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胺苯磺隆降解菌SW4的分离、降解途径及其应用研究

顾立锋  
【摘要】:胺苯磺隆(Ethametsulfuron-Methyl)是美国杜邦公司成功开发的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它具有杀草谱广、活性高、选择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快速降解,使得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对后茬作物及水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农药残留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特点,而且经济实用、操作简便,目前已成为去除农药残留污染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以南京菜园黄棕壤为研究材料,从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两个方面探讨了除草剂胺苯磺隆对旱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毒性效应。并运用富集驯化的方法从长期受胺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了三株对胺苯磺隆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细菌,并对这三株细菌进行了鉴定,对其中降解能力最高的菌株SW4更是研究了其生长特性和对胺苯磺隆的降解特性,对于SW4降解胺苯磺隆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进行了鉴定,并在此基础上推断了胺苯磺隆在SW4作用下的代谢途径。进一步研究了SW4的粗酶液对于胺苯磺隆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此外还在实验室内模拟田间环境,建立了水体和土壤中低浓度胺苯磺隆的生物检测技术,并运用此技术研究了降解菌剂SW4在水体和土壤中对低浓度胺苯磺隆残留的降解效果。本试验结果为建立有效的胺苯磺隆污染预警指标体系、环境质量评价和胺苯磺隆降解菌剂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研究所获的主要结论如下: 采用传统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胺苯磺隆对菜园黄棕壤好气性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固氮菌数量的影响及对土壤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高浓度的胺苯磺隆才表现出对土壤细菌的抑制,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在4周后就可以解除。胺苯磺隆能刺激真菌的数量,特别是在施药后1周时刺激作用显著。胺苯磺隆对放线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即使是正常施用量(即10μg kg~(-1)干土),抑制率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处理30d的时候,只有低浓度处理土壤的放线菌数量得到恢复,其余的土壤仍处于被抑制状态。从毒理学角度来说,正常使用量的胺苯磺隆对放线菌的影响是短期的,但是随着浓度的增加,潜在的威胁就增大。该除草剂对固氮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总的来说,胺苯磺隆以正常田间施用量(10μg kg~(-1)干土)施用时,没有观察到对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和真菌具有实质性危害,对放线菌和好气性固氮菌有一定的影响。 土壤酶学研究结果表明:胺苯磺隆低于正常使用剂量(10μg kg~(-1)干土)时在初期(7d)能显著抑制土壤脲酶,而高剂量组则是先刺激后抑制。而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低剂量时先刺激后抑制,而高剂量则始终处于抑制状态。土壤脱氢酶对胺苯磺隆的反应总体上表现为先轻微抑制(7d),随后(14d)具有刺激作用,最后恢复(50d)。酸性磷酸酶与土壤蔗糖酶在各个剂量水平上都处于被抑制状态上,而且在第7d两者的抑制率都与胺苯磺隆的剂量呈很好的logister回归关系。 从胺苯磺隆除草剂生产企业生产车间表层泥土中分离筛选到三株对胺苯磺隆具有较高降解效率的细菌,编号分别为SW1、SW2、SW4,均能以胺苯磺隆为唯一氮源但不能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经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W1和SW4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SW2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 sp.)。进一步将其中降解效率最好的菌株SW4与相近的模式菌株进行DNA-DNA同源性分析,发现菌株SW4与模式菌株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IAM1439的同源性达到93.79%,因此将这一菌株命名为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SW4。SW4对复合磺胺、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及链霉素具有很好的抗性。SW4对胺苯磺隆的降解效率最好,一周内对100mg L~(-1)胺苯磺隆的降解率可以达到84.6%,而且在500 mg L~(-1)胺苯磺隆的M9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透明圈。 对胺苯磺隆降解菌株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SW4的生长特性与降解特性作了详细的研究。发现SW4在C/N 2-8范围内生长都较好,以C/N 8生长最好,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有机氮,其中有机氮以蛋白胨为最好。