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摘要】:上市公司并购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本身所内含的经济效应是一般的经济行为无法比拟的。虽然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立法概念,只是经济界法律界学者约定俗成的称谓,但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规模效应的有效经济手段,公司并购已经被公司的决策层广泛接受。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体系,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明上市公司的合理并购优化组合之路,为提高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提供依据。
本文首先从总结分析并购理论入手,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并购绩效的内涵与外延,并给并购绩效下了一个定义,又通过分析动态协同效应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核心能力与企业战略的关系,进一步解释了并购绩效的内涵与外延;其次,本文在界定并购绩效的涵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并购绩效的评价体系,即采用运筹学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上市公司并购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同时根据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提出了并购计分卡的设想,用于评价并购绩效的非财务方面;而后,本文运用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以2000年9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并购前后五年内平均效率值的变动趋势来动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优劣状况;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因素,其中前期因素、中期因素、后期因素属于直接因素,制度因素、产业转型属于间接因素;最后根据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因素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宏观政策建议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应当采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