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天气雷达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本论文针对现代大气探测业务对探测生消演变快的强对流天气的需要,根据相控阵天气雷达快速电子扫描的特点,提出相控阵天气雷达的选型原则,即除机载和星载类相控阵天气雷达外,一般的地基相控阵天气雷达宜选择一维或二维的平面阵。
本论文根据一维、二维相控阵天气雷达天线阵面的不同构建特点,配置其他分系统,使两类相控阵天气雷达均满足大气探测的要求。文中讨论和计算了天气雷达的几个重要指标,并推导出适用于相控阵天气雷达新的雷达气象方程。
为提高天气雷达的探测能力,相控阵天气雷达采用了增加雷达系统探测灵敏度和距离分辨率的脉冲压缩技术。脉冲压缩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常用于风廓线雷达和军事跟踪雷达,在地基天气雷达上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本论文详细分析了脉冲压缩对雷达天线副瓣的影响,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线性调频、非线性调频及相位编码等几种信号的脉冲压缩方式对距离副瓣的影响,并提出大气探测业务应用中应多使用非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技术,此技术有助于消减相控阵技术引起的对回波数据质量的影响。
为了更加精确地实时跟踪和识别天气现象的演变过程,充分发挥相控阵技术的探测优势,在大幅度提高天线扫描速度的同时,存在着每个可分辨体积内的样本数减少从而独立样本数随之同步减少使精确度降低的问题。本论文采用独立成分分析的过采样技术,使在距离上过采样的天气回波信号退相关,改进多普勒频移估算的精度。基于时间结构的独立成分分析法(ICA),先后对随机信号和实际雷达信号进行了独立成分分析处理,以增加独立样本数。旨在以更少的扫描时间,得到相同精度的探测数据。应用此技术,相控阵天气雷达天线的快速扫描才变得有价值。
应用脉冲压缩和独立成分分析等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相控阵雷达探测灾害性天气的优势,消弥相控阵天气雷达应用过程中可能对探测数据质量的影响,使相控阵天气雷达这个先进的探测手段能够更快地进入现代化大气探测业务应用。
|
|
|
|
1 |
杨金红;高玉春;程明虎;柴秀梅;;相控阵天气雷达波束特性[J];应用气象学报;2009年01期 |
2 |
张志强;刘黎平;;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与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云回波强度及结构误差的模拟分析[J];气象学报;2011年04期 |
3 |
杨金红;高玉春;程明虎;;相控阵天气雷达与多普勒雷达的探测精度与探测能力对比研究[J];气象;2008年05期 |
4 |
陈海坚;;气象雷达新技术及其应用思路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30期 |
5 |
杨金红;高玉春;程明虎;;相控阵技术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
6 |
伍志方;胡东明;梁玉琼;;气象雷达新技术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灾害学;2007年02期 |
7 |
翟华金,李宝其;激光腔外的脉冲压缩[J];物理;1993年05期 |
8 |
曹文华;基于单模光纤的超短光脉冲产生方法(Ⅲ)──啁啾脉冲压缩与弱脉冲压缩[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9 |
;非线性光学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6年06期 |
10 |
伍剑,娄采云,钟山,高以智;色散补偿法获得5GHz,6.8ps超短光脉冲[J];中国激光;1997年02期 |
11 |
曹文华,刘颂豪;孤子效应脉冲压缩中的三阶色散抑制[J];中国激光;1999年01期 |
12 |
丁磊,隋展,张小民,卓志云;高光束质量Nd:YAG激光系统的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0年S2期 |
13 |
张永红,张继贤,林宗坚;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的数学原理[J];遥感信息;2000年04期 |
14 |
王超,吕志伟,何伟明;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获得皮秒激光脉冲[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12期 |
15 |
王润轩;皮秒正啁啾脉冲的孤子效应压缩[J];量子电子学报;2003年06期 |
16 |
宋振明,庞冬青,张志刚,王清月;超短光脉冲在分段中空光波导中的光谱展宽和脉冲压缩[J];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
17 |
黄绣江,刘永智,隋展,李明中,林宏奂,陈海燕;基于啁啾光纤光栅的掺Yb~(3+)光纤激光器[J];应用光学;2005年04期 |
18 |
孙广俊,齐东玉,李铁成;利用返回散射系统监测海洋回波[J];电子学报;2005年07期 |
19 |
郭二辉;洪一;汪颢;赵斌;;GA3816器件在时域脉冲压缩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2期 |
20 |
李红霞;楼祺洪;董景星;李立波;魏运荣;;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开关控制脉宽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