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长江口杭州湾海洋动力要素对风场响应的FVCOM模拟研究

耿姗姗  
【摘要】:本文基于FVCOM海洋模式,采用无结构、分辨率可变的不规则三角网格及有限体积法,考虑天文潮、径流及台风等作用的影响,建立了包括长江口、杭州湾在内的近海风暴潮数值模型。 建立了长江口、杭州湾海域三维潮汐潮流水动力模型,与实测资料对比并讨论研究海域的潮汐潮流性质,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水动力模型能够准确再现长江口、杭州湾水动力特性,这为下文风暴潮的模拟奠定了水动力基础。 通过建立四组理想风场试验,讨论了FVCOM模拟的理想风生流分布情况。统计分析自1995年以来22个对长江口、杭州湾影响较为显著的台风,并归纳出直接入侵长江口、杭州湾的两类台风:Ⅰ类为正面登陆型,Ⅱ类为沿海北上型。对台风的风、压场分别采用了WRF模式与台风模型进行模拟,本文中台风模型的气压场计算采用Takahashi和Fujita T.公式,风场采用Ueno Takeo公式。经与实测资料对比后发现,台风模型可以满足FVCOM风暴潮对风、压场的要求,且调试方便,因此采用台风模型结果作为风暴潮的气象强迫。 基于TC9806及TC0012台风,建立了两类影响长江口、杭州湾的典型风暴潮FVCOM数值模式,并分别建立了天文潮、台风及二者耦合作用下的三组数值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单站增、减水的因素除与台风强度有关,还与台风移动的路径有关。表层海流对台风的响应最为显著,且表层流速增幅大于底层;风暴潮过程中单点海流流向仍呈现周期性变化,仅在台风到达时流向出现改变,体现了长江口、杭州湾海域天文潮的主导作用;台风与地形的联合作用使得海流在局地小范围出现环流。台风过程同时造成了海流动量下传,深度直达海底。欧拉余水位受台风强迫,在近岸出现显著变化,余水位增幅可高达近1m。表层余流在台风前方的强风势与海岸地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急流,流速可达1-1.5m/s。垂直方向上余流最大梯度出现在岸界与地形共同作用的深度为5-6m的浅水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延廷,王以娇;8114台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耦合作用的初步探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6年03期
2 高焕臣;;关于风暴潮与天文潮相互作用问题的讨论[J];海洋科技资料;1980年04期
3 张延廷,王以娇;渤海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0年04期
4 张莉;商少平;谢燕双;张峰;;基于有限元法的福建沿岸天文潮-风暴潮耦合预报模式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6年02期
5 张莉;商少平;张峰;谢燕双;;福建沿岸天文潮-风暴潮-台风浪耦合漫堤预警系统[J];海洋预报;2016年05期
6 赵永良,张延廷,陈则实;黄海风暴潮和天文潮非线性耦合作用的数值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2年03期
7 赵永良,张延廷,陈则实;浅海风暴潮和天文潮相互作用中非线性效应的数值诊断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4年01期
8 周树华;张芹;刘桂才;;莱州湾风暴潮天气的气候特征及预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9 董宇航;王项南;白志刚;贾宁;夏海南;;基于FVCOM模型的潮流能发电装置输入能量计算[J];海洋技术学报;2021年05期
10 张倩然;乔平玉;;FVCOM海洋模型模拟轨迹与漂流浮标实际运动轨迹的对比矫正[J];测绘通报;2016年12期
11 程文龙;潘存鸿;吴修广;;FVCOM模型关键参数的处理及其在涌潮模拟中的应用[J];海洋学研究;2017年01期
12 王建丰;王玉;王刚;;基于FVCOM数值模拟和观察资料的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13 王彪;朱建荣;;基于FVCOM模型的珠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潮汐模拟[J];热带海洋学报;2012年04期
14 ;水利系统天文潮及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J];水利水文自动化;1997年01期
15 朱军政;曹颖;;FVCOM模型在象山港三维潮流盐度计算中的应用[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06期
16 刘秋兴;李铖;;上游洪水对台风风暴潮过程期间长江口水位的影响研究[J];海洋通报;2017年02期
17 端义宏,秦曾灏;上海沿岸天文潮与风暴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7年01期
18 张延廷;沿海地区的大敌:风暴潮[J];百科知识;1994年07期
19 汤乃铭;;风暴潮增水分离方法初探[J];华东水利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20 梁盛盛;风暴潮[J];中国科技月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丁平兴;金镠;胡克林;堵盘军;孔亚珍;;长江口南港风暴冲淤预测模型及应用[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邰佳爱;张长宽;张君伦;;广东省台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张金善;李鑫;章卫胜;;渤海风暴潮引起的流场变异特征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詹威;程香菊;;FVCOM模拟珠江磨刀门盐水入侵[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延廷;王以娇;;风暴潮的预警与减灾对策[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6 谭亚;张君伦;王莹辉;;福建省沿海风暴潮特性及其预报[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谭亚;张君伦;王莹辉;;福建省沿海风暴潮特性及其预报[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任振球;;1905年上海特大风暴潮的成因分析[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9 李存才;程晓明;李庆银;;风暴潮侵袭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的危害与防护[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10 杨智杰;陈明仁;柳文成;林媺瑛;李盈槽;陈政欣;吴鸿业;颜清连;;台湾沿海地区台风暴潮风险与不确定性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7年
11 李原仪;张光宇;袁德奎;马筱迪;陶建华;;基于NCEP风场的渤海风暴潮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2 杨晓君;磊磊;吕江津;何群英;王颖;;对一次渤海风暴潮过程数值模拟检验[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3 胡昌新;金云;;上海台风暴潮的60年周期性探讨[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4 林波;;温带风暴潮灾害应急管理专家系统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5 甘雨鸣;;台风暴潮危害度的识别与判断[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16 吴少华;宋学家;叶琳;于福江;;2001年风暴潮灾情及2002年灾害性风暴潮发生趋势预测[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六[C];2002年
