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双穗雀稗对猪场污水中氮磷吸收及净化效果研究

莫负恩  
【摘要】: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场不断增加,养猪产生的粪污也随之剧增,大量污水未经充分处理而排放,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双穗雀稗(Pasplum distichumL),是一种常见亍我国南方水田、湿沟等低湿处的野生禾本科牧草,具有取材方便、适应性强、耐污性好、生长量大、生长迅速等特点,可作为猪场污水后期处理的材料使用。本试验以双穗雀稗作为供试净化材料,河砂为基质,分别于2009年5月23日至6月22日对25%、50%、75%、]00%四种浓度污水和2009年7月23日至8月22日对255mg/L、510mg/L、765mg/L、1020 mg/L四种含氮量污水开展了为期30天的水培试验(25%、50%、75%污水和255 mg/L含氮量污水是原猪场污水经稀释后所得污水,100%污水和510 mg/L含氮量污水为原猪场污水,765mg/L、1020mg/L含氮量污水为增加尿素所得污水),研究了双穗雀稗对不同浓度猪场污水中氮、磷的吸收状况及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如下: 1.双穗雀稗在污水中均生长良好,对不同浓度污水,各试验组双穗雀稗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间株高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植株的根长生长在100%浓度下受到抑制;地上部分生物量随污水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地下部分生物量随浓度升高而先增加后降低,在75%污水浓度下最高。 双穗雀稗净化不同含氮量污水,增加氮素后株高显著降低,根长的生长在不同含氮量污水中均受到抑制;双穗雀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随污水合氮量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合氮量为510mg/L(原污水浓度)时,双穗雀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最高。 2.双穗雀稗净化不同浓度污水,植株地上、地下部分氮磷含量均随污水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氮含量地上部分显著高于地下部分;磷含量在污水浓度低于75%时其地上部分低亍地下部分,而污水浓度为100%时,磷含量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 双穗雀稗净化不同含氮量污水,植株地上、地下部分氮含量和地下部分磷含量随污水中合氮量的升高而升高,而地上部分磷合量随污水中含氮量的升高先升后降,510mg/L(原污水浓度)时,双穗雀稗的地上部分磷合量最高。 3.经过双穗雀稗净化处理或静置后,污水中总氮、总磷、氨氮合量及化学需氧量均显著降低,且经过双穗雀稗净化处理的污水中各指标去除率均高于相应自然静置处理。双穗雀稗处理不同浓度污水,污水中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随时问的推移而增大,在试验第30天,各试验组分别达到98.75%、99.66%和96.54%以上。双穗雀稗对不同浓度污水中COD的去除率在第30天与静置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双穗雀稗处理不同含氮量污水,污水中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在试验第30天,各试验组分别达到94.13%和88.78%以上。510 mg/L和765 mg/L合氮量污水中总氮去除率在第24天达到最高,而255mg/L和1020 mg/L合氮量污水中总氮去除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试验第30天,各试验组总氮去除率在71.26%-93.03%范围之间。双穗雀稗对不同合氮量污水中COD的去除率在第30天显著高于静置组,且COD的去除率随污水中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4.双穗雀稗净化不同浓度污水,双穗雀稗体内氮磷吸收量和污水中氮磷总去除量随着污水浓度的升高而升高,100%污水效果最好。 对于不同含氮量污水,随污水合氮量的增加,双穗雀稗植株体内氮、磷吸收量和污水中总磷去除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10mg/L(原污水浓度)污水具有最大的氮磷吸收量。 综合考虑双穗雀稗在污水中的生长状况、对污水氮、磷、有机物的净化作用以及植株对氮、磷的吸收量,穗雀稗对未经稀释的原猪场污水具有最佳的净化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束文圣,张志权,黄立南,蓝崇钰,叶志鸿;双穗雀稗种群对铅、锌和铜的积累和耐性研究(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束文圣,张志权,黄立南,蓝崇钰,黄铭洪;双穗雀稗重金属耐性种群在铅锌尾矿生长的野外实验研究(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3 莫负恩;顾洪如;沈益新;彭齐;;双穗雀稗对猪场污水的净化效果[J];草地学报;2010年03期
4 张学洪,罗亚平,黄海涛,刘杰,陈俊;某电镀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富集特征[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7431除草剂蔗田试验小结[J];甘蔗糖业;1977年Z1期
6 韩建平;;双草醚能除稻田恶性杂草[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14期
7 叶承道;;芽后内吸选择性新除草剂—稳杀特(Onecide)[J];世界农药;1983年05期
8 ;外国农药[J];农药市场信息;2000年03期
