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沿海夏季暴雨日变化及重力波对其可能影响的诊断分析

蔡晶  
【摘要】: 本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的3B42降水率资料以及广东东部八个自动站的逐时地面气压及降水资料,分别对华南沿海陆地及相邻的近海海域降水的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傅立叶谐波分解方法进行波动的诊断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夏季,我国华南近海海面的降水主要出现在00-12LST时段,陆地和远海的降水主要集中在12-24LST时段;华南沿海陆地降水在11-17LST时段内逐渐增加,于17LST达到其峰值;近海的区域降水从00LST开始增加,于08LST达到其峰值,14LST出现一个次峰值。两个区域内的降水日变化曲线呈明显的反位相。6月8日-9日发生在华南的暴雨过程有较明显日变化,陆地上暴雨的峰值出现在8日17LST和9日11LST,近海海面上则位于9日02LST和9日08LST;消去气压日变化后,陆面气压资料显示6月8-9日暴雨中存在主要周期为12h,由陆地向海洋方向传播的重力波;TRMM降水率资料也显示出主要周期约12h的重力波,从沿海陆地传播到近海。此次暴雨日变化与重力波传播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重力波可能对降水的日变化有一定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志轩;严登华;王浩;贾仰文;;基于WEP模型和TRMM_PR的唐家山堰塞湖入湖径流预报[J];水利学报;2011年07期
2 骆三;苗峻峰;牛涛;魏春秀;王霞;;TRMM测雨产品3B42与台站资料在中国区域的对比分析[J];气象;2011年09期
3 钱程程;陈戈;;卫星遥感中风场对降雨飘移距离的影响及误差校正[J];遥感学报;2011年05期
4 徐兴奎;;1970—2000年中国降雪量变化和区域性分布特征[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5 孙娟;;西加毒素的危害及其检测技术[J];生物学杂志;2011年04期
6 王曙东;裴翀;郭志梅;邵楠;;基于SRTM数据的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和地形遮挡评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年04期
7 赵付竹;王凡;冯文;;海南岛秋季暴雨天气的环流特征和形成机制初探[J];热带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瑾;郝振纯;李丽;王加虎;王晓燕;陈诚;;TRMM卫星测雨数据在我国南方及高寒地区的精度分析[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曾红伟;李丽娟;胡金明;;澜沧江流域TRMM 3B42日尺度降水数据准确度检验[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季漩;;TRMM降水数据在西北干旱区精度评估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刘喆;白洁;张文军;胡耀军;;TRMM产品在各强度热带气旋降水中的统计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5 郑媛媛;傅云飞;刘勇;朱红芳;;热带降水测量卫星对2003年6月22日淮河暴雨降水结构与闪电活动的观测分析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吴璐;翟盘茂;;CMORPH和TRMM 3B42在青藏高原及其以东的四川盆地暖季小时尺度降水分析中可用性评估[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第四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1年
7 乔新;陈戈;;三种卫星降雨数据的比较[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马雷鸣;;利用TRMM资料对“威马逊”台风结构及其降水特征的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冯静夷;傅云飞;谢亦峰;蒋年冲;;盛夏西太平洋副高控制下我国东部大陆强对流降水结构的个例分析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傅云飞;李锐;刘国胜;;基于TRMM PR和TMI对亚洲降水结构特征的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鹏;基于TRMM探测的热带及副热带降水及其光谱信号特征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武胜利;基于TRMM的主被动微波遥感结合反演土壤水分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3 王雨;APRAMVI算法及气溶胶间接气候效应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穆振侠;高寒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邓睿;多源遥感数据和GIS支持下的台风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戚友存;通过VPR订正技术提高雷达定量降水估计能力[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7 刘显通;基于热带测雨卫星光谱观测的云参数反演及降水云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晶;我国沿海夏季暴雨日变化及重力波对其可能影响的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2 钟敏;TRMM对9914号台风降水的观测分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3 杨美荣;基于TRMM卫星对强对流天气中闪电活动、雷达反射率及冰散射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李小青;用TRMM资料反演降水强度和水凝物垂直结构[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王小兰;结合MM5和M-C辐射传输模式对中国地区对流性降水云微波辐射特性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李香淑;南海季风试验区海洋对流结构与TRMM卫星反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王艳;卫星观测的中国近海及登陆中国台风中的闪电特征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8 牛俊丽;中尺度模式中不同微物理方案对强降水预报的影响[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7年
9 钤伟妙;江淮地区2007年梅雨期雷达拼图数据和加密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的处理分析及初步应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
10 高凌雯;电信运营企业信息安全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殷玉香;电煤危机刺痛中国经济神经[N];中国水运报;2008年
2 张立伟;外资大举进入 大豆压榨市场竞争激烈[N];经理日报;2007年
3 张立伟;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大豆压榨行业 国内大豆压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N];粮油市场报;2007年
4 单尚华 王小明;产业结构调整为何困难重重[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记者 张登海;文山州大通道建设推动大发展[N];云南日报;2007年
6 崔洁;干旱,大地难以愈合的伤[N];中国气象报;2007年
7 本报驻贵州记者 陈武;贵州文艺界 心系建设者[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广西自治区主席 陆兵;发挥沿海资源优势 加快广西水运的新发展[N];中国水运报;2007年
9 京一;大豆 下行空间不大[N];期货日报;2006年
10 毛小玲;煤炭运力让人喜忧参半[N];中国石化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