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岗位特殊性研究
【摘要】:
我们党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从思想政治上引导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过,一个有远见的民族和政党总是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因为青年是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前进的力量。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在高校的基本工作,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和骨干力量,肩负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他们的素质与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同时也给高校辅导员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提出新的挑战。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西方思想观念与文化意识流入了我国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对在校大学生产生影响。从大学生主体来看,他们思想状况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个体差异也越来越大,对于担任思想政治教育执行者的高校辅导员来说,既要确立新的工作理念,也要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以此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无疑彰显了高校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无须讳言,高校辅导员岗位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职责多而岗位任务繁重,素质较低而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队伍不稳定而可持续能力差等。
在高等教育模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演变的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光靠经验和热情已不够,而需更多的智慧知识和技能所形成的本领。与高校其他工作人员相比,高校辅导员所需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具有特殊性,这赋予了高校辅导员岗位特定的内涵。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解决辅导员岗位的现存问题,促使其队伍蓬勃稳定发展,发挥好其特殊的作用,最终能迈上专家化的道路。
本论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从“辅导员”、“辅导员制度”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和趋势,得出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立足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回顾与总结了高校辅导员制度历史演进以及不同时期辅导员岗位特殊使命;第三部分调查分析了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岗位的各大特殊性表现,找出该岗位的现存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学生事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增强高校辅导员岗位的社会认同感,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稳定性,从而最终走向专业化的道路,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