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特性的鉴定、遗传和利用研究
【摘要】:大豆花叶病毒(soybcan mosaic vims,SMV)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控制SMV流行最有效方法。以往关于大豆抗SMV遗传育种研究均着重在抗侵染方面,多数研究认为对不同株系的抗侵染分别由不同的单显性基因控制,并找到了部分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培育出一批抗病品种。但抗侵染具有明显的株系专化性,且抗性基因单一,抗侵染品种存在丧失抗性导致SMV流行的潜在风险。拓宽抗源,培育抗性稳定持久的品种成为大豆育种者追求的目标。
在研究中发现,大豆品种感染SMV后,在严重度等方面存在程度差异,初步认为大豆存在对SMV的抗扩展。抗扩展与抗侵染是否属于不同遗传体系、是否可用于培育抗性稳定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SMV危害的大豆品种有待研究。
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首先证实对SMV是否存在两类不同的抗性体系,进而研究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的表现形式、鉴定方法,测度指标和分级标准,筛选优异抗源;比较两类抗性在防止大豆花叶病毒流行,减少大豆产量损失方面的作用以及潜在育种价值,探讨抗扩展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能性;研究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两类抗性以及症状反应的遗传体系及其抗性品种选育策略。从而为抗SMV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和物质基础,推动大豆抗SMV育种的发展。
67份大豆品种(品系)在接种四个SMV株系(Sa、SC8、N1、N3)条件下的症状类型、潜育期、发病率、病级和病害扩展速度等抗性组分的变异研究表明:大豆品种间不但存在是否出现系统症状的差别,在潜育期、发病率、病级和病害扩展速度4个组分上也存在明显程度差异,证实大豆中存在抗扩展。溧水中子黄豆、沛县天鹅蛋、诱变30等品种虽对4个株系均感染,但在4个组分上均表现出较强抗性,且不同株系间差异较小,它们属于对大豆花叶病毒的广谱抗扩展品种。研究发现以往报道的一些抗感染品种如溧水中子黄豆,AGS-19其实是低发病率和长潜育期的抗扩展品种。而邳县茶豆、淮阴秋黑豆等品种对SMV既具有对某些株系的抗侵染,也具有对其它株系的抗扩展。
在感染Sa株系后,发病率、病级、潜育期和病害扩展速度4个组分从不同方面反映品种的抗性特点,以大豆品种的4个组分为变量,对品种的抗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距离约在0.38时,参试品种可以分成免疫、高抗、中抗、中间、中感和高
|
|
|
|
1 |
马德芳,徐绍华,张作芳,胡伟贞,张成良,宋淑敏,赵瑞生;大豆花叶病毒的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J];植物病理学报;1982年02期 |
2 |
张玉东,盖钧镒,马育华;大豆对两个大豆花叶病毒本地株系抗性的遗传研究[J];作物学报;1989年03期 |
3 |
郭景荣,陈永萱;大豆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SMV—McAb)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0年02期 |
4 |
罗瑞梧,尚佑芬,杨崇良;山东省大豆花叶病毒原及其生物学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2年02期 |
5 |
杨崇良,尚佑芬,李长松,赵玖华,辛相启,罗瑞梧;北方大豆品种资源抗大豆花叶病毒筛选[J];植物病理学报;1997年01期 |
6 |
贾文香;;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间干扰作用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0年01期 |
7 |
王升吉,吴元华;大豆花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8年03期 |
8 |
刘仪;;大豆花叶病毒诊断研究初报[J];植物病理学报;1963年02期 |
9 |
陆京杰,陈永萱;大豆花叶病毒的侵染对大豆碳氨化合物代谢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0 |
刘伟;大豆花叶病毒病[J];大豆通报;1998年02期 |
11 |
王修强,盖钧镒,喻德跃;广谱抗源科丰1号对大豆花叶病毒强毒株系群SC-8抗性的遗传研究[J];大豆科学;2003年03期 |
12 |
刘宗磷,刘玉芝,胡吉成;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反应[J];大豆科学;1984年02期 |
13 |
许志刚,阿·科本,方中达;侵染蚕豆的芜菁花叶病毒(TuMV)和大豆花叶病毒(SMV)的鉴定[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
14 |
廖林,赵荣林,张志权,王金陵;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感染大豆花叶病毒后一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3年01期 |
15 |
陈炯,黎昊雁,尚佑芬,陈剑平;大豆花叶病毒黄淮5号株系的基因组全序列分析[J];病毒学报;2002年03期 |
16 |
吕文清,张明厚,钟兆西;大豆褐斑粒与大豆花叶病毒若干株系的关系[J];植物病理学报;1981年02期 |
17 |
B.L.Keeling
,焦春海;大豆花叶病毒对大豆植株干重和根系体积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84年03期 |
18 |
李莫然;耿迎春;李勇;;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鉴定[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6年04期 |
19 |
刘丽君,吴俊江,高明杰,李文华;SMV侵染对大豆内源激素平衡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0年04期 |
20 |
周益军,侯庆树,杨代凤;十省(区)大豆病毒毒源分析[J];大豆科学;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