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利用卫星等遥感方法对云特征的研究

刘建朝  
【摘要】:云是影响地气系统辐射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对于天气和气候的变化,云不仅是指示器,而且是调节器。云也是人工影响天气催化作业的主要对象。利用各种遥感观测手段,分析研究云的温湿分布、云内液水以及云与降水的关系等,对于作业条件分析识别、可播云区的有效捕获,人工播云催化的科学实施等是十分重要和有用的。本文综合利用FY2C卫星反演云参数产品、地基MWRP微波辐射计、Cloudsat云参数产品、地面雨量资料及支持向量机方法等,研究了FY2C卫星云光学厚度产品同液水含量的关系、云内外的相对湿度分布及其判别阈值以及云与降水的关系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为: 1.利用2008年5月至11月寿县MWRP微波辐射计以及FY2C卫星反演云光学厚度,在去除降水样本点后,对两者进行拟合统计。同时利用FY2C卫星反演的云顶温度,将0℃~-40℃间分为四档,对所有样本进行分类,单独进行统计拟合,统计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一般都在0.5以上,对于暖云其相关系数为0.68,有较好相关性。说明FY静止卫星反演的光学厚度,对云内垂直积分液水含量以及垂直方向厚实程度等云层特征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2.基于FY静止卫星的云产品,利用支持向量机技术进行降水预测。使用FY静止卫星云产品以及地面一小时雨量数据分别作为特征分量和类别标签,建立预测降水与非降水的分类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所得模型对于非降水类的预测准确率较好,降水类的预测准确率比较低。特别是在训练的特征分量中增加了液水路径参量后,所得预测结果对降水类的预测准确率有一定的提高 3利用Cloudsat的2B-GEOPROF产品和ECMWF-AUX产品,分别统计了全球和不同分区云内云外相对湿度分布的情况、连续云云内云外相对湿度分布情况以及不同高度云内云外相对湿度分布。并通过云内云外相对湿度累加频率的交点获得不同情况下的判别云相对湿度阈值及其准确率。结果表明: 不同区域云中相对湿度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分区判别云的相对湿度阈值的大值和小值与不同分区的云相对湿度的累加频率统计结果中的大值与小值的分区基本是对应的。其中,欧洲是相对湿度阈值最大(69%),亚洲相对湿度阈值最小(47%),两者之间的差别可达20%。 不同尺度连续云的统计表明,相对湿度阈值都在70%以上,判别的准确率为85%以上,较非连续云中的统计结果有所提高,连续云的尺度越大,其判别云的相对湿度阈值越大;不同高度云的统计结果表明,当累加频率为25%时,不区分高度的统计结果中对应的相对湿度为77%,略小于低云对应的79%而略大于中云对应的75%;对于暖云在25%累加频率处,也有同样的规律。随着云顶的增高,相对湿度阈值有减小的趋势,低云与中云相对湿度阈值差别不大,而高云时明显减小;不同高度相对湿度阈值判别的准确率都在80%以上。低云与中云统计结果中的相对湿度阈值大于不区分高度统计时的相对湿度阈值,而小于不区分高度连续云的相对湿度阈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希,许健民,杜秉玉;用双通道动态阈值对GMS-5图像进行自动云检测[J];应用气象学报;2005年04期
2 于秀晶;王凤刚;;吉林省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关系[J];吉林气象;2005年04期
3 阳连武;于国圣;张弘强;;二元具自反馈双阈值时滞神经网络模型解的渐近性[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姜朝军;乔庆林;蔡友琼;徐捷;;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的污染动力学和阈值研究[J];海洋渔业;2006年04期
5 黄世亮;叶朝辉;裘鉴卿;;基于小波变换的磁共振图像去噪[J];波谱学杂志;2006年04期
6 储诚富;刘松玉;邓永锋;邵俐;;含盐量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1期
7 胡宝安;孙利民;夏爱生;刘俊峰;;一类时滞SIS传染病模型的讨论[J];数学研究;2007年01期
8 杨秀香;;接触率依赖于总人数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韦嘉;景红梅;刘大禾;;扩展逻辑函数形态学及其光学实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王斌;吕科;;数字图像二值化波形分析法探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1 李晓燕;王宗明;张树文;;吉林省西部生态安全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7年06期
12 韩文文;王玲;陈优广;;基于亚像素文本图像的分割算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3 田岩;刘继军;谢玉波;史文中;;基于局部模糊方差的过渡区提取及图像分割[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7年05期
14 郭占昌;张丹;郜江瑞;翟泽辉;;双共振Ⅱ类倍频过程中自发对称破缺的实验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5 李华;蔡永立;;基于SD的生态安全指标阈值的确定及应用——以上海崇明岛为例[J];生态学报;2010年13期
16 冯光庭;张兴安;;一类传染病持续生存和消亡的阈值[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13期
17 杨志焕;唐承功;王正国;姚德胜;刘正邦;陈田;;空气冲击波重复作用的生物效应[J];爆炸与冲击;1991年02期
18 楼彪刚;张惠成;陈友慈;田维坚;;偏振片在视野检查中的应用[J];科技通报;1991年06期
19 吕建忠,唐小青,杨宜林,沈懿;诱发性耳声发射阈同行为反应阈及听觉脑干反应阈间的相关性[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4年02期
