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诱导油菜氧化胁迫及硫在缓解镉毒害中的分子机理
【摘要】:
研究了不同浓度Cd(0、10、20、30、40μmol/L)处理7天对油菜(Brassica napus L.)“油研8号”和“苏油1号”叶片和根内H_2O_2积累、膜脂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叶片H_2O_2及叶片和根中MDA的积累量均较对照显著增加,表明Cd可诱导植株产生膜脂过氧化作用。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油研8号”和“苏油1号”叶片和根中过氧化物酶(Guaiacol peroxidase,POD)活力升高。在20-40 μmol/L Cd处理浓度处理下,抗性较高的“油研8号”叶片和根中CAT(Catalase,CAT)的活性较“苏油1号”高,这与“油研8号”的抗性高于“苏油1号”的结果一致,表明油菜体内与活性氧清除有关的酶在抵抗Cd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作用中起一定的作用。
缺硫处理加重Cd对“油研-8号”的毒害作用,使其生长受抑程度加大,叶片出现坏死点。结果表明,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缺硫处理组与正常供硫处理组叶片H_2O_2及叶片和根中MDA的积累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但(+Cd-S)与(+Cd+S)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10~30μmol/L Cd诱导叶片CAT及叶片和根中POD的活力提高。+Cd-S组的POD活力显著高于+Cd+S组。在Cd的诱导下,根部非蛋白巯基及酸不稳定性硫的含量大幅度增加。Cd可诱导叶片中非蛋白巯基(NPT)合成增强,但从10μmol/L Cd处理起,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NPT的含量升高的趋势逐渐下降。缺硫处理可明显阻碍上述含硫化合物的合成。上述结果表明,Cd对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诱导提高并非是抗镉关键途径,而与硫代谢有关的对Cd的络合作用可能是油菜抗镉的重要机制。缺硫处理阻碍Cd向地上部的运输,而使根部Cd的积累量增加。在地上部和根部Cd均以蛋白质结合态占优势,缺硫处理可增加地上部和根部蛋白质结合态Cd的量。
30μmol/L Cd可诱导油菜叶片、根部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ECS)和低亲和性SO_4~(2-)载体(low-affinity sulfate transporter,LAST)以及根部高亲和性SO_4~(2-)载体(hight-affinity sulfate transporter,HAST)基因在第2、
3天的表达加强,同时伴随着根部和叶片中非蛋白流基化合物及总含硫量的显著
增加,表明油菜可能通过促进植株对硫的吸收,加强体内可络合Cd的硫化物的
合成,缓解Cd的毒害作用。低亲和性SO。’一载体在叶片和根部均有表达,Cd诱导
根中 LAST基因在第 2、3天表达加强,但叶片中该基因表达几乎不受 Cd的诱导;
高亲和性SO.‘一载体只在根部表达,而叶片中未检出有HAST基因的表达,暗示高
亲和性SO;‘载体可能只参与植株根部硫的吸收贿,而低亲和性SO。‘一载体可能还
参与了协体内硫的运输味.Cd诱导油菜中与帕H合成以及与SO4‘一吸收有关
载体的表达也暗示了含硫化合物在抵抗Cd毒害中的重抓用。
|
|
|
|
1 |
曾庆平,郭勇;植物细胞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应答Ⅱ:过氧化氢是大蒜培养细胞应答氧化胁迫的灵敏指标[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年02期 |
2 |
王兴民,许秋瑾,金相灿,刘立亚,陈书琴,颜昌宙;氧化胁迫对沉水植物黑藻抗冷力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4年S1期 |
3 |
何闪英;陈昆柏;;Aroclor 1248对大弹涂鱼的毒性与氧化胁迫[J];水生生物学报;2010年02期 |
4 |
肖红梅,周光宏;热处理对冷藏番茄活性氧代谢的调节[J];食品科学;2004年10期 |
5 |
Kristiina A.M.Vuori;Mikko Nikinmaa;梁虹;;波罗的海鲑鱼M74综合症和氧化胁迫在其发育中的可能作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7年Z1期 |
6 |
刘泓;叶媛蓓;崔波;郑荔敏;黄炎和;王宗华;;多环芳烃荧蒽诱导拟南芥氧化胁迫[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
7 |
汪美贞;贾秀英;董爱华;何鑫;褚绞娇;;镉长期暴露对黑斑蛙的氧化胁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
8 |
曹勇;梁利芳;莫美聪;宋书巧;;稀土镧(La)及La(POA)_3对镉污染绿豆幼苗生理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10期 |
9 |
潘慧云;李小路;徐小花;高士祥;;烯效唑对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年12期 |
10 |
张清顺;熊邦喜;侯建军;;低浓度铜暴露导致梨形环棱螺氧化胁迫及DNA损伤的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0年05期 |
11 |
余挺席,王与芳;CaCl_2,AsA和GSH对冷害低温下茄子果实氧化胁迫的抑制作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2 |
王正秋,江行玉,王长海;铅、镉和锌污染对芦苇幼苗氧化胁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
13 |
赵中秋;席梅竹;;Cd对植物的氧化胁迫机理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S1期 |
14 |
王国成;曹娴;;镉胁迫下植物的应答和调控[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年02期 |
15 |
李婷婷;李润国;郝林;徐昕;那杰;;外源水杨酸对染铅小鼠抗氧化水平的调节[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8期 |
16 |
王国成;;镉胁迫水稻及利用生活表面活性剂进行修复[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年03期 |
17 |
侯建军;张清顺;熊邦喜;邹桂伟;;二价镉对梨形环棱螺毒理效应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18 |
朱枫;钱晨;卢彦;;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氧化胁迫的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0年06期 |
19 |
杜君;李海兰;李慧;战吉宬;黄卫东;;铜对葡萄酒酿酒酵母的氧化胁迫机制[J];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
20 |
曹勇;陈志梅;梁利芳;宋书巧;;镧(La~(3+))及其配合物La(POA)_3对铅污染绿豆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