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多普勒天气雷达二次产品处理模块的工程设计

吴蕾  
【摘要】: 为了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回波信息(包括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进行加工、计算和处理,本文根据南京气象学院在天气雷达方面的长期研究积累,同时借鉴其他国内外先进的天气雷达产品的算法,结合我国气象业务应用的要求,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气象产品(组合反射率因子、任意垂直剖面、等高平面位置显示、垂直累积含水量、弱回波区显示、VAD垂直风廓线等)进行工程化设计。这些产品模块是利用Visiual C++6.0语言,在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上用模块化的思想将其生成动态链接库模块,供服务器程序调用并可在用户终端显示出来。本文最后介绍了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滨州雷达资料的反射率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特征线增强后的图像,将其输入自动预报系统实现特征识别,可为雷暴预报等提供某些初步识别判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红艳;;刘黎平;王改利;庄薇;张志强;陈小雷;;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数字组网系统开发及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2009年02期
2 黄兴友;孙伟;葛文忠;王凌震;冷亮;;一次雷暴前后大气折射率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测量试验及结果[J];大气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张沛源,陈荣林,葛润生;槽线附近的中尺度结构特征——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资料分析[J];气象;1991年04期
4 朱小燕,朱君鉴;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监测系统[J];气象科技;2004年04期
5 李红军;李进忠;;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沙尘天气监测中的应用[J];新疆气象;2006年06期
6 孙鸿娉;汤达章;李培仁;闫世明;晋立军;;山西省多普勒雷达非降水回波应用研究[J];山西气象;2007年04期
7 匡昌武;李昭春;符木梁;王瀚;余申伟;;基于SMS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故障报警系统设计[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年04期
8 章毅;王世彤;;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故障维修技巧[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9年01期
9 钱继成;杨海龙;赵雪梅;;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零度层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10 唐学军;唐志勇;;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光端机电源故障分析维修[J];科技风;2009年17期
11 赵瑞金;郝雪明;杨向东;杨雷斌;;2009年7月20日承德龙卷多普勒天气雷达特征[J];气象;2010年11期
12 袁立功,汤达章,赵明;相关法从常规天气雷达信号中获取多普勒诺宽的模拟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13 潘新民,吴富山;多普勒天气雷达远程数据传输同步处理系统[J];气象;1999年03期
14 刘艳玉,覃德庆;宜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故障排除三例[J];湖北气象;2003年02期
15 王令;李晓艳;;北京短时局地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J];气象科技;2005年S1期
16 张伯禹;孔文甲;邸强;;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数据流程设计[J];内蒙古气象;2006年03期
17 杨洪平;张沛源;程明虎;李柏;熊毅;高玉春;陈大任;;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拼图有效数据区域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9年01期
18 ;新书架[J];气象;2011年06期
19 梁海河,张沛源,葛润生;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退模糊方法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2年05期
20 李启明;;多普勒、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J];现代物理知识;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新林;唐春雷;;CTL-713C天气雷达升级成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方案研究及探讨[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2 王洪芳;白洁;李玮;吴长刚;王晓婷;;用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谱宽资料估计湍流涡旋耗散率[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3 梁岱云;周惠文;;南宁大雨多普勒雷达概念模型[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王福侠;;冰雹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应用总结[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5 胡明宝;赵景志;陈楠;夏文梅;徐芬;;CINRAD-SA和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对比观测的初步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达技术开发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邵玲玲;黄炎;;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强风暴[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勤典;;多普勒天气雷达故障诊断和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8 孙鸿娉;李培仁;晋立军;;混合性强降水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图像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综合探测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孙鸿娉;晋立军;任刚;;黄土高原春季强降水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图像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魏洪峰;;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测量误差试验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熊毅;多普勒天气雷达中相位编码退距离模糊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李柏;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及同化在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李南;多普勒雷达资料的退速度模糊、风场反演和临近预报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陈林;雷电全时空监测系统在超高压电网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顾建峰;多普勒雷达资料三维变分直接同化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6 张志强;相控阵天气雷达强度探测与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蕾;多普勒天气雷达二次产品处理模块的工程设计[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2 蒋滔;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终端及下击暴流自动识别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裴宇杰;多普勒天气雷达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4 王本君;C波段全相参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沃伟峰;多普勒天气雷达二次产品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6 于红博;基于双基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风场重建研究与软件开发[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7 秦建峰;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保障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王俊;单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二维风场的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牛丽莉;多普勒天气雷达二次产品处理系统界面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10 徐春芳;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风暴单体自动识别算法及工程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谐社会的千里眼[N];中国气象报;2005年
2 通讯员闫红;建设兵团农五师建成多普勒天气雷达站[N];中国气象报;2009年
3 通讯员 李萍 王存林;首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落户格尔木[N];柴达木报;2010年
4 通讯员 张慧;国产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首次通过性能测试[N];中国船舶报;2005年
5 马兰;158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织网“看”天[N];工人日报;2004年
6 记者 朱广菁;多普勒天气雷达预警强对流灾害性天气显优势[N];大众科技报;2007年
7 陈廖;我国首部可移动式多普勒天气雷达启用[N];大众科技报;2001年
8 记者 汪永安;皖产雷达舟曲抢险显神通[N];安徽日报;2010年
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海光;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临近预报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10 记者 董祝 通讯员 刘杨 尹忠岭;多普勒天气雷达落户我州[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