通过对其他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降解谱试验后发现,SW4可以利用胺苯磺隆、烟嘧磺隆、吡嘧磺隆、甲磺隆、噻磺隆、为唯一氮源生长,却不能利用苯磺隆、氯磺隆、氯嘧磺隆。SW4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8,菌株生长与装液量成负相关。静息细胞在25℃时对胺苯磺隆降解效果最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显著影响降解效果。静息细胞在pH值6-10范围内对胺苯磺隆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环境pH<5时显著抑制静息细胞的降解活性。 运用HPLC和LC-MS的手段分析了菌株SW4在以胺苯磺隆为唯一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代谢胺苯磺隆时产生的代谢物,在对代谢物结构的分析基础上推测了SW4降解胺苯磺隆的途径,结果表明SW4降解胺苯磺隆时存在两条代谢途径,其中一条为胺苯磺隆的脲桥断裂;另一条为胺苯磺隆的三嗪环侧链发生N-脱甲基作用,生成N-脱甲基胺苯磺隆,继而发生O-脱乙基作用,生成N-脱甲基-O-脱乙基胺苯磺隆,最后发生三嗪环的开环及其他作用后生成了methyl 2-[[[[[amino[(aminocarbonyl)imino]methyl]amino]carbonyl]amino]sulfonyl]benzoate。 以反应前后胺苯磺隆降低量为依据,建立了菌株SW4胺苯磺隆水解酶粗酶酶促反应体系,酶的定域试验表明该酶存在于菌株SW4的细胞膜内,不受底物胺苯磺隆的诱导。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8.0,最适反应温度为37℃,稳定性试验表明该酶在pH7.0时最稳定,在pH<4.0或pH>10.0时都不稳定,容易失活;温度越高,酶越容易失活,当温度高于30℃时酶的稳定性明显下降,温度高于50℃时酶活力在3h内完全丧失。金属离子中1mM的Hg~(2+)、Cu~(2+)对酶活有显著的抑制效应,Mg~(2+)、Mn~(2+)、Fe~(3+)、Li~+对酶活有促进作用;SDS显著抑制胺苯磺隆水解酶活,1mM的金属螯合剂EDTA对酶活没有影响,但是当其浓度提高到10mM时对胺苯磺隆水解酶产生强烈的抑制效应,抑制率达到42.8%。 对于低浓度的胺苯磺隆残留可以应用敏感植物-玉米鲜根重测试。对于水体样品采用砂培4d后的玉米根鲜重测定,其回归方程为y=4.1399+0.9694x,R=0.9902。对于土壤样品可以采月土培15d后的玉米根鲜重测定,其回归方程为y=3.8692+1.4437x,R=0.9687。 SW4在降解土壤中高浓度的胺苯磺隆时,其降解作用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5d内,土著微生物与SW4的联合降解要高于它们单独降解胺苯磺隆的能力。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中性或弱碱性土壤pH可以促进SW4对胺苯磺隆的降解,适当的土壤含水量对SW4降解胺苯磺隆也很重要,含水量过低(<5%)或淹水条件都会显著降低其降解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志凤;张佳;;胺苯磺隆在冬油菜田除草中的药害及对策[J];农技服务;2005年11期
2 周小毛,柏连阳,黄柯程,卜小莉;天然芸苔素内酯减轻胺苯磺隆对水稻药害的作用[J];杂草科学;2003年01期
3 刘曙照,袁树忠,戴忠军,钱传范;胺苯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对玉米的药害研究[J];农药;2000年11期
4 唐根云;胺苯磺隆“后效应”对移栽水稻影响的观察[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年05期
5 吴志凤;张佳;;胺苯磺隆在冬油菜田除草中的药害及对策[J];农药市场信息;2005年23期
6 朱凤和,吴国志,刘立岩,段云龙,赵剑晴;胺苯磺隆防除油菜田杂草技术[J];农药;2000年04期
7 周小毛,柏连阳,陈桂华,谭辉华,申雄兵,刘孝琨;5个水稻品种对胺苯磺隆的敏感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周小毛,柏连阳,刘雪源,任新国,李双祁,卜小莉,黄柯程;天然芸苔素内酯缓解胺苯磺隆对后茬水稻药害的作用机理初探[J];农药学学报;2003年01期
9 肖家浩,李大勇,高军;25%胺苯磺隆防除油菜田杂草示范总结[J];湖北植保;1994年02期
10 袁军,陈杰,徐小燕,王永华;丙酯草醚和胺苯磺隆混用配方的室内筛选[J];杂草科学;2004年01期
11 张瑾;司友斌;;腐植酸对除草剂胺苯磺隆在红壤中淋溶迁移的影响[J];腐植酸;2010年05期
12 宁伟文,刘海燕,朱国维;胺苯磺隆·草除灵·噁唑禾草灵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3年04期
13 刘祥英,柏连阳;DA-6缓解胺苯磺隆对后茬水稻伤害的作用[J];现代农药;2005年03期
14 ;四川禁用绿磺隆、甲碘隆和胺苯磺隆[J];农药市场信息;2000年01期
15 徐同云;谢洪生;;水稻胺苯磺隆药害及消除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2期
16 张仕刚;对后茬作物有影响的除草剂要慎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年02期
17 吴志凤;;胺苯磺隆的药害情况与合理使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7期
18 王健;钱晓钟;花日茂;唐俊;;胺苯磺隆在环境水体中的光化学降解[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19 朱文达;25%胺苯磺隆WP防除油菜田杂草的效果[J];湖北植保;2003年04期
