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C系统中两维声辐射模态传感器设计的研究
【摘要】:
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为了更为有效地降低结构声辐射,人们提出了主动结构声学控制(ASAC)。其中以声辐射模态为基础的ASAC系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这种方法是通过声辐射模态的抑制来使结构的辐射声功率降低。ASAC系统最终的目的是控制辐射声功率。声辐射模态相互正交,每一阶声辐射模态下的声功率相互独立。声辐射模态由辐射体的几何形状和振动频率决定,与辐射体本身的材料特性以及边界条件无关;特别是在中低频率时,声辐射模态对应的辐射效率随模态阶数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声辐射模态伴随系数与对应的辐射声功率成正比。
通过抵消前N阶声辐射模态伴随系数,就可以使总声功率降低。因此我们必须设计出误差传感器来测量所需控制的声辐射模态伴随系数。由于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聚偏氟乙烯)是一种新型的压电高分子材料,它不仅密度低,而且具有较强的压电性,机械性、可塑性好等特点。用特定形状的PVDF薄膜作为误差传感器,将它贴在结构体表面上时,对系统产生很小的影响。
本文是在声辐射模态理论以及两维分布式压电传感器方程的基础上,利用PVDF独特的积分特性,以简支矩形板为例,设计了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用于测量简支板第一、二、三阶声辐射模态伴随系数。并在理论上进行数值分析比较可知,这种特定形状的PVDF薄膜作为误差传感器是可行的。
|
|
|
|
1 |
毛崎波,徐柏龄;利用高分子压电薄膜设计声辐射模态传感器[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3年03期 |
2 |
孙吉贵,刘叙华;关于Cialdea一阶模态归结系统[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02期 |
3 |
刘晓平,张艳玲,李綮;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的控制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4 |
杨波;周百令;;双框架式硅微陀螺仪正交信号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1期 |
5 |
贾建援,黄一红,康春霞;一种工程结构模态阻尼特征预估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6 |
蔡晨光;樊尚春;;谐振式传感器振动特性测试系统[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Z1期 |
7 |
罗跃纲,张晓黎,毕杰春,鄂丽英,白玉艳;结构裂纹故障的模态仿真诊断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8 |
王波,王荣秀,黄尚廉;压电智能梁振动的组合模态控制法[J];压电与声光;2004年06期 |
9 |
李春;武宇;颜肖龙;;多功能结构拓扑优化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8年01期 |
10 |
李龙;董云卫;覃杨森;张凡;;基于AADL的软件重构工具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2011年07期 |
11 |
路精保
,文传源;调节器设计中的模态兼容问题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12 |
;学术动态[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13 |
毛崎波,徐柏龄;通过设计压电式传感器实现结构声有源控制[J];压电与声光;2003年02期 |
14 |
樊江玲,张志谊,华宏星;从响应信号辨识斜拉桥模型的模态参数[J];振动与冲击;2004年04期 |
15 |
王燕萍;;图书馆模态升级[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3年04期 |
16 |
许小勇;阳宇希;刘树林;葛东宝;;提高振动发电机充电效率实验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7期 |
17 |
王信义,董卫平,张之敬;利用微计算机进行复模态参数识别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
18 |
张利波;CNC系统中模态宏程序的实现算法[J];机械与电子;1994年04期 |
19 |
沈允文,李树庭,蔺天存;阻尼夹层结构减振的最佳阻尼位置预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20 |
原大宁,王幼苓,付卫平,李代德;应用模态分析软件MODAL3.0对机构进行试验模态分析[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