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民众在网络上的思想舆论交流空前活跃。然而,一些民众利用网络的隐匿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在网上发表偏激或虚假言论,使非理性表达的舆论充斥网络,不断影响党对舆论导向的把控,危害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危害及对策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通过在网络上非理性地表达意见和看法不断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蚕食党的网络宣传阵地,影响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同时,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不断破坏网络秩序,恶化舆论环境,既加大了党对网络舆论的监管难度,又破坏了良好的党群关系,使得民智民愿民忧不易汇聚,党的政策方针难以贯彻。从成因的角度看,社会转型期各个阶层的矛盾日益凸显,网络主体不够理性,不良媒体混淆视听。加之党和民众的网络沟通不畅、网络监管不完善不健全等诸多原因,网络主体无序参与网络空间、非理性表达网络舆论的现象仍然存在。基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视角,有效引导与控制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打造党群良好沟通的平台,增进党群之间的感情;倾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大力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加强党对舆论导向的把控;既要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的审查把关制度,加强党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又要做好网络监督和传播主体的引领工作,净化网络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