9 任冠举;孙庆业;安树青;李远;李旭;;不同植物群落下酸化尾矿养分状况及土壤酶活性[J];生态学杂志;2006年04期
10 ;7431防除蔗田杂草试验初报[J];甘蔗糖业;1976年07期
11 周建群;覃桂聪;;55%增效蔗兴净乳油对甘蔗除草药效初报[J];广西蔗糖;2008年01期
12 冯维卓;;草坪杂草的发生及化除技术[J];农药市场信息;2005年02期
13 ;灰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农化新世纪;2008年07期
14 聂小琴;丁德馨;李广悦;高斌;吴彦琼;胡南;刘玉龙;;某铀尾矿库土壤核素污染与优势植物累积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15 黄贤夫,陈海波;40%玉丰SC防除果蔗地杂草[J];农药;2001年03期
16 孙荣;刘红;丁佳佳;袁兴中;;三峡水库蓄水后开县消落带植物群落数量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17 马晓波;王兆印;程东升;邓家泉;;东江中游河边植被多样性调查评价[J];水利学报;2006年03期
18 刘世忠,夏汉平,孔国辉,敖惠修,邓钊平,柯宏华,李丽华,谭鹏;茂名北排油页岩废渣场的土壤与植被特性研究[J];生态科学;2002年01期
19 黎璇;袁兴中;王建修;;重庆市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植物资源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年05期
20 郭水良,刘鹏;浙江金衢盆地的野生牧草资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洪如;丁成龙;沼口宽次;;海水浓度对双穗雀稗生育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儒海;褚世海;常向前;朱文达;;湖北省水稻主产区稻田杂草群落特点[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3 罗富成;张浩;;云南省亚热带野生草坪草栽培试验及坪用性状评价[A];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彭亿;李裕元;李忠武;潘春翔;叶芳毅;张嘉超;谢小立;;亚热带湿地土壤因子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罗金燕;谢关林;;水稻细菌性谷枯病风险评估初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小刚;朱建义;陈庆华;高菡;苏瑞霭;陈国跃;;BAS800 01H(巴佰金)防除免耕地杂草试验及对后茬作物安全性试验[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妙寿;刘光明;;稻田抗性稗草防治的药剂筛选[A];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集[C];2008年
8 余建波;杜国涛;董克园;何林;;重庆地区水稻田杂草调查[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9 郭海滨;杨有龙;;草坪杂草化学防除技术如何做到预防为主与综合防治[A];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杜予州;龙玲;陈学忠;;稻红瓢虫越冬聚集习性研究初报[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莫负恩;双穗雀稗对猪场污水中氮磷吸收及净化效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平磊;上海地区杂草生态学研究—区系、群落、风险预警和环境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静;南方菟丝子对不同入侵植物的影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韩川;用于微生物除草剂的杂草病原真菌的筛选与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余建波;重庆稻田杂草调查及35%氰氟草酯·醚磺隆WG研制[D];西南大学;2012年
6 管铭;假稻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综合管理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传广;邵阳县杂草稻的发现与防控[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立 水清;水旱灵没“封”住的杂草是双穗雀稗[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2 武兵;种子巧处理 抗病又防虫[N];农民日报;2005年
3 艾斯球场草坪部经理 马海昌;艾斯球场草坪问题及解决方案[N];中国花卉报;2008年
4 张伟兴 张玉聚;草坪杂草的危害及种类分布[N];中国花卉报;2006年
5 管建新 张端阳 张小平 匡翀;日本蔺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中)[N];湖南科技报;2005年
6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吴烨 强胜;稻田广谱高效除草剂——韩乐盛[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7 方圆;富穗能除稻田大龄稗草千金子[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8 方圆;水稻叶尖枯病可用禾枯灵防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9 水清;直播稻播种前后遇雨应急化除方法(五)[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10 记者 闵抗 通讯员 陈春山;海丰确保今年大米丰产和绿色品质[N];东方城乡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