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尺度耦合化学振荡反应的非线性分析
【摘要】:具有广泛应用背景的化学振荡反应体系,由于往往涉及不同时间尺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当前非线性理论和工程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的分岔理论,快慢动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振荡反应体系的各种非线性现象,尤其是不同时间尺度耦合导致的快慢效应,发现了系统的各种振荡行为,并给出了其诱导机理。具体内容如下:
不同系统具有不同的快慢子系统维数,外部激励因素也将改变原有系统的子结构。为了揭示不同系统簇发振荡的分岔机制,基于快慢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思想,结合系统慢变量的个数与周期激励因素,提出了单慢变量包络快慢分析、两慢变量快慢分析、两慢变量包络快慢分析,并指出了这些分析方法所适用系统的典型特点,这些分析方法被用于第三章与第四章,来揭示不同化学振荡体系中簇发振荡的分岔机理。
铂族金属表面CO氧化反应由于内层与外层反应速率存在量级上的差异,使得反应过程涉及不同时间尺度。基于实测数据,建立了不同尺度耦合的数学模型。通过平衡态的稳定性分析,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稳态解会由鞍-结同宿轨道分岔导致周期振荡。当快子系统产生Hopf分岔时,该周期振荡会进一步演化为两尺度耦合的周期簇发振荡,即Nk振荡,并由加周期分岔使得系统处于激发态的时间显著增加。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岔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周期簇发及加周期分岔的产生机制,揭示了周期簇发中沉寂态和激发态相互转化时的不同分岔模式。通过引入弱周期扰动因素,发现具有外部周期扰动的反应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受迫簇发振荡现象,结合包络快慢分析给出了其分岔机制。
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是一类典型的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如果存在外部周期扰动因素,动力学行为更为复杂。本文给出了几种不同周期外扰动下,具有不同子结构BZ反应体系存在的各种振荡尤其是簇发振荡行为。例如,当反应仅存在慢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激励时,具有快慢两尺度BZ反应存在single-Hopf簇发现象;当BZ反应自治系统存在快慢两个时间尺度,周期激励属于快过程时BZ反应存在受迫周期簇发振荡现象;如果周期激励是慢变过程且与慢状态变量是同阶小量,系统存在cusp周期簇发振荡;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引入快周期激励,BZ反应是具有两个慢变量多个时间尺度耦合的非线性系统,此时cusp周期簇发振荡中的沉寂态产生了微幅振荡现象,即cusp受迫簇发;当BZ反应存在两个同阶小量的慢周期扰动时,系统存在两个慢变过程且具有两时间尺度,反应存在两次激发态与两次沉寂态耦合的周期簇发振荡行为。此外,利用分岔理论与第二章中的几种快慢动力学分析,揭示了这些现象的分岔机制。
基于相关文献中BZ反应在有光和无光下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切换反应理论模型。在一定参数范围内,切换系统存在复杂振荡诸如2T-focus/cycle型周期切换振荡、2T-focus/focus周期切换振荡、混沌切换振荡等。利用稳定性理论、分岔理论、不变子空间等理论给出了这些非线性行为的诱导机制,解释了系统存在振荡增加与振荡减少序列等现象。同时,讨论了参数周期扰动对切换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给出了系统通往复杂运动的路径。此外,当周期切换频率与子系统固有频率存在量级上差异时,切换系统也存在典型的快慢效应。
|
|
|
|
1 |
宋继梅,倪诗圣,徐济德;四氮杂十四环二烯铜催化的新型振荡反应的研究──Ⅰ.溴酸盐─丙二酸─硫酸体系[J];化学物理学报;1994年02期 |
2 |
贺占博,祁刚,曹汇川;以甘油三酯水解产物为底物的振荡反应[J];自然杂志;2000年06期 |
3 |
李和兴,徐元昌;丝氨酸-BrO_3~--Mn~(2+)-Fe(phen)_3~(2+)-H_2SO_4体系化学振荡反应及催化机理的研究[J];分子催化;1991年02期 |
4 |
贺占愽;振荡反应监测的简易方法[J];自然杂志;1991年11期 |
5 |
王明辉,李和兴;金属离子对没食子酸(GA)-BZ非催化振荡反应的影响[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9年03期 |
6 |
贺占博,黄智,顾惕人;聚乙二醇对振荡反应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1995年08期 |
7 |
李和兴,沈振文,赵玮,黄岩,黄小军;乙酰乙酸乙酯-BR化学振荡反应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6年03期 |
8 |
吕翎,李成仁;对溴化物控制的振荡反应模型的修正[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6年04期 |
9 |
贺占博,顾惕人;表面活性剂的络合作用对振荡反应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
10 |
赵莲青;碘钟振荡反应中酸介质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
11 |
李中玉;;改变组成再现B-Z振荡反应[J];江苏化工.市场七日讯;1989年03期 |
12 |
李宗孝,原春兰;草药对振荡反应的影响及抑菌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1999年08期 |
13 |
黄允中,张元勤;MATLAB用于振荡反应模拟[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4 |
宋继梅,倪诗圣,徐济德;一种氮杂大环铜催化的新型振荡反应[J];化学通报;1994年10期 |
15 |
原春兰;用NMR法研究色氨酸化学振荡反应的活性中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16 |
贺占博,黄智,顾惕人;表面活性剂引发的碳水化合物振荡器Ⅰ.溴酸盐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7 |
原春兰;李宗孝;王建朝;;氨基酸-BrO_3~--Mn~(2+)-H_2SO_4-丙酮体系的振荡反应[J];物理化学学报;1994年01期 |
18 |
李和兴,倪丽华,刘波,李鹏宏;木糖-BZ体系化学振荡反应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
19 |
姜敏;颜志森;;水—有机介质中的Briggs-Rauscher振荡反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3期 |
20 |
梁逸曾,俞汝勤;化学振荡反应用于分析测试——测定铊及汞离子的B-Z反应体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