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贞寿,孙照渤,王学忠;东部夏季降水变化及其与北太平洋SSTA的联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2 |
余贞寿,孙照渤,曾刚;太平洋SSTA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II——数值模拟[J];热带气象学报;2005年05期 |
3 |
殷永红,倪允琪;热带海表温度和低层风场的年际变率及与ENSO循环的相关特征研究[J];气象学报;2001年04期 |
4 |
陈海山,朱伟军,邓自旺,倪东鸿;江苏近40a夏季降水异常及其成因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5 |
赵永平,吴爱明,陈永利,白学志,王凡;热带太平洋气候变率的三类模态及与ENSO强度变化的关系[J];热带海洋学报;2003年04期 |
6 |
熊大和;玄武岩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2年02期 |
7 |
李永平,端义宏,刘秦玉,秦曾灏;热带海洋SST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低频振荡特征[J];海洋与湖沼;1999年01期 |
8 |
朱秀华,王卫强,周伟东,王东晓,谢强;南海海面温度的年际模态及其与季风强迫的关系[J];热带海洋学报;2003年04期 |
9 |
池建军;骆永军;;N■no综合区对研究ENSO的效果评估[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年01期 |
10 |
邓立平,王谦谦;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异常特征及其与我国近海海温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2年01期 |
11 |
吴胜安,江志红,刘志雄,穆松宁;中国夏季降水与太平洋SSTA年代际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5年02期 |
12 |
黄海仁,孙卫国,程炳岩;Nino海区SSTA的时频结构特征[J];气象科技;2005年03期 |
13 |
张虎强,张先恭,朱抱真;经圈环流在大气对SSTA强迫响应中的作用[J];应用气象学报;1991年03期 |
14 |
吴洪宝;小波能量谱及其在热带太平洋SSTA多时间尺度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5 |
葛朝霞,彭梅香,姚永红,曹丽青;黄河上游汛期水量丰枯的气候因子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16 |
龚敬瑜;王谦谦;;江淮梅雨期降水不同尺度异常与SSTA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7 |
庄樱;孙照渤;;江苏夏季降水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18 |
吴利仁;齐进英;王听渡;张秀棋;徐永生;;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J];地质学报;1982年03期 |
19 |
王鸿祯;杨森楠;李思田;;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及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J];地质学报;1983年03期 |
20 |
王东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谷火山岩带[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5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