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模式识别技术及其在气象研究中的应用

寿亦萱  
【摘要】: 模式识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研究的兴起而得到迅速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在图像技术和遥感研究等很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模式识别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对模式识别领域中的图像纹理特征提取、遥感图像分类、BP神经网络与纹理特征组合分类等方法,以及它们在云团属性识别、云迹风反演和暴雨过程分析等气象问题中的应用作了研究。 针对过去利用图像光谱亮度特征进行识别分析气象卫星图像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发展混合像元的分解模型,以图像的纹理特征为基础,提高图像识别的智能水平,以实现在分析决策模型的支持下,快速准确的复合分析的解决方案。并以2003年7月4日—5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特大暴雨过程为例,对该方案进行了验证。 论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进行纹理特征研究的一些典型的方法,利用其中的基于统计的纹理分析法中的灰度共生矩阵以及灰度一梯度共生矩阵法,分析了卫星云图上五类区域的纹理特性;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遥感图像分类原理以及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在对算法原理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把纹理特征与神经网络进行组合,实现对卫星云图进行分类分析;第三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图像分类结果的基础上,对序列图像用相关匹配法进行运动分析,反演云迹风风场。通过对2003年7月4—5日暴雨过程的试验分析发现,使用纹理特征作为整个分析决策模型的基础是十分合理的,另外改进的基于纹理分类的云迹风反演技术,由于精度的提高,使诊断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由它所表示的2003年7月5日07—08时的高空风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北边辐散,南边辐合的反气旋环流,这些细节有效地帮助了常规方法,使其对天气过程做出合理的诊断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雷,阎平凡,常迵;状态空间启发式搜索技术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89年01期
2 许艳;萧泽新;陈乐庚;;细胞显微图像的处理与识别系统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7年02期
3 锅艳玲;卞昭玲;;模式识别技术在企业信息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年02期
4 李介谷;;纪念傅京孙教授逝世十周年[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5年02期
5 周廷美,刘方明,莫易敏;基于模式识别的网络考试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年07期
6 桂海霞;;基于模式识别的网络考试系统设计[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袁楚;;这栋楼叫东方明珠:Google建筑识别功能[J];互联网天地;2009年08期
8 胡泽新,蒋慰孙;基于模式识别的状态观测器和滤波器[J];仪器仪表学报;1992年01期
9 钟石;杨惠民;;模式识别技术在在线化学分析中的应用[J];电机与控制学报;1988年03期
10 高军;陶娜娜;张建;;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印刷品质量检测系统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06年05期
11 李元金;;基于图像处理和神经网络的数字识别系统的设计[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2 卢艳军;孟凡龙;李一波;;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中的模式识别技术[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03期
13 李勇;冷彪;;基于图像处理和神经网络的岩体识别[J];大众科技;2009年07期
14 王长林;陈鸿宝;林玮;秦启茂;宋宜梅;;SVM模式识别技术及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5 张彩甜;;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珠宝玉石计算机辅助鉴定及信息系统[J];福建电脑;2009年09期
16 王进;陈文;康雄;李丽芳;;演化硬件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36期
17 朱群雄,邱道发,谢明娥,麻德贤;模式识别在苯酐生产优化操作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18 陈松,姚伯威;模式识别技术在仪器仪表数字显示系统上的应用[J];中国测试技术;2005年02期
19 牛连强,陈彦军,刘守仁,任义;结焦图像的处理与识别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年06期
20 姚智慧;徐保港;郝博;;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电子鼻对混合气体定量识别的研究[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喆;葛颂;;模式识别技术与禾本科植硅体的形态学研究[A];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韩力群;李锐;陈晋东;段振刚;何为;苏维均;;基于智能模式识别技术的烤烟烟叶分级系统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张如浩;赵巍;齐永和;;人类形象思维模式识别与机器模式识别之探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4 王贵文;郭荣坤;;测井相研究中的非线性模式识别技术[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杨京;徐水竹;程建春;刘翔雄;;声发射模式识别技术在线监测磨削工况[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索芳;魏世泽;;农田杂草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的探讨[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新德;;应用模式识别技术的地震相分析系统[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宋卫华;张宏伟;;基于地质动力区划的矿井动力现象预测[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宋卫华;张宏伟;;基于地质动力区划的矿井动力现象预测[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冯和汸;陈大融;孔宪梅;;模式识别技术在铁谱分析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浩;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焊点自动光学检测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杨旸;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生物序列分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王倩;日侧全天空极光图像分类及动态过程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建伟;基于泄流激励的水工结构动力学反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吕江涛;基于荧光机理的水中油类污染物检测识别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张杰;高速公路安全服务水平分级量化标准及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丽娜;婴儿情绪信息的模式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2年
2 郑天阳;模式识别技术关于注意力判定的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武;模式识别技术(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s)在山茶属植物数值分类学和叶绿素含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冰;基于判别公共矢量的模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王岩;模式识别技术在炼铁工艺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6 汪芳;模式识别技术及其在文字识别领域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郝中华;基于图像模式识别技术的实蝇昆虫分类识别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寿亦萱;模式识别技术及其在气象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9 王志红;小波和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及其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王珂雅;模式识别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千里;模式识别技术推向市场[N];科技日报;2000年
2 ;Autonomy系统 从无序的信息到有价的知识[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李铁刚;历时两年攻破国际难题[N];铁岭日报;2010年
4 傅秋瑛;张元:教育科研双丰收[N];科技日报;2004年
5 施战辽 汪卫国 周立辉;一次充电连续工作四小时[N];华东电力报;2010年
6 刘燕玲;光谱法速识中药材“指纹”[N];健康报;2003年
7 陈俊璧;未来十年移动通信的变革[N];中国电子报;2001年
8 ;电子签名前景预测[N];计算机世界;2000年
9 记者 刘路沙;我国面像识别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李斌;我国人脸识别技术获突破[N];金融时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