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当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之一便是气候变化问题。人类经济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但市场规律和经济主体本身通常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调节。因此,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就必须承担起责任。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中国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活动常常暴露出低效、力微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迫切需要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以使地方政府能够在充分考虑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切实承担起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责任。本文首先全面探讨了政府进行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辨析减缓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绩效审计与应对气候变化绩效评价等相关概念,指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尝试地构建了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绩效评价体系。在理论探讨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进行绩效评价,提取其中6个影响绩效水平的主因子,对我国29个省市地方政府2012年减缓气候变化的绩效进行评价。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一是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的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二是一些区域虽然综合绩效水平高,但各因子的发展存在非均衡性,从而造成其减缓气候变化能力的脆弱性和高绩效水平的不可持续性。三是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绩效由各绩效因子有机构成,只有各因子之间协调发展,才能提高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的总体绩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