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素质教育的时代性

徐庆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经过农业、工业经济之后,进入21世纪90年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面对新技术革命给整个社会和人类带来的强烈冲击,教育革新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革新的焦点是如何培养应付未来社会挑战的高质量人才以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保证本国本民族在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与世界性教育革新的潮流同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大地上悄然兴起了一个世纪以来的第二次大的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并大力提倡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但是,一个时期内,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因而对实施素质教育就无从入手。针对这个现状,本文以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哲学、心理学、文化哲学、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理论为依据,从教育及教育思想的概念入手,沿着自然观变迁的轨迹,梳理教育思想的形成、发生和发展史,探讨教育思想与时代精神的关系,进而通过对人性的分析,揭示当代教育思想所具有的时代特征。 本文分为五章。引言主要介绍本研究课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思路、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一章教育思想概述。阐述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定义和特点、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素质教育产生的理论背景、定义和内涵。第二章教育思想的演化。沿着自然观变迁的轨迹,较为详尽的分析和梳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教育思想的形成、发生和发展过程,论述了崇尚人性、以人为中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也是当代教育变革的方向这一主题。第三章个性与素质教育。借助人性系统模型,较为具体地分析和论述了个性构成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素质教育对个性发展的作用。第四章当代教育现状及分析。通过对中西方当代教育现状的比较,对当代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第五章新世纪中国教育之走向—素质教育。通过对当代中国发展现状的分析,较为科学地分析了当代中国教育所处历史地位,进而对时代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及其走势进行了预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石鸥;我看素质教育之争[J];中小学管理;1998年Z1期
2 钟祖荣;创造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条件[J];中小学管理;1995年12期
3 萧宗六;推进素质教育 应澄清的几个认识问题[J];中小学管理;1998年05期
4 王承宪;对素质教育的忧思[J];中小学管理;1999年02期
5 赵先寿;“素质教育”没有错[J];中小学管理;1997年11期
6 线长久;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8年10期
7 康万栋;素质教育的辩证法[J];中小学管理;1999年02期
8 逢超;请慎开素质教育现场会[J];中小学管理;1999年02期
9 陈怡;也谈素质和素质教育[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04期
10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卷调查[J];中小学管理;1997年06期
11 王文湛;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基础教育的历史性任务[J];中小学管理;1997年Z1期
12 杨文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8年03期
13 田中岳;贫困县,那悲壮的素质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7年06期
14 吕敏;素质教育与中小学整体改革[J];中小学管理;1996年12期
15 陈德珍;浅议如何推动中小学走上素质教育办学轨道(上)[J];中小学管理;1997年04期
16 赵志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进行整体改革[J];中小学管理;1996年12期
17 王昶;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7年12期
18 方运武;校长思维方式与素质教育的实施[J];中小学管理;1998年04期
19 萧宗六;还是提“全面发展教育”为好[J];中小学管理;1997年02期
20 安宝娣;素质教育摭谈[J];中小学管理;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惠琴;;实践中的“学陶”思考[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2 刘世华;;教学辅导类报刊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3 吴涛;王美春;;大学生艺术团与素质教育[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刘芝旺;;积极推进技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5 鲁艳;;发展校外教育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雷根;;图书馆员在自身素质教育中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于翠芳;王延周;;在工程图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能力培养[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修妍;刘继海;;素质教育在工业设计专业图学教学中的实践[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赵竹青;;班级管理中的素质教育[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建华;;映日荷花别样红——无锡连元街小学素质教育纪实[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素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邹卓鹏;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皮介郑;信息素质理论与教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6 刘清华;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庆;论素质教育的时代性[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2 张云;素质教育:教育哲学的当代热点[D];新疆大学;2002年
3 白文瑾;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王明翠;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5 肖起清;试论素质教育大趋势下中小学的教学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罗国程;素质教育:教育行动研究与中小学校组织变革[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晓光;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晓娜;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廖礼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华;中学历史“探究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虹娅;柳斌:素质教育终将走向成功[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甘肃省陇西师范附属小学 贾志强;不是素质教育的错[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郁芳;试论素质教育的几个误区[N];吉林日报;2005年
4 谢运和(宿州市墉桥区后湖小学);浅谈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N];安徽经济报;2004年
5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董裕华;什么是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王军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钱家荣;“县中模式”与素质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7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晓辉;反思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诤言;素质教育热中的冷思考[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9 叶庆;什么是“素质教育”[N];安庆日报;2005年
10 临澧县烽火中心完小 薛俭平 张华为;小学考试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N];常德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