20 熊伟;柏连阳;周小毛;;赤·吲乙·芸解除胺苯磺隆对玉米药害的研究[J];江西植保;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宝玉;姜桂珍;张泉;陈家瑞;;CO_2浓度倍增对不同代谢途径植物超微结构的效应[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沈杰;张怡;;犬尿氨酸代谢途径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赖力;郝海平;王广基;刘乙潼;;人参皂苷Rh1体内外代谢途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司红彬;曾振灵;刘迎春;贺利民;丁焕中;杨帆;;乙酰甲喹在猪体内的代谢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袁毅范;周洪斌;梁运;李华;;胺苯磺隆钠盐制备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侯嵘;陈轶渊;金元杰;林娟;;麻疯树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JcPSY的克隆及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7 梁宇和;余雅梅;王晓君;董宇辉;苏晓东;;枯草杆菌组氨酸降解代谢途径相关酶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董克园;李靖;凌泽红;孙伟;何林;;3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比较[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9 刘本叶;叶和春;李国凤;;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代谢工程[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胡子豪;励建荣;;影响香菇甲醛代谢的物质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立锋;胺苯磺隆降解菌SW4的分离、降解途径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王薇;产絮菌合成生物絮凝剂特性及絮凝成分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许敬亮;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镇达;Pseudomonas putida ZWL73降解4-氯硝基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6年
5 张俊杰;Pseudomonas sp. WBC-3菌株分解代谢4-硝基酚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6年
6 曾永篪;姜黄的化学成分及去甲氧基姜黄素大鼠体内代谢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7 夏循礼;植物异黄酮代谢途径分子进化与系统分类学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杨瑞仪;青蒿素生物合成在天然及人工模拟环境中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孙联文;抗银屑病相关药物及化合物对花生四烯酸系统中5-脂氧合酶代谢途径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10 邵铁娟;假单胞菌菌株HF-1的尼古丁代谢途径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坤;降解胺苯磺隆的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瑾;除草剂胺苯磺隆在土壤中的淋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3 周小毛;天然芸苔素内酯减轻胺苯磺隆对后茬水稻伤害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贺志红;降解胺苯磺隆微生物的筛选、纯化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李伟波;降解胺苯磺隆真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6 黄巍;胺苯磺隆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7 熊伟;赤·吲乙·芸保护玉米免受胺苯磺隆伤害的作用及其机理[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8 毛朝晖;芸苔素内酯保护玉米免受胺苯磺隆伤害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健;胺苯磺隆在水环境中的光化学降解[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10 柏海玲;胺苯磺隆降解菌F12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 方圆 水清;油菜胺苯磺隆药害[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2 水清;冬闲在油菜田施用的安全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3 高鑫;遗传操作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甲醛研究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4 黄橙;细菌或可扮演生物燃料主角[N];中国石化报;2008年
5 记者  范建;中外学者首次揭示植物代谢奥秘[N];科技日报;2006年
6 沈英甲;基因能像“标准件”一样被组装吗?[N];科技日报;2007年
7 李标 唐坤 舒坤贤;声波刺激可提高铁皮石斛组培苗多糖含量[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黄橙;细菌能变石油?[N];科技日报;2008年
9 驻沪记者  张莉;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力推我国药物创新[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张洪让;犬猫临床用药的处方原则[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