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次西南地区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刘佳  
【摘要】:本文利用气象常规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以及地面站逐日降水资料对2009年7月31日至8月1日发生在我国四川省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天气诊断分析。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尺度滤波技术,并且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这次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利用数值模拟输出的较密的时空资料探讨这次降水过程的发生发展的特征和机理。天气分析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中500hPa高纬度环流形势为两槽两脊型,即我国新疆地区和蒙古交界区和东亚地区为低压槽,新疆北部地区和蒙古东部是高压脊;在西藏上空存在一个闭合的小低压,副高内的东南风带来大量的水汽,随着西藏上空的低涡东移,副高脊线西侧变形为东北西南走向,四川东部为较强的西南气流控制。通过对这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模式模拟可以发现:散度场、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对暴雨落区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充沛的水汽为暴雨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低层水汽辐合是暴雨水汽的主要来源;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散度场配置有利于对流运动的发展,此外水汽的汇合主要也是由于低空流场的辐合作用。湿位涡的正压项与斜压项综合反映了暴雨区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状况;高层的位涡高值下传,高值位涡的干冷空气加强了低层的扰动,降低了低层的稳定度,迫使中低层暖空气抬升,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与潜热能的释放,促进了暴雨的发展。垂直风切变使得平均气流动能转化为扰动动能,激发了重力波的产生,重力波通过发展的积雨云时,加大云内的上升速度,使得不稳定能量得到释放,从而产生降水。强降水区域上空存在辐合辐散的链式分布,表示了重力波的存在。辐合辐散区域开始形成于川西高原下山坡处,并且逐渐往东移动,值的大小也在逐渐减弱,重力波对这次降水过程强度的影响是成正比的。辐散辐合区域相应地对应着垂直运动强烈的区域,气流的上升运动随重力波的发展愈加强烈,使得对流运动得以发展。随后重力波继续东移减弱,直至最后消亡。高空急流出口区附近的非地转平衡流引发的地转适应过程在中尺度重力波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空急流出口区附近中尺度重力波是在地转调整以及切变不稳定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的,从地转调整和切变不稳定的产生顺序来看,地转调整提前于切变不稳定的产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非线性平衡方程对于降水带的移动具有预判的作用,而理查森数则与降水则具有同时性特征。另外这次强降水过程中,波动基本满足Lindzen等的波导条件,但是从前文的分析中看到重力波在东移的过程中在逐渐减弱,并最终消亡。7月31日的重力波的存在以及其后的发展对暴雨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但是到了8月1日对流对暴雨的发展起到了主要的影响作用,重力波在这时不再对暴雨产生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王文;程攀;;一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3年01期
2 王文;刘佳;蔡晓军;;重力波对青藏高原东侧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J];大气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3 李跃清,黄仪方;西南低涡暴雨的边界层诊断分析[J];四川气象;1994年03期
4 张健恺;刘欣;隆霄;张文煜;;2008年7月31日辽宁暴雨的中尺度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5 郑仙照;苏银兰;杨宇红;寿绍文;沈新勇;;闽东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J];气象科学;2006年04期
6 赵大军;江玉华;李莹;;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11年05期
7 徐海,康岚;2002年成都地区7.29~8.1暴雨过程分析[J];四川气象;2002年04期
8 李邦宪,佘良球;1993年汛期致洪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1994年01期
9 李帆;;2016-10-07—10-08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年24期
10 刘晓冉;李国平;李永华;阮定伦;;一次引发重庆大暴雨的西南低涡动力诊断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5期
11 黄福均;西南低涡的合成分析[J];大气科学;1986年04期
12 林明丽;欧阳也能;屈佑铭;林曦;辜倩;;2009年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3年01期
13 周祖刚;张高英;姜勇强;燕忠;陈启槐;;一次梅雨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年04期
14 李晓东;刘成;;2013年7月1~2日辽宁地区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7年10期
15 卢敬华,雷小途;西南低涡移动的初步分析[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6年Z1期
16 谢娜;施娟;安峡;倪萍;;成都地区一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及敏感性试验[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1年02期
17 王智,高坤,翟国庆;一次与西南低涡相联系的低空急流的数值研究[J];大气科学;2003年01期
18 卢焕珍;一次暴雨过程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J];天津航海;2002年03期
19 林开平,张诚忠;大气内部非平衡动力强迫激发的一次中尺度暴雨过程分析[J];广西气象;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悦;刘姝妹;邹鹏跃;李海悦;;辽源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A];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深入推进创新发展——吉林省第八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琰;赵军;左洪超;;北京7.21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8 数值模式产品应用与评估[C];2016年
3 张虹;李国平;;西南低涡暴雨的中尺度滤波分析[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2年
4 廖胜石;张艳玲;寿绍文;;2003年7月4日江淮暴雨的诊断分析及成因初探[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莫毅;潘晓滨;;一次江淮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数值模拟分析[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6 李刚;谭言科;王铁;;2007年7月山东一次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7 喻自凤;梁旭东;陈仲良;;一次上海暴雨过程的研究(英文)[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周亦平;王仕星;骆月珍;卢兴来;;“碧利斯”强热带风暴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物理量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9 母灵;李国平;;复杂地形对西南低涡生成和移动影响的数值试验分析[A];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3年
10 梁钰;王新敏;鲁坦;谷秀杰;范学峰;;一次黄淮气旋引起的河南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南;水动力数值模拟系统(Hydroinfo)开发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2 涂三山;无单元法及其在阴极保护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3 Peter Robert Williams;星系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4 张立文;数值模拟技术在金属材料固态加工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曹玉春;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内流动和燃烧污染物生成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杨坚;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单元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张冬娟;板料冲压成形回弹理论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卢萍;2003年8月川西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9 魏艳州;黑潮延伸体区域中尺度风应力扰动对海洋的反馈[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10 刘国强;南海北部以及吕宋海峡次级中尺度动力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一次西南地区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吴炜;一个中尺度暴雨过程发展演变的动力学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崔粉娥;一次山西低涡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吴珍珍;双西南低涡分析及其数值模拟[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5 李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地表能量变化对低涡生成的影响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6 吴秋月;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7 马勋丹;夏季西南低涡的活动特征及致洪低涡的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8 母灵;复杂地形对西南低涡及其暴雨的影响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9 李媛;一次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过程形成机理的数值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10 唐永兰;不同降水方案和初值对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模拟与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概念模型捕捉“西南低涡”[N];中国气象报;2008年
2 段德咏;山东公司完成生产经营自我诊断分析[N];国家电网报;2012年
3 高立法 杜泰斌 文兆祥;营销观念诊断分析(二)[N];财会信报;2013年
4 高立法 杜泰斌 文兆祥;营销观念诊断分析(一)[N];财会信报;2013年
5 高立法 杜泰斌 文兆祥;财务弊病的追踪诊断分析(二)[N];财会信报;2013年
6 黄蕾 彭恩志;深化经营诊断分析 全面提升效率效益[N];国家电网报;2013年
7 霍鑫;河南配电网诊断分析报告出炉[N];国家电网报;2016年
8 高立法 杜泰斌 文兆祥;财务弊病的追踪诊断分析(三)[N];财会信报;2013年
9 高立法 杜泰斌 文兆祥;财务弊病的追踪诊断分析(四)[N];财会信报;2013年
10 高立法 杜泰斌 文兆祥;通过利润表诊断分析企业健康状况(三)[N];财会信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