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甲基立枯磷对真菌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张骞  
【摘要】: 甲基立枯磷是一个特殊的有机磷杀菌剂,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有很多研 究报告甲基立枯磷与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芳烃类杀菌剂和吡咯苯类杀菌剂 有交互抗性。本文从抑菌谱入手系统研究了甲基立枯磷的活性、抗药性及抗 药性风险、抗药机理和作用机理。 1 对甲基立枯磷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立枯磷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不 仅对子襄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有效,而且对接合菌也有效。甲基立枯磷 对细菌和卵菌没有活性。甲基立枯磷对丝核菌属(Rhizoctonia)、小核 菌属(Sclerotinia)、核盘菌属(Sclerotium),灰霉属(Botrytis)、 大茎点属(Macrophoma)、青霉属(Penicillium)和拟茎点属 (Phomopsis),具有强烈的抑菌活性。对交链孢属(Alternaria)、炭 疽菌属Colletotrichum)、根霉菌属(Rhizopus)和小麦赤霉病菌 (Fusarium graminearum)具有显著活性。 2 通过对实验室的丝核菌属抗甲基立枯磷菌株的抗药水平、在培养基上 的生长速度、致病力、对其它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对菌核的观察和用 药条件等方面分析,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植物病原真菌对甲基立枯磷的抗 药性风险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病原菌具有不同的抗药性。抗甲基立枯 磷的水稻纹枯病菌(rice sheath blight,Rhizoctonia solani)高抗菌株 对甲基立枯磷的抗药水平高,风险大;小麦纹枯病菌(wheat sheath blight,R.cerealis)和油菜菌核病菌(rapeseeds sclertinia blight,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抗药菌株抗药性较弱、风险小。抗甲基立枯 磷的水稻纹枯病菌对菌核净具有正交互抗性。抗甲基立枯磷的小麦纹枯 病菌对菌核净和扑海因有中等程度正交互抗性;这两种真菌的抗药菌株 对五氯硝基苯的正交互抗性弱,对烯唑醇和异稻瘟净没有交互抗性。 3 5μg·ml~(-1)甲基立枯磷处理菌丝体20~60分钟,水洗后在正常培养 基上与未处理之间没有差异。 4 三磷酸腺苷(ATP)对甲基立枯磷没有拮抗作用显示甲基立枯磷对菌 体的呼吸作用没有影响。 5 强亲核试剂氯磷定和碘解磷定对甲基立枯磷没有解毒作用,表明甲基 立枯磷不是以磷酰化蛋白质的丝氨酸(苏氨酸)羟基发挥作用的。 6 0.075mol以上的NaCl,KNO_3和KCl即可以严重影响抗药菌株的 菌丝生长。但是抗药菌与野生菌对甘油的反应相同。甘油能够被菌体利 用,高浓度的甘油能够影响野生和抗药水稻纹枯病菌的生长。抗药菌株的 抗药性变异与苗体对寓子的敏感性有关系。抗药茵株是对培养基中的高子 浓度敏感,而不是对渗运压敏感. 7.用气相色谱方法分析甲基立枯磷在水稻纹枯病茵(Rhlzoctonla solani)的野生和抗药菌菌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的变化,研究了甲基立枯磷 的作用机理和抗药机理。结果表明,抗药和敏感菌都能降解甲基立枯磷; 甲基立枯磷的降解和甲墓立枯磷在苗丝体上的存在量与抗药性有关: } 用甲基立枯磷处理液体培养基中的水稻玖枯病苗茵丝体进行脂熔性 物质的气质联用分析证明:甲基立枯磷以完鳖的分子形态起作用。甲基立 枯磷在水稻纹枯病菌野生菌菌丝体上引起不饱和脂肪酸诚少,高抗菌株产 生大量的脂溶性物质。敏感菌向培养基释放C皿H”,一种一个环己烷上的 丙基有两个长支链烃的物质(按照我国的命名法是:1-环己烷卜辛基13 烷)和 ethanone。可能与作用机理有关。 9.N-乙酚·D-脱氧氨基葡萄糖和几丁质降解物含有氨基葡萄糖和N-乙 酞氢基葡萄糖及其寡聚体的混合物能够拈抗甲基立枯磷的抑菌作用。证明 甲基立枯磷可能对几丁质的合成有影响,位点在N·乙酚卜脱氧氨基葡萄 糖的合成。 10.发现了两个特殊的抗甲基立枯磷的水稻纹枯病菌茵株 RS4和 RS。在PSA培养基含0.5-4Ppm加l甲基立枯磷时,RS4和RS14随甲 基立枯磷的浓度升高生长加快。在4ppm加l以上浓度,随浓度升高生长 减慢。甲基立枯磷在 RS4和 RS 4的菌体内的积累与其他抗药菌株不 同,其中 RS4与野生菌相似,RS菌体内甲基立枯磷积累高于野生菌一 倍。RS4和RS14对培养基的离子浓度比高抗菌更敏感,RS14对0.6mol 的甘油敏感。这个特殊现象有待于深人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崔涛,梁玉香,谢广云,吕京,贺锡雯;甲基立枯磷的亚慢性毒性试验[J];卫生研究;1996年06期
2 孙美玲,马海军,徐浩,季玉玲;甲基立枯磷在油菜中的残留动态研究[J];农药;2003年09期
3 文学,马存,陈其瑛,籍秀琴,程远大,沈顺昌;甲基立枯磷防治棉花苗期病害[J];农药;1993年02期
4 张骞,叶钟音;甲基立枯磷对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活性测定[J];农药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占德虎;棉种处理新药剂——甲基立枯磷[J];湖北植保;1994年02期
6 李文龙,童彦辉,尹跃民,毛生林;甲基立枯磷防治棉花苗病试验[J];农药;1992年01期
7 张骞,周明国,叶钟音;植物病原真菌对甲基立枯磷的抗药性及风险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0年02期
8 吴慧芬,杨新明;甲基立枯磷防治蔬菜立枯病[J];农药;1989年02期
9 孙君灵,宋晓轩,朱荷琴,邵爱琴,李向红;甲基立枯磷等杀菌剂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J];中国棉花;2000年01期
10 李琼芳,叶鹏盛,文巧;甲基立枯磷防治棉苗病害的效果[J];农药;1993年04期
11 张棠高;甲基立枯磷防治水稻纹枯病[J];农药;1991年06期
12 季玉玲,孙美玲,陈齐斌,刘传斌,金蕾;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菜、油菜籽和土壤中甲基立枯磷残留量[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3 ;农业科技信息[J];湖南农业科学;1991年02期
14 郝小磊;游永;李鹏坤;王青霞;曹颖;马丽娜;何贶;邵彦来;;12%多菌灵·甲基立枯磷油基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15 李友良;陈洪涛;刘学堂;方进;陈松球;陶郁萍;黄林霞;程加荣;吴胜雄;;几种药剂对棉苗立枯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棉花;2008年02期
