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根草离体培养及其幼苗对盐分和不同pH值胁迫的生理效应研究
【摘要】: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 Nash]通过离体培养能进行快速繁殖。为了解不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香根草离体培养的诱导差异,本试验以香根草的茎节部位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实验。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香根草的离体培养诱导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MS培养基附加2,4-D 2.0 mg/L和TDZ0.5mg/L的浓度组合对茎节部位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较好;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MS培养基附加IBA 1.0 mg/L和6-BA 3.0 mg/L的浓度组合对茎节处不定芽的诱导效果较好,可诱导出4到5个不定芽,诱导率约为28.5%~37.5%之间;在根诱导培养基中,MS培养基附加IAA 0.5 mg/L和6-BA 3.0 mg/L的浓度组合对根的诱导效果较好。研究了在不同浓度(0~200mmol/LNaCl)盐胁迫下香根草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大,香根草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叶片和根系丙二醛都呈上升趋势,但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较明显。在盐浓度为100 mmol/L时,香根草根系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不明显;随着盐浓度的增大(200 mmol/L),香根草叶片和根系的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且叶片和根系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研究了水培条件下不同pH值(2.0~11.0)对香根草幼苗外观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在强碱(pH10.0、pH11.0)和强酸(pH2.0、pH3.0)时,香根草叶片出现枯黄现象,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pH 6.5)相比显著降低,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根系活力显著降低,最大根长变短,且须根较少,植株受胁迫伤害较重;当营养液pH值为4.0-9.0时,叶片含水量和相对电解质渗漏率与对照(pH 6.5)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香根草根系形态及其活力变化不大,植株受胁迫现象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