17 包芸;刘欢;;珠江河网风暴潮极值流动中的雷诺不稳定现象[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18 杨万康;杨青莹;张峰;宋泽坤;俞亮亮;;三门湾可能最大风暴潮高水位计算与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5年
19 张玉红;刘强;;风暴潮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的建模及应用[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0 傅赐福;于福江;刘秋兴;董剑希;;风暴潮-近岸浪耦合漫堤数值预报技术及业务化应用[A];“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喜娜;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与事件预警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2 付庆军;渤海湾温带风暴潮数值计算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3 柏春广;江苏中部海岸全新世中期温暖期风暴潮频率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郑立松;风暴潮—天文潮—波浪耦合模型及其在杭州湾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5 吴伦宇;基于FVCOM的浪、流、泥沙模型耦合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思;基于GIS技术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21年
7 张晨;流—流耦合效应对南海北部风暴潮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8 聂会;河口台风暴潮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耿姗姗;长江口杭州湾海洋动力要素对风场响应的FVCOM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谢海清;基于FVCOM的中国近海潮流及潮汐能数值模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8年
3 侯放;基于FVCOM的舟山群岛海域潮流能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郑淑贤;基于FVCOM的琼州海峡潮汐潮流数值模拟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扶磊;基于FVCOM模型模拟巢湖的水动力和水质过程[D];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
6 邱照宇;基于FVCOM模拟河流输入对胶州湾水质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黄学智;基于FVCOM的黄渤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8 宋双霞;三维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的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9 张桂平;风暴潮浪作用下离岸深水结构稳定性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10 杨晓君;天津港风暴潮数值模式的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1 李潇;二维温带风暴潮漫滩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12 葛建忠;风暴潮数值预报及可视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3 刘逸洁;基于卫星云导风提取技术的风暴潮模型风场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
14 宋倩;南海北部湾FVCOM潮汐模式的高度计同化模拟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4年
15 叶天波;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可能最大风暴潮的估算[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6 吴亚楠;山东沿海台风暴潮数值模拟与统计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7 李鑫;渤海风暴潮增减水及流场时空特征初步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7年
18 徐斌;青岛沿岸风暴潮增减水的长期预测[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9 黄子眉;北海市沿岸风暴潮特征分析与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0 郝小丽;致灾台风暴潮的长期分布模式及其强度划分[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孙慧 刘梦晓;天文潮叠加风暴潮 多地出现海水倒灌[N];海南日报;2021年
2 本报记者 安海燕 鄂歆奕 通讯员 贺靓;从24小时到72小时[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年
3 ;我国风暴潮的监测与预报[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何会文;坚决把风暴潮挡在海堤外[N];天津日报;2020年
5 施晔;全市紧急行动抗击特大风暴潮[N];南通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郭媛媛 通讯员 曾群安 蒋嬿钦;浙江划定风暴潮重点防御区[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年
7 记者 徐恬 通讯员 门艳;深圳今年首次发布风暴潮预警[N];深圳商报;2019年
8 记者 薛飞;压实责任 细化举措 加强调度 切实做好风暴潮防范应对工作[N];秦皇岛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谢佳 通讯员 孙锴;面对风暴潮和旅游潮,全体民警坚守岗位[N];人民公安报;2019年
10 记者 方正飞;今年我国灾害性风暴潮将比去年有所增加[N];中国海洋报;2018年
11 采访人 本报记者 张玮鸥;“风暴潮灯柱”里的减灾创意[N];中国气象报;2018年
12 记者 黄彬;“天鸽”掠过粤桂带来强风雨潮[N];中国气象报;2017年
13 记者 程玮坚 刘耕;市领导一线指挥防风抢险工作[N];东莞日报;2017年
14 本报记者 刘贡 实习生 曹雅斌;风暴潮 不可轻视的海洋杀手[N];海南日报;2014年
15 记者 徐榕蔚 通讯员 宋喜红;我市明年将发生1至2次风暴潮[N];威海日报;2011年
16 记者 何会文;天津成功应对强风暴潮[N];天津日报;2012年
17 ;加强防御风暴潮工作[N];中国水利报;2008年
18 通讯员 黄振华;辽河浅海公司制定渡汛和防风暴潮预案[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9 罗涟浩胡章;提高防御超标准风暴潮能力[N];宁波日报;2008年
20 记者 邝展婷 特约记者 叶汉敏;战胜风暴潮 自救保生产[N];中国船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