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研究
【摘要】:
在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当代园林设计存在着“失语”现象:缺少自己的设计语言,或者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表达、沟通和解读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具有本土文化和设计特征的中国当代园林作品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论文从园林历史和设计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本土化过程及当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策略。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首先介绍了1949-2009年间中国现代园林有代表性的作品;其次是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建构用以量化设计特征的设计语言模型;再是利用设计语言模型,量化中国现代园林不同发展阶段的设计特征,总结出新中国60年来现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过程和规律;最后提出了中国当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策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总结,论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具有一定价值的成果:
1.系统地综述了1949—2009年间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2.系统构建了园林设计语言的框架体系及设计语言的分析模型;
3.以设计语言分析模型为工具,准确地通过词汇和句法规则量化出定性描述的中国现代园林不同发展阶段的设计特征,图解出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演变历程;
4.提出了传统园林设计语言的三种转译方法、地域性园林设计语言的语法框架及本土化作品的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