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特定腐败菌及靶向抑制研究

胡萍  
【摘要】: 低温肉制品因其特有的营养成分和组织结构,如脂肪、蛋白质含量丰富、肉质鲜嫩,风味浓郁,很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未来肉制品发展的方向。但低温肉制品水分活度较高,pH值也相对较高,加之在加工过程中灭菌不彻底,在后期的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一旦条件适宜或受到污染,产品中残留的细菌就会迅速地生长繁殖,导致产品腐败,产生诸如褪色、出水、出油、发黏、风味差、胀袋等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如何延长低温肉制品的货架期,是摆在许多肉制品生产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以低温肉制品腐败微生物控制技术为核心的品质控制技术和综合保鲜技术研究,成为低温肉制品研究与产业化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DNA指纹图谱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结合传统的微生物分离技术,以典型低温肉制品—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为代表,分离、鉴别其中的主要腐败微生物菌相,揭示低温火腿切片中特定腐败菌(SSO)的动态消长规律,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机制;对产品中腐败菌相的形成加以确切阐述,建立快速准确地确定低温肉制品中特定腐败菌的方法及主要污染源追溯方法,确定关键质量控制点(CCP)。并进一步研究应用生物保护菌靶向抑制低温肉制品中特定腐败菌的生物效应;最终,为低温肉制品的生产、贮藏和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贮藏特性研究 对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的贮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初始pH值为6.42,A_w值为0.982,蛋白含量16.8%,脂肪含量3.3%,水分含量70.3%,初始菌数为10~2~10~3CFU/g。产品很容易腐败变质。产品在贮藏过程中,pH值呈下降趋势,TVB-N值和可溶性蛋白呈上升趋势,L~*值下降,a~*、b~*值上升,A_w值、脂肪含量及TBARS值变化不明显。 贮藏温度对产品质量和货架期影响显著,低温可以延长产品货架期。产品腐败表现为:腥臭味,酸腐味,颜色淡泊无光泽,质地松散无弹性,出水,产黏和产气。腐败胀袋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此外还含有乙醇等醇类物质、乙酸等挥发性酸类化合物。 贮藏期间,微生物达到的最大菌落数量为10~8CFU/g,以此为指标判断产品的货架期与感官判断一致。乳酸菌是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中的主要微生物,其次是肠杆菌科菌、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微球菌占少数,产品中有酵母菌污染。 2.产品贮藏期间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及主要腐败菌菌相分析 采用DGGE技术和传统微生物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探讨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中污染细菌的多样性和贮藏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分离、鉴别其中主要的腐败菌菌相。结果表明,产品贮藏初期污染微生物具有很高的多样性,但贮藏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少数特定腐败菌生长占优势,它们具有很强的生长竞争力,抑制了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造成产品质量劣变的特征性腐败。 两种方法结合共分离出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中主要腐败菌,它们分别代表: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明串珠菌属的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和非培养的明串珠菌(Uncultured Leuconostoc sp.) 3.腐败菌对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的质量影响 通过分析腐败细菌产生腐败现象的腐败潜能和其产生腐败代谢产物的活力,研究导致产品腐败的微生物效应。结果表明: 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利用肉基质中的葡萄糖进行异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乙酸、丙醇、丁醇,并分解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造成TVB-N值升高。是造成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空皮”,出水、“胀袋”、结构松散、颜色灰白等腐败现象的特定腐败菌。 清酒乳杆菌清酒亚种(Lactobacillus sakei subsp.sakei)优先发酵肉制品中的糖类产生乳酸、乙酸等酸性物质,造成pH值下降;产生黏多糖(葡萄糖-半乳糖多聚糖),形成黏液;生成酪胺、腐胺等典型腐败物质,产生腐败味。是造成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发酸变味、发黏起丝等腐败现象的特定腐败菌。 弯曲乳杆菌蜜二糖亚种(Lactobacillus curvatus subsp.melibiosus)优先发酵肉制品中的糖类产生乳酸、乙酸、乙醇等物质,产生黏多糖(葡萄糖-半乳糖多聚糖),并产生大量尸胺、腐胺、酪胺等典型腐败物质。是造成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发酸变味、发黏起丝、颜色暗淡、腐败臭味的特定腐败菌。 4.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差异性分析 运用DGGE技术分析烟熏火腿切片加工过程中主要生产关键环节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通过比较各个污染环节微生物种群的差异,得出它们与产品中主要腐败菌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中主要腐败菌来源于原料肉。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污染的环节是滚揉和热处理后的冷却过程。 防腐剂使用不当会给产品带来安全隐患。 5.生物保护菌对特定腐败菌的靶向抑制作用研究 评价运用清酒乳杆菌B-2(Lactobacillus sakei B-2)作为生物保护菌对延长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在4℃贮存货架期的作用。通过描述微生物在肉制品低温贮藏期间的动态变化过程,阐述生物保护菌与抑制目标菌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接种清酒乳杆菌B-2 5.91±0.04 log_(10) CFU/g,于4℃贮藏,货架期为35 d,对照样货架期为15 d。