20 吴恒强;引发前汛期桂北雨量特多的阈值分析[J];广西气象;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军;陈小宏;;凸集投影重建方法中的阈值集合模型设计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安代志;张召辉;孙西战;颜培实;;温热环境与奶牛体温调节的昼夜差异[A];第十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孔平;严广乐;;基于分形维数的二值化算法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李华;程伟;;一种改进的小波模极大值检测与消噪算法[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5 宋宇;张元平;周海军;;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中两个关键问题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钱奇;王琰;杨钢锋;张勤远;姜中宏;;碲酸盐玻璃飞秒激光刻写特性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第三届全国特种玻璃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徐海卫;牛朝;周倩;;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大类间方差图像分割及实现[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雷超阳;刘军华;杨爱莲;;一种利用人眼视觉特性的加权中值滤波算法[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冯志威;;一种基于平均队列改进的RED网络拥塞算法[A];2008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郑康;;时变OFDM系统中参数化时域信道估计的改进[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小锋;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速度成像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李财莲;图像多尺度几何分析及去噪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杨洁;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收敛性与阈值可去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翟立君;卫星MPLS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王莉萍;多维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及其工程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刘军;随机共振与感觉信息处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刘军;基于阈值控制策略的若干生产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任江波;电力系统过程状态估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杨龙;密云水库富营养化阈值与外源磷素输入响应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田辉;基于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影像处理模型与方法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朝;利用卫星等遥感方法对云特征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付明艳;通用信息卡的读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3 迟学芝;基于自学习机制的信息过滤模型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施立军;OFDM系统的自适应调制与编码[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占军;探地雷达信号的小波分析技术及其工程应用[D];郑州大学;2007年
6 姜巧巧;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视频对象分割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陈立英;基于遗传算法的血液细胞图像分割方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8 江文博;正常青年人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阈值的测试[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9 段海兰;一类二元时滞神经网络模型解的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赵玉宝;小波变换在地震信号去噪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 粮、吴丽辉;设定阈值打补丁[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小正;仅凭T值阈值不足以评估骨折危险[N];保健时报;2005年
3 记者 马斌;我国卫星广播获得四个卫星轨道位置[N];人民邮电;2000年
4 黄帝荣;为什么“第一”的事情反被忽视[N];人民日报;2009年
5 ;直肠内温度变化影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感觉阈值[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本报驻伦敦记者 何屹;陨落的“克里塞特”[N];科技日报;2005年
7 王成业 刘洪章 胡秀菊;温室种菜怎样降温消雾[N];陕西科技报;2006年
8 记者 王玲通讯员 杨冰 姜宁;嫦娥一号卫星完成第二次近月制动[N];经济日报;2007年
9 吴晓芳;相对湿度与人体舒适度[N];中国气象报;2011年
10 唐振宇尚春雅 记者 于莘明;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一号B”卫星[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