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圣帕”台风暴雨的中尺度诊断和数值模拟

刘佳  
【摘要】: 本文对台风“圣帕”形成发展的大尺度环境场,以及水汽、动力、热力条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发现“圣帕”登陆后低压环流长久维持,路径多变,暴雨区主要分布在台风路径左侧。其主要原因是大陆的一环副高稳定少动,不利于台风登陆后西南移。中纬度大陆高压经向发展及长时间控制,为暴雨区提供高空辐散条件。而东部受西太平洋副高西侧偏南气流以及西南季风云系的共同作用。特别是中纬度高压与西南季风的稳定维持,形成有利环流境场。西南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大量暖湿不稳定能量。台风环流北侧的空气干燥高温,南侧东侧相对低温而含水丰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空气相遇、低空急流左侧强烈辐合上升,形成中-α尺度或中-β尺度的强降雨对流云团,造成强降水。另外,台风深入内陆,大多沿着江河谷地势低的地带移动,陆面丰富的水汽输送也有利于台风低压登陆后长久维持。 采用NCEP资料,运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07年8月13日18时—19日18时的台风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模拟可信的基础上,利用分辨率较高的模式输出结果对台风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总风暴相对螺旋度在强降水初期与落区对应较好。并且强降雨区对应着低层湿负位涡、高层正湿位涡。这种配置反映在低层湿对称不稳定度大的情况下,受高层MPV的高位涡扰动,加上等熵面的倾斜,导致垂直涡度发展,有利于强对流的发生和维持。强降水中心附近,始终存在正位涡。正位涡的增大减小,强降水也增强或减弱。高位涡异常是强降水发生发展有利机制。 利用模式输出资料对螺旋雨带进行了分析,螺旋带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垂直结构表明,台风中的气旋式涡度、垂直运动、水平动量和热量也都集中在螺旋雨带中,即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都与螺旋带相伴随。螺旋雨带的结构分析还表明,它的水汽主要来自850hPa以下,由于在对流层低层存在分别从外侧和内侧向螺旋雨带辐合的西南气流分量和东北气流分量,并且这一对相向的速度分量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因此伴随着非常强的辐合。低层水汽加速向上输送,非常有利于对流的发展。螺旋雨带外侧辐合气流中气压梯度力使气流加速在螺旋雨带的外侧形成中尺度强风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靖春悦;寿绍文;贺哲;吴璐;梁钰;;河南省2005年7月22日大暴雨过程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年03期
2 闵颖;沈桐立;朱伟军;严娟;;台风“珍珠”螺旋雨带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3 李安泰;何宏让;阳向荣;;甘肃东南部一次暴雨天气的数值模拟和螺旋度分析[J];干旱气象;2010年03期
4 陈丽芳;高坤;;梅雨锋结构特征及与锋上涡旋扰动关系的诊断分析[J];大气科学;2007年05期
5 谌芸,李泽椿;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性大到暴雨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J];气象学报;2005年03期
6 慕建利;杜继稳;张弘;侯建忠;赵奎锋;;一次诱发山地灾害突发性暴雨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J];气象;2005年12期
7 王德育;刘诚;任建华;;2008年江淮东部台风低压特大暴雨诊断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8 王金兰;寿绍文;张广周;王晓芳;张凤洲;;一次副高控制下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陈建萍;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的使用及其数值模拟[J];江西气象科技;2005年02期
10 李波;费建芳;黄小刚;宋平;宋辉;;0908号台风“莫拉克”异常路径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J];海洋预报;2011年02期
11 慕建利;杜继稳;梁生俊;宁志谦;;中β尺度系统造成的大暴雨过程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J];气象;2006年08期
12 崔粉娥;王咏青;李勋;;2005年7月1—2日山西大暴雨中排熵指数的诊断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3 黄继雄;黄亿;刘洪利;;华北高空槽强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分析[J];气象科学;2010年03期
14 周国兵;隆宵;刘毅;;重庆市“5·29”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J];气象科技;2006年01期
15 宋巧云;魏凤英;许晨海;;淮河流域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6 林良根;寿绍文;沈之林;;一次强沙尘暴过程中干空气侵入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7 王丽娟;赵琳娜;寿绍文;王俊超;;2009年4月北方一次强沙尘暴过程的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J];气象;2011年03期
18 李社宏;胡淑兰;王式功;;西北东部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19 李戈;寿绍文;张广周;白家惠;朱丽娜;;河南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干空气侵入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J];气象;2007年10期
20 张润琼;刘艳雯;沈桐立;;贵州大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J];灾害学;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征茂;沈桐立;马月枝;;“05.8”十堰大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2 郭丽霞;张婉莹;郑艳萍;高桂芹;;夏季陆地爆发性气旋的模拟与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孙一妹;;一次江淮气旋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张润琼;刘艳雯;沈桐立;;贵州大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A];第三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2010年)[C];2010年
5 令聪婧;张立凤;;甘肃河东地区暴雨形成的物理机制研究[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6 陈艳;宿海良;;“麦莎”台风造成冀东大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热带气旋科学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程海霞;丁治英;帅克杰;;一次双急流型沙尘暴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马吉红;;一次江淮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9 王建鹏;沈桐立;刘小英;李明;薛春芳;;西北地区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任兆鹏;张苏平;;0209号台风北方暴雨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喜新;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严春吉;液体射流分裂雾化机理及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的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3 何志伟;复合期权与路径相关期权定价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郭永红;超细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胡国权;淮河试验时期的能量与水份循环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6 吴一红;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研究及流体诱发振动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1991年
7 陈黎明;电弧加热发动机的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8 肖金花;波纹管传热强化及其轴向承载能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9 周素云;激光等离子体中有着自生磁场的密度通道的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武文斌;金属板件等离子体弧柔性成形技术的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圣帕”台风暴雨的中尺度诊断和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2 王淑云;干侵入在环渤海地区秋季暴雨中的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3 王健;辽宁地区暴雨强对流天气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4 董长宝;渭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学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覃丽;广西前汛期暖区特大暴雨MCC的数值模拟与诊断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6 林两位;2004年“艾利”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7 刘汉华;0509号“麦莎”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王巍巍;气旋性降水与台风性降水的数值模拟及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9 陈业国;2003年“科罗旺”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10 闵颖;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资料同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朱江 冯明农;风能项目组研讨数值模拟产品共享[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亚辉;探寻“大气”的奥秘[N];人民日报;2005年
3 张晓健;二重大型铸锻件数值模拟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向杰 实习生:孙馨;在计算机上模拟大气和海洋运动[N];科技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吴楠 通讯员 许家帅;数值模拟预测工程效果指导工程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8年
6 上海交通大学 潘健生;材料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N];科技日报;2002年
7 杨雄飞;炼钢与环境技术的研究方法[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8 记者  毛绍清;同业对标走向深化[N];西南电力报;2006年
9 付冰赵辉;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成为“常规武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0 ;堤基管涌机理和防治关键问题研究为堤防提供科学参考[N];中国水利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