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产业链视角下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

靖飞  
【摘要】: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成为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标志着中国种业进入了市场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当前中国种业正处于系统转型时期,种子产业赖以生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构成种业体系的微观基础悄然发生着一场系统而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市场机制业已成为种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参与市场角逐。种子企业的竞争将直接影响到种子的配置效率,进而影响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国种业如何自我调整以适应形势,加快体制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立足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中国种业做大做强,己经引起业内人士、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如何规范和促进中国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种子产业竞争力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 种子在不同作物之间的区别较大,有关中国种子产业的政策设计在不同作物之间也有显著区别,将整个种子产业放在一起研究,不能很好地揭示种子产业发展的本质。基于此,本研究专门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详细、系统地研究,提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这既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一又凸现了论文选题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研究包括导论在内共九章内容。导论部分,论文对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框架进行了系统阐述,是统领全篇的总括性章节。论文第二章对产业链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为本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论文第三章回顾了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第四章开始到第六章按照产业链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子经营三个环节,主要分析研究了每个产业链环节的构成、特征、经营主体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论文第七章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进行分析,使用了DEA效率模型分析了江苏省农业部颁证企业与全国上市公司的效率差异以及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内部的效率差异,建立了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第八章以种子产业体系为基础,研究水稻种子产业链外部因素对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计量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经过几年市场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得到完善,政府部门正着手将种子作为一项单纯技术转变为一项独立产业来培育,由过去以“管”为主,转变为行政管理与事业服务融为一体;由过去生产和科研两个体系运转,转变为种子产业一盘棋,通过行政、市场、经济、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市场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种子产业市场化改革,吸引了诸多社会资本进入,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集中度还较低,企业数目远高于理论数目,市场竞争还很激烈。为了在种子产业中站稳脚跟,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正按照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原来脱节最为严重的水稻品种选育环节,市场化方向已经初具雏形,国有科研机构设立附属于自己的种子企业,对水稻育种科研机构进行市场化改革尝试,部分实现了水稻品种市场价值,激发了育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种子企业通过自设科研机构,或者与国有科研机构联合,向国有科研机构注资,开始涉足品种选育环节。品种选育环节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发展已经初露端倪。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开始分化,“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正在逐渐成型,其综合实力在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农业部颁证的一体化企业正向种业“航空母舰”方向发展。原来单纯为其他种子企业代工制种的企业,在江苏省劳动力价格以及耕地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下,受制于预约制种方和制种农户,企业竞争力在削弱。与其境遇不同的是纯种子经营企业,尽管综合实力与其他企业还无法相提并论,但是通过市场化运作,表现出较强的市场逐利能力。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是脱胎于计划管制时期的产物,品种权的市场化转让切断了其品种来源,目前主要通过生产不需要品种选许可的品种,企业竞争力也在逐步下滑。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的发展战略要立足于改革,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鼓励和支持企业改革,通过整合、兼并和重组等方式向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提高大型企业对种子产业的整合力,迅速建立起江苏省水稻种子企业“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第二,彻底改革国有水稻品种选育机构,改变目前国家与社会资本同步开展育种科研工作的现状,积极向以种子企业为主体的育种科研主体结构转变,结合江苏省区域自然特征,建立区域性的商业育种机构;第三,完全实现政府行为的市场化改革,彻底改革原有不适应种子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法律制度约束,充分发挥种子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作用,政府机构立足于服务与市场监管,为种子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市场调节企业行为,政府行为作为必要的补充。政府角色要坚持准确到位,种子企业在种子产业发展中要合理定位,相关企业要适时进位,形成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合理的竞争环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春梅;;江苏高投遭遇体制壁垒[J];英才;2011年04期
2 李冰;;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我国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11期
3 黄立军;孙树栋;;制约宁夏马铃薯产业链的关键因素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4 陈同义;王中坤;;打造千亿产业链 创建千秋大事业——潍坊市畜牧业经济领先全国快速发展纪实[J];山东人大工作;2011年01期
5 任洁;入世后中国外贸增长特点与增长方式的转变[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王新海;;发挥优势“六动”并进做强食用菌产业[J];食用菌;2006年02期
7 陈常国;朱庆纪;;拉长产业链条 健全服务体系 三庄镇做大苹果文章[J];山东农机化;2006年05期
8 魏才;;动漫产业:中国企业如何虎口夺食?[J];中国外资;2006年07期
9 蔡八弟;;动漫产业的博弈[J];经营管理者;2006年08期
10 段迎春;曾倩;;培育龙头企业群,推进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1 陈召华;;明确定位 科学规划 产业链招商凸显宁波化工区优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综合版);2006年10期
12 南枫;何久庆;;延安地区产业发展研究[J];西安金融;2006年09期
13 袁炜;;巴东柑橘产业现状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6期
14 谢斌;吕静怡;;七大因素推动动漫产业发展[J];电影评介;2008年01期
15 文华成;杨新元;;生猪产业链的经营组织模式优化[J];生态经济;2008年01期
16 刘钢;;内容是核心 渠道是关键——关于我国新媒体产业链的相关问题与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08年02期
17 徐虹钗;;论福建省茶叶产业结构优化[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8 张学光;;利乐的H型战略[J];乳品与人类;2008年02期
19 青先国;;新农村建设必须有现代农业的产业支撑——评《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6期
20 岳芃;;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章;王超;;用农村知识化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林玮;;电影全产业链的发展路径与京津冀互动实践——以中国电影集团为个案[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赵荣钦;黄贤金;;基于能源消费的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江苏铁道科技》征文启事[A];江苏省铁道学会2009年度获奖论文专辑[C];2009年
5 崔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动态变化研究[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冉;;江苏省城市化战略回顾与差异化发展策略探讨[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江苏印染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A];徐谷仓论文精选[C];2008年
8 袁勤俭;;江苏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江苏省保险学会农业保险发展研究课题组;;江苏农业保险体制的构建与完善[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孙慧斌;章建华;;充分利用桑芽 延伸蚕桑产业链 走蚕业发展新路[A];华东·华中地区第十二次蚕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靖飞;产业链视角下江苏省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李丽敏;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3 胡国平;产业链稳定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苏建兰;云南松茸产业链经济学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吴小巧;江苏省木本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6 洪霞芳;中国兔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黄雪飞;生态视域下专用汽车设计产业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余国新;新疆果农在水果产业链中的纵向协作选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王伟伟;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10 孟鑫;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林;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郑久坤;黟县茧丝绸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3 陈霞;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6年
4 肖红军;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宋斌;湖南省银行卡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李岗;江苏省稻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特征及新型稻田除草剂LGC-42153应用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缪小玲;城乡交错地区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圣英;拓展江苏省入境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杨勇;港口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动力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陈群;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现状和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施耀花 实习生 高小青;我市支柱产业发展研究取得成果[N];白银日报;2006年
2 朱勇;产业链扩张 汇成强音[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克勤;让农民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鹿慰;投资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N];消费日报;2004年
5 记者 李犁;云南省产业发展研究会成立[N];云南日报;2007年
6 丁和平;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院将在江苏盐城建成[N];中国建设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黄天香 蓝讯;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自然资源开采国之一[N];中国改革报;2004年
8 ;中关村研发产业发展研究[N];北京科技报;2000年
9 一梅;紧扣产业链条转型中国保健品营销时代[N];国际商报;2005年
10 董柏生;科学拉长产业链条[N];焦作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