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扫描激光雷达的系统研制及应用研究

高爱臻  
【摘要】:对流层作为最活跃,天气现象最复杂的层结,成为大气尘埃、云团以及烟雾等粒子分布的主要区域,这些成分的物理特性及空间分布在长、短期预测以及大气环境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激光雷达充分吸收了激光探测和雷达遥感的优点,具有高的测量精度和高的时空分辨率。目前,大多数激光雷达只能固定地指向天顶角或是某一个固定的角度,使其在对气溶胶和云分布进行观测研究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制了能够改变天顶角和方位角的扫描激光雷达。本文研制了用于气溶胶和云观测的扫描激光雷达,该系统采用微型二极管泵浦Nd:YAG固体激光器,经倍频后单脉冲能量为20μL,脉冲重复频率为11KHz,可以使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得到更高的信噪比。激光器的激光头、扩束镜安装在望远镜上,在旋转测量过程中能够保持激光光轴与望远镜轴线平行。接收系统使用直径200mm的Meade望远镜,望远镜镜筒在上半球内可自由转动。系统使用芯径200μm光纤将望远镜接收到的后向散射信号送入接收系统,经过准直、滤光后由光电倍增管探测。利用VB软件编写可视化窗口,通过串口通信控制三维扫描平台的工作方式,使整个系统工作于不同的扫描模式下,以实现对不同区域气溶胶的分布以及全天空云的监测。利用已有的RRML(瑞利—拉曼—米)激光雷达对扫描激光雷达测量能力进行了验证。在系统研制的基础上,对大气水平气溶胶、大气气溶胶廓线及南京北郊化工厂的烟囱排放进行了实地的观测,使用斜率法、Femald方法及斜率法-Fernald前向积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反演出水平能见度、大气消光系数及烟羽的消光系数,并获得烟羽周围气溶胶排放的三维分布。数据分析表明,扫描激光雷达可以探测水平能见度、立体空间内大气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分布,能够自动扫描获取局地污染源的方位及其污染源状况,实时监测污染物排放的相对浓度、空间扩散区域及其消光系数随时空变化的规律,是环境监测的有效工具。利用扫描激光雷达对云的分布进行测量,分别使用垂直测量、扇扫和体扫三种不同的观测方式,利用微分增强法、单点积分法及透过率法分别获得云高、云量及云的光学厚度,综合分析云的光学特性的空间分布,并与RRML激光雷达探测数据进行对比。数据表明,与传统激光雷达相比,研制的扫描激光雷达能够精细的描述出云高、云量和云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体现了扫描激光雷达在全天空云探测方面的优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志锋,吴伟亮,陈汉平;光脉动法颗粒粒径测量中的消光系数曲线拟合研究[J];激光杂志;2001年06期
2 白林,辛宇天;消光材料的物理特性及消光系数的测试方法[J];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2002年03期
3 王甲寅;时家明;汪家春;;水雾与雾状油遮蔽性能的对比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S1期
4 王甲寅;时家明;汪家春;;雾状油遮蔽性能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7年09期
5 贺应红,郑玉臣,程娟,左浩毅,杨经国;最小二乘法拟合大气激光雷达回波信号估算消光系数边界值[J];量子电子学报;2004年06期
6 赵军;潘功配;陈昕;;新型泡沫干扰剂的红外消光系数测试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7年10期
7 王治华;贺应红;李振声;左浩毅;何捷;郑玉臣;杨经国;;气溶胶后向散射消光对数比对消光系数反演的影响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6年03期
8 罗宗南,钟嫄,杨耕兴,崔一平,杨正名;石英玻璃中羟基的消光系数[J];电子器件;1999年04期
9 王玄玉;潘功配;;红磷烟幕对10.6μm激光的消光系数测试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5年06期
10 任慧,康飞宇,崔庆忠,沈万慈;基于红外定量分析方法检测烟幕粒子质量消光系数[J];含能材料;2005年02期
11 李素文;司福祺;赵鑫;;基于光学遥感技术获取近地面气溶胶消光系数的方法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09期
12 王红霞;宋子彪;刘代志;;碳纳米管对信息激光的消光系数测试研究[J];光学技术;2007年S1期
13 熊兴隆;蒋立辉;冯帅;庄子波;;基于不动点原理的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边界值确定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2年02期
14 闫顺生;胡顺星;胡欢陵;范广强;;Raman激光雷达探测气溶胶消光系数求解新方法[J];应用光学;2008年03期
15 李乐;胡以华;顾有林;陈卫;;黑曲霉孢子红外波段消光性能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07期
16 宗兰;;测定红外前视装置探测或识别距离的战地手册[J];激光与红外;1982年04期
17 阎俊宏;高磊;闵江;;烟幕红外消光系数的热像仪测试[J];光电技术应用;2012年02期
18 孟祥谦;胡顺星;王珍珠;胡欢陵;王英俭;;CCD激光雷达探测边界层气溶胶消光系数垂直分布[J];光学学报;2013年08期
19 熊兴隆;蒋立辉;冯帅;;Mie散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处理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1期
20 夏卫民;刘涛;席泽敏;;激光雷达大气波导折射率与消光系数研究[J];现代雷达;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积明;黄建平;丁晓东;;结合主、被动卫星资料反演层积云的消光系数廓线[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朱李华;陶俊;张涛;韩静磊;许振成;张仁健;曹军骥;;广州夏季大气消光系数与能见度观测研究[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3 王玄玉;安刚;程乐见;;雾油烟幕粒度对10.6μm激光消光特性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2008上海市颗粒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车慧正;张小曳;周自江;李杨;陈振林;;1980-2002年西安地区大气水平消光特性分析[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5 王甲寅;时家明;汪家春;;水雾与雾状油遮蔽性能的对比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6 任晰;胡欢陵;胡非;唐桂刚;苏福庆;;激光探测一次霾背景的沙尘天气[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7 王妮;曹秀明;胡京平;施楣梧;;防透明纤维开发及其在毛纺上的应用[A];第32届全国毛纺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葛觐铭;黄建平;徐程鹏;齐玉磊;;利用卫星与再分析资料对塔克拉玛干沙尘分布的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4年
9 李颖颖;孙东松;沈法华;周小林;董晶晶;;多次散射的激光雷达消光系数反演方法研究[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爱臻;扫描激光雷达的系统研制及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潘雪梅;河北南部地区霾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