使用生物保护菌L.sakei B-2抑制了低温肉制品中的主要腐败菌清酒乳杆菌(L.sakei)弯曲乳杆菌(L.curvatus)和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ssenteroides),但是不能完全抑制非培养的明串珠菌(unculturedLeuconostoc)。 应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清楚地阐明了生物保护菌对目标菌的抑制效果。PCR-DGGE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以直观、准确地分析生物保护菌应用于延长低温肉制品货架期,微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更好地了解生物保护菌与目标菌之间的靶向抑制作用有利于生物保护菌在肉制品中的正确应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轶欣;王玉田;;低硝灌肠制品腐败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3期
2 董庆利;高翠;王文瑛;;冷却猪肉中优势腐败菌致腐能力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5期
3 黎园园;董庆利;梁娜;熊成;;解冻猪肉中优势腐败菌致腐能力研究[J];食品科学;2011年05期
4 马龙;丁李倩;曾卫国;许晖;张斌;;溶菌酶对烧全鸡优势腐败菌抑菌性能研究[J];食品科技;2012年01期
5 赵文红;林慧珍;陈海光;张静子;韩珍;;冰鲜鸭优势腐败菌的鉴定[J];现代食品科技;2012年07期
6 黄林;陈全胜;张燕华;毕夏坤;许慧;赵杰文;;冷却猪肉优势腐败菌分离鉴定及致腐能力测定[J];食品科学;2013年01期
7 关统伟;赵辉平;张凤芳;张丽珠;彭茶琼;;传统豆腐干中主要腐败菌的分离及其系统发育[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3年04期
8 陈婷婷;王阳光;宋茹;;陈醋对虾、蟹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4年05期
9 陈婷婷;王阳光;宋茹;;天然调味料对鱿鱼腐败菌的抑菌作用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吴建军;周彩华;;冷藏养殖大黄鱼细菌相组成和优势腐败菌鉴定[J];水产学报;2006年06期
11 李苗云;杨向莹;张秋会;赵改名;黄现青;高晓平;柳艳霞;;冷却猪肉中特定腐败菌生长动力学参数的分析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年02期
12 曾晓房;林惠珍;邝智祥;唐秀山;白卫东;;冰鲜肉中腐败菌的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13 许振伟;李学英;杨宪时;郭全友;姜朝军;;海水鱼优势腐败菌腐败能力分析[J];食品与机械;2011年04期
14 侯宇;闫跃龙;冯杉杉;王贺祥;张国庆;;香菇超高压保鲜中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15 李洁;孙姝;朱科学;彭伟;周惠明;;半干面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J];食品科学;2012年05期
16 袁春红;张庆;向文良;钟小廷;贾碧洪;李可;林凯;林洪斌;;豆腐干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腐败特性分析[J];食品科技;2014年01期
17 赵丽珺;谢晶;冯淑娇;乔丽君;;冷却猪肉中产蛋白酶腐败菌的分离鉴定[J];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07期
18 章志超;桂萌;李平兰;;鱼源特定腐败菌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14年03期
19 李学英;许钟;杨宪时;郭全友;;大黄鱼腐败菌腐败能力分析与特定腐败菌鉴别[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0 许振伟;许钟;杨宪时;郭全友;李学英;;大黄鱼中复合腐败菌腐败能力的分析[J];食品科学;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亚军;雷晓凌;谢主兰;钟敏;刘唤明;;冷鲜虾仁中的三种特定腐败菌的品质动力学研究[A];广东省食品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13年
2 郭海英;许喜林;;豆浆中腐败菌的分离与抑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潘子强;李梅;李琳;沈志华;;冷藏脆肉鲩鱼特定腐败菌的噬菌体分离及其抑制腐败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裴家伟;孙兰芳;王雪静;张柏林;;EDTA对羊肉腐败菌的影响[A];2007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秋勤;徐幸莲;周光宏;;分离鉴定托盘包装生鲜鸡中腐败菌[A];第二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萍;真空包装烟熏火腿切片特定腐败菌及靶向抑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肖香;肴肉微生物多样性与特定腐败菌控制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振伟;冷藏鱼类腐败菌腐败能力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2 林惠珍;冰鲜鸭优势腐败菌的分析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郭光平;烧鸡腐败菌菌相分析及保鲜技术的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4 张海云;牙鲆优势腐败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鲜度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王庆丽;养殖大黄鱼和海水鲈鱼冷藏过程中特定腐败菌的鉴别[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胥亚夫;冷藏牙鲆中主要腐败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高志武;PCR技术应用于啤酒腐败菌的快速检测[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崔正翠;大菱鲆腐败菌生长动力学和货架期预测[D];上海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宁;冷却羊肉腐败菌菌相变化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10 李除夕;豆腐特定腐败菌研究及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哪些人适宜喝酸奶[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2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范志红;鱼干、肉干要少吃[N];健康时报;2006年
3 郭自伟;饮用酸奶有讲究[N];中国矿业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