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属(Capsicum)栽培种种间杂交及其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摘要】:
辣椒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蔬菜之一,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辣椒属(Capsicum)栽培种(C.chinense,C.frutescens,C.baccatum和C.pubescens)具有许多优异性状,如对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抗性和耐寒性等。为有效地利用这些优良性状来改良我国的C.annuum,本文首次在国内对辣椒属几个栽培种进行了核型分析和种间杂交,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杂交亲和性,同时获得了两个组合的种间杂种F_1,并通过形态学、同工酶电泳和细胞遗传学观察对其进行了鉴定,并且进一步通过回交和自交获得了其衍生后代。具体结果如下:
1.辣椒属白花组栽培种的核型分析
本研究对辣椒属白花组的四个栽培种C.annuum,C.chinense,C.frutescens和C.baccatum进行了核型分析及比较,四个基因型(栽培种)的核型公式分别为:苏椒5号(C.annuum)2n=2x=24=22m+2st、P1439487(C.chinense)2n=2x=24=22m+2st、YN01(C.frutescens)2n=2x=24=2sm(SAT)+22m、P1241679(C.baccatum)2n=2x=24=20m+2st+2t,核型类型均属2A型。其中来自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YN01(C.frutescens)的核型为首次报道。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初步认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来自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YN01(C.frutescens)的核型相对其它三者较原始,并由此推测中国云南西双版纳也是辣椒的起源地之一。
2.辣椒属栽培种种间杂交及杂种鉴定研究
通过辣椒属5个栽培种(C.annuum,C.chinense,C.frutescens,C.baccatum和C.pubescens)种间正反杂交试验,获得了3株C.baccatum×C.chinense(H_(bc))和7株C.annuum×C.chinense(H_(ac))种间杂种植株。除H_(ac-7)单株表型异常外,其他杂种F_1植株均生长正常。H_(ac)、H_(bc)花粉可染率分别为13.9%和23.8%,显著低于其双亲。同一组合内单株间花粉育性、形态性状和同工酶电泳图谱表现一致,形态学、过氧化物同工酶与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均验证了种间杂种的真实性。最后对辣椒属五个栽培种间的杂交障碍及其克服方法进行了讨论。
3.辣椒属种间杂种Capsicum.annuum×C.chinense,C.baccatum×C.chinense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本文对辣椒属种间杂种C.annuum×C.chinense(H_(ac))和C.baccatum×C.chinese(H_(bc))的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是H_(ac)和H_(bc)在终变期和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公式分别为0.82Ⅰ+3.92环状Ⅱ+3.78棒状Ⅱ+0.32Ⅲ+1.08Ⅳ+0.12Ⅴ+0.22Ⅵ和3.59Ⅰ+1.37环状Ⅱ+2.63棒状Ⅱ+1.27Ⅲ+0.80Ⅳ+0.45Ⅴ+0.10Ⅵ+0.14Ⅶ+0.10Ⅷ;在杂种F_1中还观察到大量的异常减数分裂现象,包括:染色体桥、染色体滞后、微核以及多分体,这些异常现象从细胞遗传学角度证明了杂种的真实性。另外,鉴于H_(ac)和H_(bc)具有一定育性,因此,通过种间杂种多代回交可能能够转移外源有用基因到C.annuum基因池中,以改变目前国内辣椒育种遗传基础狭窄的局面。
|
|
|
|
1 |
向素琼;梁国鲁;洪棋斌;刘朝吉;;红江橙天然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核型比较[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
2 |
刘庆华;王奎玲;刘庆超;王玮;王媛;;美丽胡枝子核型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3 |
周群;邹建丘;陈家春;;山麦冬属2种药用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分析[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4 |
姜胜华;刘红;杨力;林赠华;宋国齐;陆伟;孙峰;王信峰;张建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
5 |
吴玲;张霞;马淼;王绍明;;新疆独尾草属植物的核型分析[A];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
6 |
邵细琴;;猫叫综合征二例报告[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四届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论文专辑[C];2008年 |
7 |
杨爽;王锦;王甜甜;杨树华;葛维亚;郭宁;葛红;;弯刺蔷薇和疏花蔷薇天然群体的核型分析[A];2008年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操作与遗传改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
8 |
王小荣;邓剑霞;李津津;;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效应及生殖关系的探究[A];中国遗传学会“发育、遗传和疾病”研讨会论文汇编集[C];2007年 |
9 |
齐漫龙;阮强;王岳平;王珺;;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结果分析[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
10 |
赵西宁;王文和;郝培;;百合6个品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A];2010中国球根花卉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