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灵芝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新  
【摘要】:本文以灵芝子实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灵芝多糖的传统溶剂提取、超声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的工艺条件,并且对用这三种提取方式制得的多糖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试验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 (1)用传统的溶剂提取法提取灵芝多糖,由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h、液料比50: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灵芝多糖的提取率为61.60%。用乙醇沉淀法分离制备灵芝粗多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乙醇浓度为70%,在此条件下灵芝粗多糖的得率为1.351%、纯度为62.83%。 (2)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灵芝多糖,由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1000W、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50℃、液料比50:1ml/g、循环泵转速27r/s、脉冲超声工作时间3s、间歇时间2s。在此工艺条件下灵芝多糖的提取率为84.89%。用乙醇沉淀法分离制备灵芝粗多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乙醇浓度为70%,在此条件下灵芝粗多糖的得率为1.828%、纯度为57.17%。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比,提取率提高了37.81%,粗多糖的得率提高了35.31%,纯度没有明显差异。 (3)通过微波间歇提取试验和微波循环提取试验(保持低温)证明了微波的非热效应不能有效地提高灵芝多糖的提取率。对几种微波辅助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微波破壁—溶剂提取法能有效地提高灵芝多糖的提取率。 (4)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灵芝多糖,由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800W、微波作用时间3min、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90min、液料比40: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灵芝多糖的提取率为82.23%。用乙醇沉淀法分离制备灵芝粗多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乙醇浓度为70%,在此条件下灵芝粗多糖的得率为1.673%,纯度为60.73%。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比,提取率提高了33.49%,粗多糖的得率提高了23.83%,纯度没有明显差异。 (5)对用以上三种方法制得的灵芝粗多糖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通过与Vc、EDTA等对照进行比较,发现灵芝多糖清除DPPH·的活性、清除·OH的活性、螯合Fe~(2+)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均比较差,而在清除O_2~-·上有很高的活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华;孙江伟;;微波辅助法从大豆废料中提取分离大豆皂苷的实验研究[J];食品科技;2007年04期
2 张雪洪,胡洪波,唐涌濂,黄瑞珊,陈正杰;膜生物反应器连续发酵生产胞外灵芝多糖[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3 程宇;马海乐;何荣海;;大蒜辣素的微波辅助提取[J];食品科技;2006年07期
4 陈碧云,林先贵,王俊华;野生与人工栽培灵芝多糖的提取和测定[J];食用菌;1995年03期
5 曹德宾,刘炳明;灵芝多糖水提醇沉工艺初探[J];食用菌;2000年01期
6 生东明,马莺;固态发酵法生产灵芝多糖的研究[J];山西食品工业;2004年02期
7 王春辉,申敏华,颜小英;灵芝多糖体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1984年03期
8 贾万利,冯涛,赵良启;灵芝多糖的液态发酵研究[J];山西化工;2004年01期
9 高玉荣;孙文红;;超声波辅助提取灵芝菌丝胞内多糖的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7年02期
10 周斌;吕扬;;灵芝提取灵芝多糖的中间试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0年11期
11 生东明,马莺;固态发酵生产灵芝多糖培养基的优化[J];江西食品工业;2004年02期
12 臧晋,黄开勋;液体深层培养中灵芝多糖的提取和纯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年04期
13 武梅,周应揆,赵永昌,李亚辉;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产灵芝多糖的动态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14 张卫国,刘欣,陈永泉;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J];饮料工业;2003年04期
15 罗立新,姚汝华;灵芝多糖生产工艺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1996年06期
16 刘冬,李世敏,许柏球,赖国红;pH值及溶解氧对灵芝多糖深层液态发酵的影响与控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年06期
17 于洪涛;吴茂玉;赵岩;胡小松;肖丽霞;;灵芝多糖提取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18 张红兵;杨会琴;胡云霞;;灵芝冰淇淋的研制[J];食品工程;2006年01期
19 郭静;赵丹;;灵芝多糖保健作用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J];粮食与油脂;2006年10期
20 高虹;谷文英;丁霄霖;;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测定姬松茸中麦角甾醇含量[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周;胡丽萍;黄生权;袁尔东;韦庆益;宁正祥;;一步法制备羧甲基灵芝多糖[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郭雨桐;;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3 罗玺;唐庆九;周帅;张劲松;刘艳芳;杨焱;贾薇;吴迪;赵明文;;利用大孔树脂对灵芝多糖脱色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4 梁丹;肖文军;;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工艺技术研究[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游育红;林志彬;;灵芝多糖(GLPP)对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暨第七届Servier奖颁奖大会会议摘要集[C];2003年
6 孙立新;陆洁;段昕所;葛志华;贾靖;李学军;李卫东;林志彬;;灵芝多糖拮抗黑素瘤细胞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A];第十届全国抗炎免疫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邵宝妹;李中军;林志彬;高晓明;;灵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张慧娜;林志彬;;灵芝多糖降糖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A];2002全国青年药理学英文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曹立珍;林志彬;;灵芝多糖对体外培养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的调节[A];2002全国青年药理学英文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黄文书;常雪花;曹利花;郭焰;冯作山;;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玫瑰花总黄酮工艺[A];2010植物提取物与营养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灵芝多糖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马亚琴;超声辅助提取柑橘皮中黄酮、酚酸及其抗氧化能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黄生权;赤灵芝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分析与生物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文斌;亚麻木酚素的提取纯化与生物活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5 王璐;超声雾化提取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赵宏艳;灵芝多糖对H22荷瘤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7 程建华;微波辅助提取与基质固相分散提取在食品中农兽药和添加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8 何朝勇;灵芝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小鼠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9 刘静;灵芝多糖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邸倩倩;微波场强化植物性多孔材料内部流体流动与传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灵芝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2 彭悦云;灵芝多糖硫酸酯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郭雨桐;灵芝多糖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4 王周;灵芝低聚糖的制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天笑;灵芝多糖及其海洋复方制剂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陈浩浩;微波辅助提取苦参生物碱及其分离纯化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0年
7 贾靖;灵芝多糖拮抗黑素瘤细胞上清对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的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0年
8 王丽昀;微波辅助提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工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9 张玲芝;灵芝多糖降血糖的机理探讨[D];浙江大学;2002年
10 谢晶;虫草、灵芝多糖复合物的活性筛选和剂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昕;诱凋亡抗突变阻止血管新生[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赵莹;灵芝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王 华;抗肿瘤产品市场能否再现辉煌[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王乃阳;粗茶淡饭保平安[N];民族医药报;2002年
5 赵莹;灵芝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李仪奎;“五味”的现代研究(一)[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7 记者 漆艳;第三届动态微波技术推广会在我市举行[N];天水日报;2006年
8 陈列欢 文国艺;免疫,向多糖物质看齐[N];医药经济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朱尧利;科技营销才是最高营销[N];广东科技报;2004年
10 季坚 李正华;上海市场绿色食品质量较好[N];科技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