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平翅片热管散热器的传热分析和数值模拟
【摘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今电子设备中集成度越来越高,热流密度日益增加的发展趋势,以高热流密度负荷下的发热模块的散热冷却为背景对矩形平翅片热管散热器进行了热分析和热设计研究。
本文针对矩形平翅片热管散热器的特点,分析了其传热机理,并对其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重力热管各项传热热阻进行了分析计算,对矩形平翅片热管散热器进行详细的传热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热管散热器整体传热模型;编制通用设计程序,计算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的矩形平翅片热管散热器整体散热能力,针对不同散热条件和结构参数设计了热管散热器模型;在不同热管数目、不同热管布置方式、不同翅片厚度、不同翅片间距、不同风速、不同环境温度等情况下,运用CFD软件FLUENT对散热器空气侧翅片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场协同原理对不同工况下的热管散热器散热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各种因素对热管散热器散热能力的影响规律和最佳结构方案;运用FLUENT对文献中的实验模型建模并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的数值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的可靠性;运用专业电子设备热分析软件TCEPAK对矩形平翅片热管散热器进行了传热仿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最大相对误差为11.7%,散热器结构优化后的散热效果提升显著,并进一步对试验未能达到的工况进行了性能预测。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今后高热流密度负荷下的该型热管散热器的实际应用和特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价值。
|
|
|
|
1 |
顾平道;梁小强;汤国芳;邱燃;;纵向翅片扁管的传热性能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1年04期 |
2 |
李向明;叶国兴;谭盈科;邓颂九;;螺旋槽管内的流态显示及传热和流阻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
3 |
董珊,刘殿殿,吴永红;管内插入物单相流体强化传热的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1990年01期 |
4 |
徐国想,邓先和,张亚君,李志武;强化传热技术及其在硫酸转化系统中的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01年11期 |
5 |
陈茂波,王明胜,王建方;螺旋槽管的强化传热及在锅炉空预器上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1年01期 |
6 |
;信息集锦[J];家庭电子;2003年03期 |
7 |
宿新天;;淬火介质空气冷却器的开发与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12期 |
8 |
唐志伟;闫桂兰;高丽丽;;管内插入扭带的强化传热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7期 |
9 |
宋继田;刘文武;李丁;茌俊;;酒窝状竖板降膜蒸发器强化传热性能研究[J];化工机械;2010年03期 |
10 |
谭志明;邓颂九;;套管蒸发器强化传热的分析及计算[J];甘蔗糖业;1989年04期 |
11 |
棚泽一郎;陈凤章;;热交换技术的研究开发新动向[J];机电设备;1990年06期 |
12 |
刘宪英;黎晓青;;窝形翅片管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J];制冷;1990年01期 |
13 |
王国栋,贺岩峰,蒋凌波;强化传热及其工程应用途经探讨(Ⅱ)[J];工业技术经济;1994年01期 |
14 |
尹余升;“插入件强化传热”在热水炉中的应用[J];工业锅炉;1998年01期 |
15 |
邓先和,张亚君,邢华伟;换热器在多种冲刷条件下的传热强化性能评价[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6 |
张寅平,王馨;固-液相变强化传热物理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学E辑;2002年04期 |
17 |
徐国想,邓先和,许兴友,王智金;换热器传热强化性能评价方法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8 |
刘金才;相变蓄热装置在供暖中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5年07期 |
19 |
古锋;秦延忠;张惠民;候涛;;热交换设备传热强化技术的新进展[J];煤矿现代化;2006年06期 |
20 |
冼海珍;刘登瀛;商福民;杨勇平;杜小泽;;声空化强化振荡流热管传热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