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资料同化研究

闵颖  
【摘要】: 本文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应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对0601号台风“珍珠”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引发暴雨的成因以及螺旋雨带内部结构特征,并讨论了登陆后螺旋雨带断裂的原因。 分析表明:深厚的对流系统是台风在陆地上产生强烈降水的直接原因;螺旋带的密实结构是台风产生强降水的重要指标;冷空气的南下以及有利的地形条件对降水起了重要的增幅作用;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是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重要触发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登陆前台风中心的西南侧和东北侧的螺旋雨带近似对称分布,台风中的气旋式涡度、垂直运动、水平动量等都高度集中在螺旋雨带中。螺旋雨带的水汽主要来自850hPa以下,而且是来自外侧具有明显对流性不稳定的空气,它为螺旋雨带的发展提供了不稳定能量。螺旋雨带的外侧存在风速高达50m·s~(-1)左右的中尺度强风带,它的产生和外侧的空气向螺旋雨带流入时气压梯度力所起的加速作用有关。 导致螺旋雨带断裂可能有两个原因:(1)高、低层系统的变化;(2)地形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强迫抬升作用促使强的上升运动触发了对流形成暴雨,另一方面不稳定能量在迎风坡的聚集,以及潜热释放的作用可以使中、高层增温和高层辐散加强从而有利于地形垂直环流向上伸展和加强,形成正反馈,最终导致地形对降水的强烈增幅。 另外,本文还进行了GPS掩星折射率资料的同化试验,以考察该资料对台风预报的改进作用。结果发现,同化GPS掩星折射率资料后,对台风强度和路径的改善作用不大,但是对于暴雨区极值中心的降水量有明显的改进作用。从各物理量场的偏差图和均方差图可以看出,对各物理量的调整主要集中在对流层的下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勇;丁治英;;台风“海棠”的螺旋雨带结构及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梁佳;丁治英;万瑜;陈永林;;0509号台风“麦莎”外围飑线的数值模拟[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6期
3 徐娟;周春雨;毛则剑;郭蕙蕙;;卡努台风登陆后路径及维持机制分析[J];浙江气象;2008年03期
4 黄世昌;李玉成;赵鑫;谢亚力;;浙江沿海超强台风作用下风暴潮增水数值分析[J];海洋工程;2008年03期
5 万瑜;丁治英;梁佳;;台风麦莎同心眼墙结构的数值模拟[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6期
6 魏晓琳;李江南;姚才;林文实;王安宇;冯瑞权;;台风Krovanh(0312)及其台风浪的数值模拟[J];热带气象学报;2007年06期
7 郭煜;寿绍文;岳彩军;;“海棠”台风(2005)暴雨过程数值模拟及位涡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0年02期
8 余贞寿;周功铤;赵放;冀春晓;;雷达资料对0414号台风“云娜”数值预报的改进[J];热带气象学报;2008年01期
9 朱健;何海滨;;0604和0605号台风的数值模拟与暴雨成因对比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朱佩君,郑永光,王洪庆,陶祖钰;台风螺旋雨带的数值模拟研究[J];科学通报;2005年05期
11 陶本艿;;话说’95台风天气[J];科学与文化;1996年02期
12 陈家新;陈文凯;;黑色八月大劫难——’97-11台风在中国登陆[J];海洋世界;1997年11期
13 曹春燕,江崟,朱小雅;两个登陆粤西台风对深圳影响的比较分析[J];气象;2005年09期
14 曹基富;吴德平;郎喜白;;台风“科罗旺”风暴潮分析[J];海洋预报;2006年02期
15 季亮;费建芳;黄小刚;;副热带高压对登陆台风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气象学报;2010年01期
16 钟卫国;罗四维;;大中地形对近地面层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1989年02期
17 韩国其;汪德爟;许协庆;;风生环流的准三维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18 刘敏;王龙;;CT-6B托卡马克的锯齿模拟[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9年04期
19 李崇银;大气科学数值模拟[J];地球科学进展;1991年05期
20 吴洪宝;月平均气温预报中初始场作用的估计[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晓伟;端义宏;梁旭东;;台风Saomai(2006)高分辨率模拟中低层风廓线特点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2 梁毅进;韦寿赛;梁玉春;赵炎;;2008年12号台风“鹦鹉”偏心结构成因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3 岳彩军;;“海棠”台风(2005)结构对其降水影响的Q矢量分解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4 王坚红;耿姗姗;苗春生;冯呈呈;龚茂珣;;近海水动力要素对入侵台风响应的FVCOM数值模拟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5 陈丽芳;薛根元;;0414号台风登陆过程的诊断分析[A];第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陈联寿;;中国台风灾害及台风登陆动力过程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陈钻;薛冰;柳晶;;基于WebGIS的台风海洋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设计[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蒋建莹;刘年庆;江吉喜;;台风登陆后在江南、华南西行造成强降水的比较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郭旭;麻素红;;基于TIGGE资料的台风“鲇鱼”北翘成因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10 梁忠;苏轼鹏;邵利民;;台风“珍珠”异常路径分析[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玉凤;基于数值模拟的东南沿海台风危险性分析及轻钢结构风灾易损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孙喜新;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严春吉;液体射流分裂雾化机理及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的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4 何志伟;复合期权与路径相关期权定价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郭永红;超细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6 胡国权;淮河试验时期的能量与水份循环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7 吴一红;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研究及流体诱发振动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1991年
8 陈黎明;电弧加热发动机的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9 肖金花;波纹管传热强化及其轴向承载能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10 周素云;激光等离子体中有着自生磁场的密度通道的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颖;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资料同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2 刘佳;“圣帕”台风暴雨的中尺度诊断和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狄利华;“麦莎”变性过程中冷空气的活动及引发京津地区的降水[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官晓军;0518号台风“达维”近海迅速加强的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高钦钦;对称与非对称台风对东海南海风暴潮影响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渤涛;复杂形状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数值仿真模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孙明新;起重机臂架受力状态模拟[D];山东大学;2005年
8 邱田金;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工程潮流数值模拟及泥沙淤积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张皓光;轴向间隙引气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及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建平;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设计及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耀斌 张文艺 陈毅聪 周明太;大项目工地500工人安全转移[N];闽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刘贵枝 饶超毅;人民生命高于一切[N];闽南日报;2010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蔡玉冰;山雨欲来“风”满楼[N];广东科技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孙楠;气候变化是否影响台风[N];中国气象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董永春 通讯员 陈朝阳 林艳兰;四点连线铺成面 特种观测待“花”落[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何孟洁 郭起豪;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追风”[N];中国气象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田雅婷;“鲇鱼”来袭有原因 沉着应对勿慌乱[N];光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田雅婷;“鲇鱼”引关注 专家说“台风”[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苗艳丽;一场服务民生的全年大考[N];中国气象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田雅婷;气象专家解惑“鲇鱼”[N];光明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