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化感效应的研究
【摘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全世界广为种植的优质豆科牧草,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草田轮作、土壤肥力改善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紫花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间作、轮作的种植方式逐渐增多。但生产中发现,紫花苜蓿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和自毒作用。研究紫花苜蓿的化感作用对建立其与农、经作物复合种植体系和培育强化感抑草品种,以及开发紫花苜蓿生物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近年来从国外引入的10个紫花苜蓿品种:德宝(Derby)、德福(Defi)、赛特(Sitel)、三德利(Sanditi)、北极星(Northstar)、游客(Eureka)、艾丽丝(Alize)、皇后(Alfaqeen)、艾格(Alegro)、金达(Jindery)为材料,采用生物检测方法测定了这些品种不同生育期地上部水浸提液对的萝卜(Raphanus sativus cv.sijihong)发芽、幼根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紫花苜蓿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和冬季再生草地上部及开花期、结荚期和冬季再生草根水浸提液中的酚类物质含量,探讨了紫花苜蓿化感效应的品种间、生育期间和器官间差异及其机理。另外,通过研究酚类物质对萝卜和多花黑麦草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比较了几种酚类物质间化感作用的差异。
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水浸提液对萝卜发芽、种子根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化感抑制的强弱存在明显品种间差异。其中,艾格、艾丽丝、三德利和德福对根和幼苗生长影响最大,表现出较强的化感作用。此外,艾格、艾丽丝还表现出明显的自毒作用。
结果还表明,紫花苜蓿不同生长时期所表现的化感作用强弱不同。其中,开花期和结荚期的化感作用明显强于苗期、分枝期和冬季再生草时期。
比较开花期紫花苜蓿的地上部和根对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紫花苜蓿根浸提液化感抑制作用的强弱次序(德宝>艾格>艾丽丝、三德利、德福、赛特、北极星>游客>皇后、金达)与地上部浸提液化感抑制作用的强弱次序(艾格>艾丽丝>三德利>德福、德宝、北极星、皇后、金达>赛特和游客)不一致。
测定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的地上部和根浸提液中绿原酸、香豆酸、羟基苯甲酸、咖啡酸和阿魏酸含量的结果表明,浸提液中含有多种酚类物质,其含量因品种、生育期和植株部位而有明显差异。
|
|
|
|
1 |
董晓宁;高承芳;李文杨;张晓佩;;紫花苜蓿根系浸提液对鸭茅的化感作用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7期 |
2 |
董晓宁;高承芳;李文杨;张晓佩;;不同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化感效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9期 |
3 |
高承芳;张晓佩;李文杨;董晓宁;;几种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品种的化感作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0期 |
4 |
杜成;张汝民;侯平;温国胜;高岩;;冷蒿挥发物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09年04期 |
5 |
;中国草地学报2008年第1~6(总第160~165)期目次[J];中国草地学报;2008年06期 |
6 |
刘秀凤;汪远伶;李关卫;冉龙香;;紫花苜蓿的引种试验及推广应用[J];科学种养;2009年10期 |
7 |
裘永良;;应广泛地种植利用紫花苜蓿发展养殖业[J];饲料博览;1989年03期 |
8 |
宋婧;;紫花苜蓿在毛乌素沙区的引种对比试验[J];中国牧业通讯;2011年08期 |
9 |
李志华;沈益新;刘信宝;于静;赵芳芳;罗涛;;开花期10个苜蓿品种水浸提液中酚酸类化感物质含量研究[J];草地学报;2009年06期 |
10 |
周其家;;种植人工紫花苜蓿草的关键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年04期 |
11 |
杨青川,郭文山,康俊梅;17个紫花苜蓿品种产量比较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04年12期 |
12 |
张荣华,蔡敦江,朱广石,万建萍;黑龙江垦区紫花苜蓿品种播期试验[J];现代化农业;2005年03期 |
13 |
孙海岩;胡成波;王洗清;;适于北方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J];新农业;2010年06期 |
14 |
程渡,彭玉梅,黎立升;“图牧一号”杂花苜蓿、“图牧二号”紫花苜蓿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J];内蒙古草业;1994年Z2期 |
15 |
李金柱;;紫花苜蓿新品种引种试验[J];宁夏农林科技;2008年01期 |
16 |
毛香全;杨泽明;;六措施提高紫花苜蓿生产综合效益[J];四川畜牧兽医;2009年11期 |
17 |
马茂华,于凤兰,孔令韶;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的化感作用研究[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
18 |
阎飞,韩丽梅,杨振明;论大豆连作障碍中有关化感作用(Allelopathy)研究的若干问题[J];大豆科学;2000年03期 |
19 |
董朝霞,沈益新;植物化感作用在饲草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草业科学;2002年01期 |
20 |
何华勤,林文雄,董章杭,郭玉春,沈荔花,梁义元,陈芳育,梁康迳;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