16 冯自力;朱荷琴;宋晓轩;刘雪英;;棉田常用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中国棉花;2007年12期
17 ;蔬菜白绢病的防治[J];西藏科技;2006年03期
18 王恩才;夏英成;刘国权;;苦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吉林蔬菜;2007年05期
19 王恩才;夏英成;刘国权;;苦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村科学实验;2008年11期
20 曹春梅;张智芳;李文刚;胡冰;张利辉;;新型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效果分析[J];中国马铃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顺;;甲基立枯磷生产现状及防治土传病害应用技术[A];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唐除痴;王有名;郎慧芳;贺峥杰;;S-烷基O-(2,6-二氯-4-取代苯基硫代磷(膦)酸酯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游清徽;;真菌脱落酸的初步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梁利华;阚振荣;梁蕾;苗磊;;环境因子对NG—1真菌降解NG染料的影响[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索菲娅;姜彦成;;已开发利用的食(药)真菌多糖[A];中国第六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利锋;方治国;欧阳志云;廖晓兰;林学强;;北京市秋季空气真菌群落特征[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7 张萍;张学梅;王兰芝;李媛;;新型1,5-苯并硫氮杂卓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熊健生;;ICU深部真菌感染28例临床分析[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朱峰;陈忻;黄美珍;;南海红树林真菌混合培养代谢产物[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赵杰宏;赵德刚;;新颖的有机磷乐果降解真菌[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骞;甲基立枯磷对真菌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陈宝梁;表面活性剂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及机理[D];浙江大学;2004年
3 丁玲;八株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4 杜林;五株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李莉媛;四株南极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王慧;耐酸天才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及酸调作用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方华;毒死蜱在大棚土壤和蔬菜中的残留特征、土壤生态效应及其控制途径[D];浙江大学;2007年
8 姚遥;五种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9 佟红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甲基化模式异常与三氧化二砷对其作用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王强;化瘀通脉胶囊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理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顺;甲基立枯磷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土传病害应用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2 王艳;灰葡萄孢对腐霉利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荣在丽;山苍子油对皮肤癣菌的药物敏感性实验及临床实验[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4 李瑞明;三株长蠕孢属真菌和不同土壤类型对毛脉酸模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李富贵;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和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刘慧敏;马尾松优势内栖真菌与松褐天牛对松材线虫种群动态及个体发育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高新景;北京某图书馆室内外空气真菌浓度时空变化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8 刘攀;草甘膦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及其抗性和降解真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曹冬梅;弯曲乳酸杆菌HB02的培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10 张西学;基于内容的真菌图像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文 整理;潮热天抗衡小真菌[N];浙江日报;2004年
2 周飞 徐楠;真菌里藏有抗疟疾衍生物[N];广东科技报;2010年
3 雪梅;强生日本公司上市外用真菌药[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林 文;有些病人不适合送鲜花[N];中国质量报;2004年
5 廖万清;廖万清:真菌“密码”破解者[N];解放军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熊燕;臧穆——真菌领域谱新篇[N];云南日报;2004年
7 乐亭县姜各庄镇人民政府 杨立刚;大棚薄皮甜瓜育苗技术[N];河北科技报;2008年
8 罗明典;灭蝗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N];科技日报;2001年
9 上海 副主任医师 曹来安;真菌也可致毛囊炎[N];家庭医生报;2003年
10 驻鄂记者 钱忠军 通讯员 范群侯 秋梅;我科学家发现首例真菌DNA病毒[N];文汇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