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3′非翻译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黄连素调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

蒋华新  
【摘要】:目的:黄连素(Berberine,BBR)作为一种新型降胆固醇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已探明BBR是通过作用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序列发挥功能,BBR是通过增加LDLR mRNA的稳定性,延长LDLR mRNA的半衰期,进而增加LDLR的表达,表现为很好的降胆固醇作用。研究表明,LDLR基因的3′-UTR区5′端一个1100bp的片段是BBR作用的靶点。但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对BBR的降胆固醇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本实验旨在于探讨LDLR 3′-UTR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并且进一步明确LDLR 3′-UTR区的SNPs对BBR调节LDLR表达的影响。 方法收集113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试验组(EG组),120例血脂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HC组),采集外周静脉血3ml测定血脂水平,5ml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于提取基因组DNA,并采用PCR直接测序的方法对LDLR 3′-UTR区的1100bp目的片段进行SNP分析;另外,本研究依据人群中SNP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情况将LDLR 3′-UTR的多态性分成5种不同的基因型(TypeⅠ、Ⅱ、Ⅲ、Ⅳ、Ⅴ),并构建了携带不同基因型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Luc-UTR),转染HepG2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分析方法检测BBR作用12h后pLuc-UTR的活性变化,进而探明不同基因型对于BBR作用效果的影响。 结果研究人群的LDLR 3′-UTR检测到G44243A、G44332A、C44506G、G44695A、C44857T及A44964G 6个SNP位点,没有发现其它的SNP位点。根据基因频率分布分成TypeⅠ、Ⅱ、Ⅲ、Ⅳ、Ⅴ5个类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型频率对血脂水平没有影响(P0.05),携带有不同SNP基因型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在BBR作用后LDLR基因表达明显增加,但是携带不同SNP基因型的报告基因表达增加程度相似,因此,LDLR 3′-UTR区的SNP位点对BBR上调LDLR基因表达没有影响。 结结论 1.在研究人群中,LDLR 3′-UTR的基因型频率对血脂水平没有影响; 2. LDLR 3′-UTR区的基因型频率及其分布的遗传性变异并不能影响BBR对 LDLR表达的上调作用,此可为临床使用黄连素进行高脂血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莉;王绿化;;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放射性损伤[J];癌症进展;2008年02期
2 季鑫;高春芳;;TGFβ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J];现代免疫学;2009年02期
3 李义,吴国栋,左瑾,孟雁,方福德;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筛查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夏天保,毕新岭,缪明永,顾军,李素玲;上海地区汉族健康人群PAF乙酰水解酶基因4号外显子275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性[J];临床检验杂志;2005年04期
5 郭义峰,谭建明,李荣宇,刘三震,李瑶,应康,谢毅,毛裕民;寡核苷酸芯片在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25期
6 宋卫华,朱俊明,党爱民,吕纳强,刘国仗,惠汝太;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1575G/A和-1059G/A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6期
7 柯杨;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的遗传易感[J];中华肿瘤杂志;2002年02期
8 叶冬青,尹婧,李向培,张国庆,张永青,王茜,刘慧慧;安徽汉族人群PDC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9期
9 古宏标;黄玮俊;李彩霞;陈素琴;胡彬;王一鸣;;我国正常汉族人群Fcα R1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12期
10 马厚勋;牛永红;李章勇;谢正祥;;汉族人群一氧化氮合酶基因三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静息心率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6年06期
11 孙玲玲;褚迅;;上海地区汉族人群IL-17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2 杨春香;史进方;顾国浩;;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在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研究中的应用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3期
13 喻银;肖红梅;杜娟;李汶;曾铭华;唐亭亭;唐雪梅;;LRP-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07年04期
14 席素雅;韩雅玲;;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特点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沈阳部队医药;2007年03期
15 鲁智勇;金丽威;牛振民;袁文涛;沈小雁;薛峰;郑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oll样受体9基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12期
16 任卓;樊军卫;周崇治;裘国强;贺林;彭志海;;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易感性相关[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09期
17 亓涛;王前;郑磊;杨红玲;包杰;;IL-18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宫颈癌相关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8 周韶璋;朱伟良;李明英;李虹义;张积仁;;IL-10-108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我国胃癌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19 李奕平;张瑛;李显丽;邓德耀;徐波;陶文玉;;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0 赵玉琼;姚春涛;刘亚千;黄丽洁;赵亚力;赵权;陈华;;我国特有三个小型猪品系PPARα基因的多态性分析[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涓;;SIRT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武汉地区汉族人群超重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武淑兰;李渊;;DNMT3B基因启动子-149位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高英堂;刘娟娟;杜智;王伟丽;刘彤;王毅军;杨斌;;IL-10、ALDH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病的相关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庆辉;王金花;黄秀峰;林朝文;杨园园;吴联滔;吴玉梅;;MMP1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广西百色地区壮族人群中的分布[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5 陈磊;郭亦杰;周继鹏;李慕朋;王英;李元建;陈小平;;中国汉族人群DDAH1功能性SNP的研究及对ADMA代谢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6 余爱荣;辛华雯;刘慧明;吴笑春;李罄;;中国肾移植患者钙蛋白酶10基因多态性与移植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7 刘娟娟;高英堂;杜智;杨斌;经翔;王毅军;王凤梅;刘彤;;IL-10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感染后疾病转归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玉萍;朱海超;金雄吉;吕游;崔正伟;金燕;张子波;杨康鹃;;TCF7L2基因rs7903146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延边朝鲜族、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9 郝萍;金艳花;杨康鹃;;KCNJ1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胰岛素分泌异常(英文)[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10 王金花;黄秀峰;周庆辉;林朝文;杨园园;韦叶生;黄昌盛;吴联滔;吴玉梅;何兰凤;;广西百色地区壮族妇女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峻;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峻;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余自强;抗血小板胶原受体糖蛋白VI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史丽;人类CYP2A13基因SNPs及其与喉、咽、鼻恶性肿瘤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刘丽波;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遗传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汪颖;单体型和基因型问题的优化模型和算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洋;ACSL基因家族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富强;胆囊收缩素A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罗培芬;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季从亮;鸡肉IMP含量相关候选基因SNP筛查及其用于地方鸡种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华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3′非翻译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黄连素调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田小春;Klotho三个位点SNP及组合在重庆汉族老年人群分布及其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毕煜;初探应用关联规则筛选与癌症有关联性的SNP[D];复旦大学;2010年
4 叶雨;中国人群中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前列腺癌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5 廖芳芳;安徽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基因簇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联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6 马龙;ABCG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魏悦爽;从肌钙蛋白相关基因筛选举重运动员选材用分子标记[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8 武俊香;IL-10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陈客宏;几种TLR全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筛选及其临床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10 朱晖;中国安徽汉族地区人群TCF7L2基因常见SNP与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关联性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荔子;我国启动人类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N];健康报;2000年
2 江苏 陈志春(副研究员);黄连素抗心律失常有良效[N];家庭医生报;2008年
3 李锦;居家良药使用时要适当[N];广东科技报;2006年
4 知陶;苦口婆心黄连素[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魏锡林;用黄连素降糖的几点经验[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张志平;黄连素的新用途[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常怡勇;黄连素,一味良“心”药[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岭南风;黄连素不是万能止泻药[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蒲昭和;一药多用黄连素[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孙远;黄连素新用途[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