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季节红叶桃与紫叶李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

庄猛  
【摘要】:彩叶植物作为一类特殊的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果树中的一些变种如红叶桃、紫叶李等也属于彩叶植物。光合作用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并进一步影响彩叶苗木的生产周期和商品质量。因此研究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对于这类特殊叶色植物的光合及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以绿叶的桃、李品种为对照,研究了红叶桃和紫叶李两种彩叶植物的光合日变化、光合特性、叶片色素含量变化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等。结果表明: 1 不同季节红叶桃、紫叶李的光合日变化 (1)红叶桃和紫叶李以及对应的绿叶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型;(2)红叶桃和紫叶李与绿叶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均相近;(3)影响红叶桃、紫叶李和对应的绿叶品种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相近:(4)不同季节造成红叶桃和紫叶李和对应的绿叶品种出现光合午休的原因不同;(5)春季到秋季,红叶桃和紫叶李的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均低于对应的绿叶植物,但它们之间的差距不断减小。 2 不同季节红叶桃、紫叶李的光合特性 (1)红叶桃与紫叶李的Pn在春季和夏季均显著低于绿叶桃和绿叶李,而秋季则没有显著差异,并且两类品种间的差异不断减小;(2)红叶桃和紫叶李的表现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在春季和夏季均显著低于对应的绿叶品种,秋季时红叶桃和紫叶李的表观量子效率高于绿叶品种,羧化效率与绿叶品种接近;(3)红叶桃和紫叶李的光补偿点在春季和夏季显著高于绿叶品种,秋季时则显著低于绿叶品种,光饱和点和CO_2补偿点始终高于或接近于绿叶品种;(4)光呼吸值红叶桃和紫叶李均低于绿叶桃和绿叶李。 3 不同季节红叶桃、紫叶李叶片的色素含量及比叶重 (1)红叶桃的叶绿素含量在春、秋季与绿叶桃没有显著差异,而夏季时低于绿叶桃;紫叶李的叶绿素含量春季时与绿叶李没有显著差异,夏、秋季时高于绿叶李;(2)红叶桃和紫叶李的花色素苷含量始终极显著高于绿叶品种;(3)红叶桃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绿叶桃没有显著差异,紫叶李秋季时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绿叶李;(4)红叶桃和紫叶李的比叶重始终低于绿叶品种。 4 不同季节红叶桃、紫叶李叶片抗氧化酶系统 (1)红叶桃和紫叶李的MDA含量都极显著高于绿叶桃和绿叶李;(2)红叶桃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文光;;紫叶李硬枝扦插技术[J];安徽林业;2010年Z1期
2 湛文礼;;紫叶李秋冬扦插育苗[J];中国林业;2007年12期
3 周钦钰;;“美人”梅与其亲本果实性状观察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4 黄浦娜;周晓虎;;紫叶李在周至县的扦插繁育技术[J];陕西林业;2011年04期
5 马志波;王恭祎;;紫叶李组织培养及其移植成活率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8年03期
6 庄猛;姜卫兵;宋宏峰;马瑞娟;;紫叶李与红美丽李(绿叶)光合特性的比较[J];江苏农业学报;2006年02期
7 甘德欣;王明群;龙岳林;陈琼琳;徐斌;周晨;熊兴耀;;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刘会超;贾文庆;贾国瑞;;紫叶李花粉生活力及贮藏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9 史宝胜;卓丽环;;紫叶李叶片总RNA提取方法的改进与比较[J];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05期
10 史宝胜;卓丽环;杨建民;;光照对紫叶李叶色发育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1 许丽颖;赫玉苹;王刚;赵和祥;赵启军;郭太君;;水分胁迫对紫叶李叶片色素含量与PAL活性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2 胡晓立;王中华;李彦慧;陈东亮;冯晨静;孟庆瑞;杨建民;;NaCl胁迫对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var. atropurea)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3 崔培强;姜卫兵;翁忙玲;张斌斌;毛妮妮;;遮荫对紫叶李幼苗叶片色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11期
14 马玉玺 ,杜文义;观赏食用型红叶桃的选育[J];河南林业;2002年05期
15 马玉玺,杜文义;观赏食用型晚熟红叶桃系列新品种选育[J];山西果树;2003年04期
16 马玉玺,杜文义;观赏食用型晚熟红叶桃系列选育初报[J];西南园艺;2002年04期
17 孙在红,夏阳,梁慧敏,刘荣堂;紫叶李组织培养及快繁体系的建立[J];草原与草坪;2005年01期
18 ;晚熟红叶桃新品种─国庆红[J];河南科技;1996年03期
19 赵兰红;晚熟红叶桃——国庆红[J];中国农村科技;1996年07期
20 杜文义;我国育成观赏食用型红叶桃系列品种[J];绿化与生活;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从霞;冯晨静;王文凤;张玲玲;杨建民;;紫叶李内源激素变化和抗寒性的关系[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虹;姜卫兵;翁忙玲;;夏秋季干旱胁迫对红叶桃光合特性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A];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芮雯奕;张纪林;李淑琴;;干旱胁迫对6个树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彦慧;冯晨静;陈书明;杜绍华;李向应;杨建民;;SO_2胁迫对紫叶李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庆菊;吕福梅;沈向;;四种李属红叶树种叶片花青苷提取及稳定性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俞明亮;马瑞娟;沈志军;杜平;宋宏峰;蔡志强;许建兰;;观赏桃品系“红粉佳人”[A];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宋丽华;石雯;;银川市常见园林树木落叶物候观察及叶片变色机理[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8 鞠珍;肖云丽;李明贵;刁志娥;许永玉;;不同植物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马琳;;北京市居住区绿地植物种类及配置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10 李锋;张艳波;郑小一;计秀杰;赵晨辉;邢国杰;;抗寒红叶李新品种‘北国红'及应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宝胜;紫叶李叶色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李彦慧;李属彩叶树种耐SO_2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3 钱能志;遵义市城区城市森林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明军;梅花DNA指纹图谱的建立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猛;不同季节红叶桃与紫叶李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崔培强;夏秋季遮荫对紫叶李幼苗叶片呈色及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沙翠芸;铅胁迫对两种彩叶植物生理特性及叶色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庄红梅;干旱区七种绿化树种光合生理特性与生态作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5 张志;紫叶李紫叶碧桃叶片光合特性及色素理化性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6 王虹;夏秋季节干旱胁迫对红叶桃光合特性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吕福梅;四种李属彩叶树木叶片色素及光合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8 余旋;4种彩叶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9 齐艳玲;五种彩叶植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叶片色素及光合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10 张鹏;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调节温度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颖;天津紫叶李扦插见奇效[N];中国花卉报;2009年
2 山东 李红光;紫叶李北方秋冬扦插育苗[N];中国花卉报;2009年
3 ;山东省林木培育与树种选择方向(之二)[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4 李刚;市场看好哪些花木[N];农民日报;2003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李祥国 本报通讯员 杨亚丽 范慧;绿装素裹扮靓千里铁道线[N];人民铁道;2010年
6 杜文义;马玉玺育成观赏食用型红叶桃[N];中国特产报;2002年
7 记者 刘学东 通讯员 高举;广饶打造“绿色名片”[N];东营日报;2009年
8 记者 曹丽娟;5000余株乔灌木移出裕华路[N];河北日报;2009年
9 记者 拓玲 实习生 张飞扬 汤刚;军地互助绘出鱼水深情[N];西安日报;2009年
10 张勇 熊磊;乡村处处是新闻[N];中华新闻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