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气溶胶表面变性影响区域降水的数值研究
【摘要】:国内外许多观测事实以及理论研究表明,一定条件下沙尘气溶胶粒子在传输过程中表面化学特性可能受S污染物作用产生变性,使得沙尘粒子表面覆盖着可溶性硫酸盐。在我国沙尘暴发生的季节大气中S的含量较大,一定湿度条件下不可溶的沙尘粒子表面有机会硫化而成为表面包裹一层可溶性硫酸盐的混合气溶胶粒子。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这种变性的沙尘气溶胶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1)利用97年5月14日在辽宁观测的气溶胶和云滴谱航测资料,首先讨论混合气溶胶粒子作为凝结核的增长规律,计算了由混和核形成的云滴谱特征,并与纯硫酸铵盐核上形成的云滴谱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混和核上初期形成的云滴谱比纯硫酸铵盐核上初期形成的云滴谱要宽,更接近观测到的实际云滴谱分布。因此,对于S污染严重的沙尘传输下游地区的降水混合气溶胶对云微物理过程影响较大。
(2)选取2003年4月8日到11日发生在我国北方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利用NCEP的全球1×IFNL分析资料,使用MM5V3-7版中尺度模式,研究混合气溶胶对区域降水的影响。考虑模拟地区和辽宁皆为S污染严重的沙尘传输下游地区,根据混合气溶胶对云微物理过程的影响,在Reisner霰方案中加入沙尘气溶胶形成的云滴的表面平衡水汽压对饱和水汽混合比q_(vsw)的影响,设计了6种模式方案进行敏感性试验,详细对比分析各个方案模拟的温度、水汽混合比、6小时降水量、雪混合比和雨水混合比等物理量场的分布特点,从而研究混合气溶胶与冷云降水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沙尘气溶胶对云和下游降水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1.与控制试验相比,敏感试验中的各个方案24小时区域降水量以及降水范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考虑云滴表面平衡水汽压的敏感试验方案在湿度条件好并且温度适宜的地区局地降水有所加强;3.不同的云滴平衡水汽压不同程度地影响冷云降水中冰晶蒸凝过程和冰晶与过冷却水滴的碰冻过程从而影响区域降水。
|
|
|
|
1 |
牛生杰,章澄昌,孙继明;贺兰山地区沙尘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的观测研究[J];大气科学;2001年02期 |
2 |
刘毅,任丽新,周乐义,周明煜,高原;一次黄沙输送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大气科学;1998年06期 |
3 |
成天涛,吕达仁,陈洪滨,李占清;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气溶胶的粒谱特征[J];大气科学;2005年01期 |
4 |
辛金元,张文煜,袁九毅,刘立超;沙尘气溶胶对直接太阳辐射的衰减研究[J];中国沙漠;2003年03期 |
5 |
王明星,张仁健;大气气溶胶研究的前沿问题[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年01期 |
6 |
康凤琴;银燕;张逸轩;;中国北方沙尘气溶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气象;2009年06期 |
7 |
刘毅,周明煜;北京及近中国海春季沙尘气溶胶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
8 |
高庆先,任阵海,李占青,普布次人;中国北方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地表辐射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4年05期 |
9 |
刘东,戚福弟,金传佳,岳古明,周军;合肥上空卷云和沙尘气溶胶退偏振比的激光雷达探测[J];大气科学;2003年06期 |
10 |
吴涧,蒋维楣,王卫国,姚克亚,袁仁民;我国春季大气沙尘气溶胶分布和短波辐射效应的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11 |
周荣卫,刘红年,蒋维楣;中国地区沙尘气溶胶输送过程的数值模拟[J];气象科学;2004年01期 |
12 |
成天涛;吕达仁;徐永福;;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气溶胶的辐射强迫[J];高原气象;2005年06期 |
13 |
李建云;屈述军;;中国地区春季沙尘气溶胶短波辐射气候效应数值模拟研究[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0年04期 |
14 |
刘立超,沈志宝,王涛,周茅先,矢吹貞代,金山晋司;敦煌地区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的观测研究[J];高原气象;2005年05期 |
15 |
宿兴涛;;中国沙尘气溶胶研究新进展[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年03期 |
16 |
高卫东;袁玉江;刘志辉;魏文寿;;新疆沙尘源状况及其沙尘气溶胶释放条件分析[J];中国沙漠;2008年05期 |
17 |
贾璇;王文彩;陈勇航;黄建平;陈建民;张华;白鸿涛;张萍;;华北地区沙尘气溶胶对云辐射强迫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08期 |
18 |
高卫东,姜巍;塔里木盆地地区沙尘气溶胶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
19 |
马井会;张华;郑有飞;孙治安;;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及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年02期 |
20 |
王娜;张镭;;沙尘气溶胶辐射特性及其观测方法初步评述[J];干旱气象;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