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Triticum aestivum)Pm4α近等基因系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克隆研究
【摘要】:
小麦是人类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小麦白粉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为了了解小麦抗白粉病的机制,本文开展了对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克隆研究。Pm4a是一个显性抗白粉病基因,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表现抗性。因此,对Pm4a及其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Pm4a近等基因系Yuma/~(8*)Cc和Chancellor(Cc)为材料,利用根据抗病基因产物保守序列设计的6对简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获得5个在抗感材料间有多态性的片段W2、W4、W6、W8和W490,其长度分别为1121 bp、833 bp、613 bp、406 bp和450 bp。W490是用白粉菌诱导后的cDNA扩增出的产物。序列分析表明W8与大麦的H~+-ATP酶基因Ha1高度同源,W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中的一个O-linked GlcNAc转移酶(OGT)高度相似。W4和W6是单引物扩增产物,与已知序列无同源性。由W490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有很高的相似性。
根据W8序列,采用RACE PCR技术获得了一个小麦H~+-ATP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长3330 bp,编码区长2856 bp,共编码951氨基酸。这是第一个克隆的小麦跨膜质子泵类似基因,命名为Tha1。采用cDNA-IPCR的方法获得了包括完整3’端在内的两个OGT部分cDNA(EST),一个长1603 bp,一个长1846 bp。
Southern杂交表明在小麦基因组中W2和W490以单或寡拷贝形式
存在。利用中国春的一套缺体一四体系列将WZ定位于4A染色体。RNA
点杂交表明OGT类似基因与小麦的抗白粉病过程有关。
|
|
|
|
1 |
王虎;冬小麦石麦12号[J];农民科技培训;2005年09期 |
2 |
夏文幼,李正魁,王克峰;辐射小麦抗白粉病突变体的同工酶测定[J];中国农业科学;1986年01期 |
3 |
;国内外科技信息[J];河南农业科学;1985年12期 |
4 |
高胜国;河北省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和利用[J];华北农学报;1996年03期 |
5 |
宋天俊;鲁学习;张润光;李明立;金保丽;;天达-2116对牛蒡白粉病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
6 |
司权民,张新心,段霞渝,盛宝钦,周益林;小麦抗白粉病品种的基因分析与归类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2年04期 |
7 |
张继新,袁振东;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系[J];中国种业;1995年04期 |
8 |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把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3年01期 |
9 |
李丹丹,王洪刚,刘树兵,高居荣,李兴峰;抗白粉病小偃麦异代换系的细胞学鉴定和RAPD分析[J];作物学报;2003年04期 |
10 |
于振;王振英;;对白粉病敏感、抗性栽培小麦及杂交后代的蛋白质组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1 |
黎涛;贺明阳;王跃进;余皓;;华东葡萄抗白粉病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
12 |
М·П·Лесовой;Н·И·Кольнобрицкий;张庆勤;;小麦品种抗白粉病性的遗传特性[J];麦类作物学报;1982年03期 |
13 |
郑培缋;;冬小麦品种资源抗白粉病筛选简报[J];山西农业科学;1982年11期 |
14 |
张庆勤;对我国小麦白粉病和抗病育种的几点意见[J];种子;1983年01期 |
15 |
Y.A.Varghese;柳学余;;利用叶色突变间接选育大麦抗白粉病突变[J];核农学通报;1987年02期 |
16 |
柳学余;周华平;缪炳良;;Υ射线和EMS诱发小麦抗白粉病突变[J];核农学通报;1987年03期 |
17 |
张继新,袁振中;抗病虫冬小麦新品系[J];农业新技术;1991年01期 |
18 |
黄善武;葛红;;月季抗病资源及抗病遗传[J];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10期 |
19 |
王海燕;张忠山;吕金钢;王兵;;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田间抗性表现[J];河南科技;1993年09期 |
20 |
张文俊,瞿绍洪,王献平,景建康,胡含,张相歧,JohnWSnape;黑麦6R抗白粉病基因向小麦的渗进与鉴定[J];遗传学报;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