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利用天气雷达网监测神七返回舱试验及基于精细风场的神七伞降轨迹预测研究

郭志梅  
【摘要】:2008年9月21-28日中国气象局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简称神七)主着陆场附近进行了加强飞船回收气象保障的科学试验。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神舟号返回舱再入段进行了研究: 首先,应用“再入物理学”、“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雷达目标特性”等综合学科知识,以神舟返回舱再入段的雷达测量数据为依据,对“再入目标雷达隐身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述了雷达丢失目标现象出现的必然性,对整个再入过程中,目标雷达散射特性的变化规律做出了较为完整地描述。 其次,围绕利用天气雷达监测神七返回舱试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神七返回舱的预定理论轨迹计算方法,提出了神七返回沿线天气雷达的观测参数的计算方法,设计了天气雷达实时捕获飞船的实施方案,并于2008年9月28日指导了天气雷达站的操作人员实时监测神七返回舱,事后又对监测数据进行反演,并与理论计算的轨迹和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提供的神七载人飞船回收段的部分航天实测数据进行了比对。本次试验证明了天气雷达能够跟踪监测神七返回舱,证实了我国气象部门现行业务天气雷达站网监测飞船的可行性,这是对航天测控网的有效补充。本文所编写的程序、计算预定理论轨迹和雷达观测参数的算法以及把天气雷达监测飞船数据反演成飞船轨迹的方法为今后进行天气雷达实时监测飞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试验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关于飞船在黑障区的探测破解,尚有许多地方需要今后做深入的研究。 最后,针对神七载人飞船的伞降回收着陆阶段受空中水平风影响很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伞降轨迹的计算方法;对精细的数值预报模式、高空探测和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获得的风廓线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3种风廓线资料分别对神七返回舱开伞前后的轨迹进行了预测;并与神七实测开伞点和着陆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证明,精细资料为飞船的回收段的风修正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利用精细风资料预测飞船伞降轨迹,有助于飞行控制指令编发,从而提高飞船定点回收的精度和可靠性,减小飞船的搜救范围,缩短搜救时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宝华;;双龙再入华[J];汽车商业评论;2011年07期
2 李忆民;;“飞天”前后的加加林[J];法律与生活;2011年14期
3 ;小白和小箭:50年前的传奇飞行[J];太空探索;2011年08期
4 叶永平;;飞天之地——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一瞥[J];航空港;2011年07期
5 李想;;太空霸天虎 深度解析美国X-37B空间机动飞机器[J];现代兵器;2010年09期
6 丁文东;王继新;;重装上阵 弹道导弹抗核加固技术[J];兵器知识;2011年06期
7 尹凯军;王志瑾;;可重复使用飞行器陶瓷瓦热防护系统尺寸优化分析[J];飞机设计;2011年03期
8 张国华;;临近空间目标探测分析[J];现代雷达;2011年06期
9 郭鹏;王立武;秦子增;陶午沙;;降落伞开伞过程正交试验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年03期
10 王勇;龚宇莲;王丽娇;;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特征模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适应姿态控制[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1年04期
11 杨彦伟;祝新山;;基于均值漂移算法的冷空炽热体红外目标跟踪[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年04期
12 孙国庆;杨大光;;再入航天器返回过程简介[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8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鑫;李飞;余西龙;陈立红;张新宇;;航天器行星再入辐射现象研究的初步设想[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袁先旭;张涵信;叶友达;谢昱飞;;类“联盟号”飞船返回舱(光体)俯仰静、动态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荣伟;;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及其飞行验证[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贾区耀;陈农;杨益农;方方;;返回舱跨声速动稳定特性[A];近代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党嘉立;顾兆栴;;中国“神州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防热材料现状及展望[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郭玉明;顾兆;;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载人飞船返回舱上的应用[A];中国复合材料学会2003年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智斌;李恒年;;修正舱下点预报落点参数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黄海明;高索文;;端头帽再入时碳颗粒的旋转效应[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侯黎强;;惯性系下描述的返回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付秋军;牟晨阳;余平;;月球探测返回式再入飞行器总体方案设想[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志梅;利用天气雷达网监测神七返回舱试验及基于精细风场的神七伞降轨迹预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朱凯;滑翔导弹再入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钱承山;空天飞行器多模型鲁棒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黄国勇;基于Terminal滑模的空天飞行器再入鲁棒自适应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李帆;不确定性系统的解耦控制与稳定裕度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6 柳军;热化学非平衡流及其辐射现象的实验和数值计算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7 常雨;超声速/高超声速等离子体流场数值模拟及其电磁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海涛;大型降落伞抽打现象及运动稳定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欢;再入飞船等离子体鞘套对通信衰减的仿真与建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杜昕;载人深空飞行返回再入特性分析与制导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绪奇;回收着陆过程返回舱摆动与减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夏梦;复杂约束下飞行器轨迹快速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虚怀;返回舱着水冲击模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6 张志成;再入体表面脉动压力环境的分析与预测[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7 廖前芳;物伞系统回收过程动力学仿真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吴启星;载人飞船应急救生轨道的返回再入动力学与制导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9 黄仁果;再入式微型光学陀螺Sagnac效应敏感环关键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罗琦;等离子体鞘套隐身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蒋建科;神八返回舱正式开舱[N];人民日报;2011年
2 侯健美;返回舱一头栽进沙漠[N];北京日报;2004年
3 丁 刚;中国电池再入美将成悬念[N];中国企业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罗晖;“神六”返回舱回到“娘家”[N];科技日报;2005年
5 张军;回流书画再入藏家视野[N];中国商报;2003年
6 徐毅 梁慧娴;投资邮票有风险看准时机再入市[N];山西日报;2004年
7 新华社环球财经专线分析师 李晓纬;反弹幅度有限 月末再入跌途[N];粮油市场报;2005年
8 新华社记者 田兆运;“返回舱返回搜索跟方案设计一模一样”[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熊 璞;航天“少帅”袁家军[N];中国质量报;2003年
10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陈克立 嘉宾 总参陆航某团团长 蔡有固;英雄护卫“神舟”七号返航[N];农民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