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摘要】:
采用谐波分析、REOF、SVD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并按年代际、年际尺度分析了它与同期北太平洋区域对应尺度环流、相关海表温度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1)东北夏季降水异常与国内其它地区无显著相关(华北东部除外),有作为独立区域研究的价值。2)近50a来,没有明显变干或变湿的倾向,但存在阶段性旱涝交替的特征。降水异常的方差构成中,年代际、年际变化分量具有几乎同等的重要性。3)降水异常可划分为6个主要异常区,其年代际变化的显著性东南部(南、东、中区)高于西北部(西、北、西北区)。4)年代际、年际尺度上东北亚地区夏季风强(弱)均与东北降水正(负)异常相关。此外,北太平洋副高与东北降水年际尺度上的关系也很密切。5)在年代际尺度上,当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偏低、热带东太平洋偏高时,东北亚夏季风异常减弱;反之亦然。在年际尺度上,当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偏低、热带东太平洋偏高时,北太平洋副高减弱、位置偏南;反之亦然。
|
|
|
|
1 |
甘静;邢维东;李一忠;李永平;;2005年6月桂南沿海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年02期 |
2 |
陶云,曹杰,段旭;云南省五月雨量转折突变的研究[J];气象科学;2002年03期 |
3 |
姚蓉;戴泽军;傅承浩;陈静静;刘剑科;;湖南大雾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
4 |
赵铭;樊清华;詹立刚;张雪洋;;秦皇岛寒潮过程的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
5 |
杨素英,王谦谦;近50a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6 |
阿布都克日木·阿巴司;;喀什市1952—2006年日照时数时间变化特征[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8年03期 |
7 |
王绍武,朱锦红;国外关于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J];气象学报;1999年03期 |
8 |
钟姗姗,何金海,刘宣飞;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年代际变率及其突变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9 |
施能
,陈绿文
,夏冬冬;全球陆地年降水量与ENSO关系的初步研究(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年06期 |
10 |
徐桂玉,杨修群,孙旭光;华北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联系[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
11 |
黄利民;刘成武;;湖北省近代洪涝灾害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2 |
吴泽新;郑光辉;张荣霞;;2008/2009年度德州市小麦越冬期旱灾加重的成因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9年S2期 |
13 |
黄芸玛;;雪灾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以青南高原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03期 |
14 |
姜艳丰;张晓冶;;九峰山植被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9年05期 |
15 |
张保伟;聂海斌;;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成因综述[J];科技风;2010年17期 |
16 |
曹岚宇;苟颉龙;;浙江省兰溪市白坑村泥石流成因分析及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1期 |
17 |
李锡福;;青海省沙尘暴天气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J];青海气象;2001年02期 |
18 |
祁百福;;我国失业的特征与成因分析[J];科学之友;2003年07期 |
19 |
祁得兰,马元仓,海显莲;2004年1~2月海西东部雪灾成因分析[J];青海科技;2004年05期 |
20 |
王家先,张西霞;安徽省旱灾成因分析及对策[J];灾害学;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