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研究表明,气溶胶可以作为云凝结核和冰核改变云和降水的发展,从而改变云和降水的全球分布。为了更好地理解气溶胶对云和降水的影响,本文利用耦合Morrision双参数微物理方案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7年6月13日发生在山西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讨论气溶胶对云的微观特征及降水发展造成的影响。
首先,对清洁和污染背景下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结构和降水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污染背景下,降水区域没有明显变化,中心强度变强,网格平均降水量比清洁背景少0.8%;雪和霰是雨水的主要来源,高浓度气溶胶背景下,前期暖云降水减弱,后期大量雪粒子与云中云滴和雨滴碰并增长,造成后期降水增强。
其次,对有巨凝结核(GCCN)作用下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结构和降水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总降水量增加并不是很明显,加入GCCN后,有利于大云滴的形成,云滴向雨滴自动转化作用增强,有更多的云水较早形成雨滴和霰,造成后期降水减少,而没有考虑GCCN的情况下降水特征则相反,前期云水自动转化较慢,大量云水存在云中,与高层的冰雪晶碰冻增长,此时霰粒子尺度也相对较小,造成前期降水减少。在降水的后期,经过长时间增长的霰粒子和雪粒子下落融化成雨水,使得后期的降水增加。
最后,研究了沙尘作为巨凝结核和冰核(IN)在典型大陆和污染大陆背景下对云和降水的影响。在清洁背景下,沙尘气溶胶作为GCCN和IN使降水中心峰值降低,GCCN的存在增加云中凝结核数,促进云中水汽凝结,略微增加整体降水量。当沙尘气溶胶作为有效冰核参与云的发展时,冰核浓度增加使水成物有效半径减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巨核的影响,从而减少降水。随着大气中背景气溶胶浓度的增加,沙尘粒子通过提高大气中的巨核浓度,前期降水量增加。当考虑沙尘气溶胶作为有效冰核时,冰核浓度增加使冰相粒子有效半径减少,减少地面降水。
|
|
|
|
1 |
高卫东;;新疆土壤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对沙尘气溶胶贡献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8期 |
2 |
朱元,郑海洋,顾学军,周留柱,郭晓勇,赵文武,方黎,张为俊;大气气溶胶的检测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S1期 |
3 |
任广鸣;;防止食品发霉法[J];食品研究与开发;1982年01期 |
4 |
陈丽卿;张伟;;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研究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的特性[J];电子显微学报;1988年03期 |
5 |
于溯源,叶桂芹,李大伟,Kennedy MIan;扩散火焰中Cr_2O_3气溶胶尺寸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04期 |
6 |
黄书华;刘建国;刘文清;陆亦怀;陆钒;伍德侠;董云升;江宇;张玉钧;;夏季高湿度条件下北京市气溶胶颗粒物粒谱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2010年01期 |
7 |
杨书申,邵龙义,李金娟,张邦;透射电镜在气溶胶单颗粒分析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8 |
王忠训;曹大勇;张玉玲;高健;;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测量技术:宽范围颗粒物分光计[J];现代科学仪器;2008年01期 |
9 |
徐思琦;谢周清;李冰;;大气气溶胶中碘形态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10年05期 |
10 |
陈波;张磊;卓维海;;丝网法测量纳米级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分布方法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年04期 |
11 |
潘伯良;雒晓卫;于溯源;;颗粒凝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
12 |
张净玉;常海萍;王慧元;;粉末气溶胶抑制热喷流红外辐射数值模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13 |
葛茂发;刘泽;王炜罡;;二次光化学氧化剂与气溶胶间的非均相过程[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
14 |
叶汝求,王家贞,任宇征;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法研究沈阳地区气溶胶颗粒的特性[J];环境化学;1987年02期 |
15 |
李念平;付峥嵘;;气溶胶颗粒物人体暴露量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6 |
王智慧;张皙;;焊接规范对药芯焊丝烟尘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J];电焊机;2008年07期 |
17 |
赵淑惠;李忠勤;周平;王文彬;;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大气气溶胶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J];冰川冻土;2010年04期 |
18 |
施孝增;吴家正;李曹县;鄢庆春;;室内气溶胶颗粒物沉积特性的实验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0年03期 |
19 |
袁伟;罗永锋;颜澎;胡健;;含钚材料恐怖事件的后果分析[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1年02期 |
20 |
常凤池;;环境空气中的气溶胶污染的影响分析[J];矿产与地质;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