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湍流特征的观测研究

温雅婷  
【摘要】: 大气边界层是地表提供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扩散和消耗场所。沙漠边界层的研究对沙漠地区陆—气相互作用的模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同时也是我国沙漠的典型代表。对塔克拉玛干流动沙漠腹地近地层的研究,可为沙漠周边城市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加深了沙漠腹地近地层的理论研究。本文利用沙漠腹地大气环境监测站塔中的80m梯度探测资料以及10m高度的OPEC快速响应探测系统的湍流资料,对大气边界层低层的湍流动力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同时分析了沙尘暴天气下湍流的相关特性,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不稳定层结条件和稳定层结条件下,沙漠腹地近地层无因次速度分量方差与稳定度z/L的关系在春季、夏季和冬季均符合相似理论的次幂规律,但最佳幂指数各有不同,并不是唯一的1/3次幂。不稳定层结条件下,无因次温度方差在夏季符合-1/3次幂规律,其余情况离散度较大,规律不明显。近中性层结条件下,三个方向无因次速度分量方差均接近常数,总体表现为:u方向最大,v方向次之,w方向最小:湍流强度也有着同样的规律。 (2)沙漠腹地湍流动能、摩擦速度和特征温度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摩擦速度则随稳定或不稳定程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最大值出现在z/L=0.2处。 (3)沙漠腹地的湍流动能与季节变化有关。夏季略高与春季,冬季最小;湍流总动能中水平方向的动能占主导地位,铅直方向的影响较小;强不稳定层结条件下,热力湍能供给率明显强于机械湍能供给率,稳定层结条件下,两者作用相当。无因次扰动动能e/u_*~2随稳定或不稳定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离散度也增大。 (4)欧拉时间自相关系数则表现出强衰减、渐衰减和缓慢衰减三种类型,且不同层结条件,沙尘天气的欧拉时间自相关系数衰减总体上强于晴天。 (5)不稳定层结条件下,春季晴天近地层的铅直脉动以12-17s的周期为主,最小周期表现为1-1.5s,春季沙尘暴时最主要的周期则在6-10s左右,最小周期为0.3-0.5s。稳定层结条件下,春季晴天以周期10-16s的振荡为主,最短周期为0.7-1s,而沙尘暴则在11-20s的周期上振荡最强,最小周期振荡在0.4-0.6s左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帅;胡列群;何清;胥志德;吴新萍;;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次强沙尘暴的辐射特性及气象要素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年04期
2 袁屏;;北疆观鸟行(下)[J];科学大众(小学版);2011年09期
3 袁屏;辛夷;;北疆观鸟行(下)[J];科学大众(中学生);2011年09期
4 郭洪旭;王雪芹;蒋进;赵新军;胡永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输沙风能及地貌学意义[J];干旱区研究;2011年04期
5 危骞;张瑜;;中国之雉[J];森林与人类;2011年08期
6 董治宝;屈建军;钱广强;张正偲;;库姆塔格沙漠风沙地貌区划[J];中国沙漠;2011年04期
7 娄巧哲;徐养诚;马吉宏;吕昭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地表甲虫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生物多样性;2011年04期
8 文泽生;;掀开楼兰面纱的人[J];科学大观园;2011年12期
9 杨兴华;何清;艾力·买买提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风沙流输沙特征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1年03期
10 尹郑刚;;我国沙漠旅游景区开发的现状和前景[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11 谢金涛;斯马义;林侃;李春花;;浅析油田防雷防静电的检测技术[J];科技资讯;2011年15期
12 土尔逊托合提·买土送;阿依古丽·克力毛拉;;和田河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3期
13 贺其川;;沙漠沉积特征——以江陵凹陷白垩系红花套组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14 赵景波;张冲;董治宝;邵天杰;李恩菊;;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粒度成分与沙山形成[J];地质学报;2011年08期
15 李艳玲;张云鹏;;新疆地区气温与降水量的空间自回归分析[J];人民黄河;2011年07期
16 鱼腾飞;冯起;司建华;席海洋;陈丽娟;;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异质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8期
17 王辉;;塔里木沙漠公路景观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18 贺其川;;江陵凹陷白垩系红花套组风成沉积环境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9 何建新;刘亮;岳春芳;杨力行;;南水西调——保护青藏高原及全球气候及生态环境的利器[J];科技导报;2011年16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鸣;Geoff Carey;Richard Lewthwaite;林超英;Paul Leader;James Hockett;Mike Kilburn;Tim Worfolk;;鸟类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新证据(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鸟类调查报告)[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2 苏晓岚;;沧海桑田塔克拉玛干[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潘伯荣;李崇舜;刘文江;;新疆的沙漠与风沙灾害治理[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朱秉启;杨小平;;塔克拉玛干沙漠天然水体的化学特征及其成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5 普宗朝;张山清;李景林;刘海荣;李静;;近47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气候变化[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关君蔚;;新疆的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武毅;郭建强;;EH—4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寻找淡水体的应用效果[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阿克苏[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秦贺;霍文;;T213降水预报产品在新疆区域的检验分析——晴雨检验[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模拟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徐新文;雷加强;李丙文;;谈“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研究历程[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国;沙漠地区被动微波遥感研究——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2 黄强;咸水灌溉条件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的水盐运移规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3 金昌宁;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分布区公路修筑及沙害防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李娟;中亚地区沙尘气溶胶的理化特性、来源、长途传输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可能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5 武胜利;新疆和田河流域灌(草)丛沙堆发育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阿力木江;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韩晓雷;非饱和沙漠地基土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司家亮;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及扩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王鑫;黄土高原地区沙尘气溶胶的综合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吴运强;薄层状、高渗透底水油藏优化控制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雅婷;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湍流特征的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2 李振杰;塔克拉玛干沙漠塔中近地层湍流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风温湿廓线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王敏仲;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暴天气及地表热力气候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兰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通量特征与空气动力学参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6 孔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2007年春夏季辐射及沙尘气溶胶特征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7 崔丽娜;塔克拉玛干沙漠水汽时空分布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冠男;应用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辐射测量的L波段辐射计及其定标方案[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9 李永能;塔克拉玛干沙漠对流层中上部大气尘埃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晶;荒漠区土壤—植物—昆虫元素特征及其相互关系[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伯瑜 刘宏鹏;塔克拉玛干沙漠新添绿洲5万亩[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2 王伯瑜;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绿色腰带”[N];西部时报;2006年
3 章力;沙漠公路的“绿色屏障”[N];中国矿业报;2006年
4 方云静;把白尾地鸦列入国家保护名录[N];新疆日报(汉);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刘枫;塔克拉玛干沙漠之路[N];新疆日报(汉);2009年
6 王进东;科学家破解塔克拉玛干沙漠古交通之谜[N];华东旅游报;2010年
7 王学林;塔克拉玛干沙漠遇特大暴雨[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程勇军 方杰;通过全线最长的沙漠腹地[N];石油管道报;2005年
9 记者 陆盼盼 见习记者 李杨;“四项创新”帮沙漠腹地群众解困[N];新疆日报(汉);2011年
10 通讯员 朱燕丽 曾智敏;撒哈拉沙漠腹地的铁军传奇[N];建筑时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