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对华北暴雨贡献的中尺度研究
【摘要】:
本文对1949~2000年发生在华北地区的台风暴雨进行统计研究,得出:台风暴雨的年代际差异十分突出。六十年代最多,八十年代最少。52年中,由台风引起的暴雨共51次,平均每年1次,且主要出现在夏季(尤以7、8月最多);台风登陆地点以江苏、浙江、福建为主;台风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型、亚相互作用型、非相互作用型,分别占58.8%、23.5%、17.6%。
为了弄清台风与中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对1996年9608号台风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层副热带高压和台风东部的等高线的结合使低空急流和水汽输送加强。东北部的冷空气向西南运动生成和加强了低层南北向锋区;高层,南亚高压以及其北部的高空槽和潜热释放的反馈使南亚高压维持,从而加强了高层辐散及中尺度高空急流形成。这种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为台风暴雨提供了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条件。
利用角动量(M_g)和相当位温(θ_e)对条件性对称不稳定(CSI)进行定性判断,此次降雨过程的确存在对称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根据滤波分析,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可产生重力惯性波。高层重力惯性波为频散波,与对称不稳定有关;低层为非频散波,与对流不稳定有关。高层重力惯性波向外强烈频散时,暴雨也相应较大。反映出对称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对降水有一定增辐作用。
采用Hoskins的位涡动力学框架,对9608号台风产生暴雨时期湿位涡的正压及斜压不稳定进行了诊断分析,看出:暴雨时,低层有正压位涡向斜压位涡的转换;高层有斜压位涡向正压位涡转换;在暴雨后期,低层有斜压位涡向正压位涡的转换。
|
|
|
|
1 |
庄子善;山东台风暴雨的东亚环流特征[J];山东气象;1993年03期 |
2 |
庄子善;影响临沂地区的台风暴雨[J];山东气象;1990年01期 |
3 |
边清河,丁治英,吴明月,张兴强;华北地区台风暴雨的统计特征分析[J];气象;2005年03期 |
4 |
潘志祥,何逸,高继林;湖南台风暴雨的特征及其预报[J];气象;1992年01期 |
5 |
仇永炎;北方盛夏台风暴雨的天气型及其年际变率[J];气象;1997年07期 |
6 |
郑和文,朱全明,耿慧,朱定真;台风暴雨客观定量落区预报方法[J];气象科学;1991年04期 |
7 |
王廷玉;8509号台风暴雨的分析[J];山东气象;1985年04期 |
8 |
陈世松;台风暴雨预报的经验分析和计算[J];广西气象;1982年03期 |
9 |
麦启平;点面结合预报七月台风暴雨[J];广西气象;1982年03期 |
10 |
李江南,王安宇,杨兆礼,李国丽,何夏江,彭涛涌,古志明;台风暴雨的研究进展[J];热带气象学报;2003年S1期 |
11 |
符长锋;台风暴雨大气熵变场的诊断和对比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1年04期 |
12 |
李江南,龚志鹏,王安宇,李国丽,古志明;近十年来台风暴雨研究的若干进展与讨论[J];热带地理;2004年02期 |
13 |
严永和;9908号台风强降水分析[J];广东气象;2000年03期 |
14 |
左中道;西风带系统影响下台风暴雨的动力计算及其机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
15 |
李玉书;台风洪水型暴雨研究(Ⅰ)[J];山西气象;1994年04期 |
16 |
;华北的台风暴雨预报[J];气象;1977年08期 |
17 |
丁治英,陈久康;台风暴雨与环境水汽场的数值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18 |
李玉书;台风洪水型暴雨预报模型[J];山西气象;1995年03期 |
19 |
许向春,郑艳,刘丽君;登陆海南岛台风季节特征的对比分析[J];广西气象;2004年03期 |
20 |
何大章
,黄同慰;广东灾害性天气气候变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