陈金慧,施季森,甘习华,诸葛强,黄敏仁;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5 |
吕文;难生根树种嫩枝扦插技术及生根机理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1993年03期 |
16 |
田敏,李纪元,范正琪;杂交鹅掌楸离体培养中器官发生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
17 |
李志先;刘芳;黄寿先;黄国鑫;莫家兴;张皓磊;;施肥对盆栽杂交鹅掌楸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
18 |
卜基保;;优良生态树种杂交鹅掌楸不同栽植密度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19 |
谭健晖;桉树嫩枝扦插繁殖的研究进展及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03年02期 |
20 |
焦江洪,禹明甫,李鸿雁,刘喜平,刘国庆;杂交鹅掌楸嫁接试验初报[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