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苈强心对阿霉素致扩心病大鼠心脏结构功能及分子机制的影响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剂量芪苈强心对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及血清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2周内分6次腹腔注射阿霉素2.5mg*kg~(-1)造大鼠扩心病模型后,分为心肌病组,美托洛尔组,芪苈强心高剂量组,芪苈强心中剂量组,芪苈强心低剂量组。后四组分别服用美托洛尔10mg*kg~(-1),芪苈强心胶囊生粉高剂量1g生药*kg~(-1),中剂量0.5g生药*kg~(-1)以及低剂量0.25g生药*kg~(-1)灌胃6周。正常对照组和心肌病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6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和B型钠尿肽(BNP)含量,心肌组织苏木素(HE)染色病理检验。
结果心肌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显著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增加(P0.001和P 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显著降低(P均0.001),血清BNP和TNF-α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美托洛尔组与心肌病组比较,显著改善心衰大鼠LVESD、LVEDD、LVEF和FS(P均0.05),BNP显著低于心肌病组(P0.05),TNF-α水平与心肌病组比较无变化。芪苈强心高剂量组与美托洛尔组比较,心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BNP和TNF-α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01)。芪苈强心组(高、中、低剂量)较心肌病组改善LVESD、LVEDD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芪苈强心高剂量和中剂量组LVEF、FS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均0.05),与心肌病组比较明显改善(P均0.05)。心肌病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芪苈强心组(高、中、低剂量)(P均0.001),而正常对照组TNF-α和芪苈强心组(高、中、低剂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芪苈强心组(高、中、低剂量)血清BN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均0.05),芪苈强心组(高、中、低剂量)血清BNP浓度较心肌病组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病理切片HE染色发现:心肌病组心肌存在心肌部分坏死。美托洛尔组心肌纤维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炎症周围的心肌纤维排列尚规则,横纹可见。芪苈强心高剂量组、中剂量以及低剂量组基本相似,表现为大鼠心肌纤维排列尚规则,横纹可见,心肌纤维间少量炎细胞浸润。
结论不同剂量芪苈强心均可提高扩张型心肌病大鼠LVEF和FS,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水平,减轻心肌纤维炎细胞浸润的作用,对血清BNP水平无影响。研究进一步发现:芪苈强心改善DCM大鼠LVEF和FS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降低血清TNF-α水平的作用与剂量无关。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对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肌浆网Ca~(2+)-ATP酶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2周内分6次腹腔注射阿霉素2.5mg*kg~(-1)造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后,随机分为心肌病组,美托洛尔组,芪苈强心组。后两组分别以美托洛尔10mg*kg~(-1),芪苈强心胶囊生粉1g生药*kg~(-1)灌胃6周;正常对照组和心肌病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6周。RT-PCR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内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 mRNA浓度,以及其调节蛋白受磷蛋白(PLB) mRNA浓度,Western-Blotting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SERCA2a蛋白质含量。
结果心肌病组大鼠心肌组织内SERCA2a mRNA、PLB mR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01和P0.05)。美托洛尔组SERCA2a mRNA、PLB mR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虽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较心肌病组显著降低(P均0.05)。芪苈强心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ERCA2a mRNA、PLB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和P0.001);与心肌病组比较,SERCA2a mRNA有降低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PLB mRNA含量高于心肌病组(P0.05);与美托洛尔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和P0.001)。心肌病组大鼠心肌组织内SERCA2a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01)。美托洛尔组与心肌病组比较,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01)。芪苈强心组心肌组织SERCA2a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与心肌病组和美托洛尔组比较显著降低(P均0.05)。
结论:阿霉素可以诱导DCM大鼠SERCA2a mRNA、PLB mRNA以及SERCA2a蛋白含量的增高,过表达的SERCA2a可以加重心衰。芪苈强心可以抑制这种过表达状态,降低耗氧量,保护受损心肌,这可能是芪苈强心发挥改善DCM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
|
|
|
1 |
高祖玲;;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36例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年14期 |
2 |
王以友;;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工企医刊;2010年05期 |
3 |
丁志坚,羊镇宇,刘敏;美托洛尔对慢性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初探[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5年04期 |
4 |
王雪莹;石国范;;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9例临床观察[J];中国病案;2008年03期 |
5 |
邹忠全,刘丽华,刘文晶;卡托普利加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20例[J];新医学;2000年06期 |
6 |
胡海涛;;应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3年06期 |
7 |
程枭;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0年03期 |
8 |
戴颖楠,马怡婷;美托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01年09期 |
9 |
曾陵祥;;卡托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8期 |
10 |
赵国栋,田可耘,魏迨桂,周国斌,陆明洁;美托洛尔与芬太尼在预防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年05期 |
11 |
浩言;美托洛尔与氟西汀的相互作用[J];药学进展;1994年01期 |
12 |
王焱林,曾锐,熊慧玲,刘茂春,李汉贵,李荣华;美托洛尔治疗麻醉期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J];医学新知杂志;1996年03期 |
13 |
丁国华;美托洛尔合用地高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1997年11期 |
14 |
梅克治,韦建瑞,蒋作峰;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利尿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5 |
周蔚,李洪杰,王建国;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病人死亡率的影响[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4期 |
16 |
丁德良,李洪波,蒋庆安,秦向林;高血压病QT离散度及美托洛尔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0年01期 |
17 |
陈富英;常规药物加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6例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01年10期 |
18 |
吴静!454150,周俐!454150,孙红蕾!454150;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1年04期 |
19 |
许国柱;不稳定型心绞痛美托洛尔干预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20 |
徐金林,张群强;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咸宁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