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脑卒中ICF核心组合临床应用研究

曹蓉  
【摘要】:目的: 明确国际脑卒中ICF(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简要核心组合的信度和效度;进一步验证中国版脑卒中ICF简要核心组合在人群中的有效性;初步探讨两版核心组合的相关性以及临床实用价值。 方法: 选择78名脑卒中患者,其中5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国际脑卒中ICF简要核心组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42名患者使用中国版脑卒中ICF简要核心组合的第一部分-身体功能、第三部分-活动与参与中的行为表现(即活动和参与的一级限定值)、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定量表(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I)、改良的Rankin量表(mRS)与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评估并进行结果相关性分析;其中36名患者分别使用中国版脑卒中ICF简要核心组合和国际版脑卒中ICF简要核心量表进行评估。 结果: 身体功能中的四个类目意识功能、定向功能、语言精神功能和肌肉力量功能的kappa值为0.664-1.000,信度中度到优;身体结构的类目脑的结构kappa值为0.976,信度优;活动和参与的四个类目的kappa值为0.696-0.846,信度中度到优;环境因素的类目直系亲属家庭kappa值为0.450,信度中度。ICF除“e310直系亲属家庭”外的其它项目的总分与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BI评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95、-0.866、-0.795,(P0.01);中国版脑卒中ICF简要核心组合与NIHSS、MMSE等量表的Spearman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353~0.723(P0.01)之间;两版核心组合中将活动和参与的一级限定值(行为表现)计入总分后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73;二级限定值(行为能力)计入总分后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97(P0.01)。 结论: 采用国际脑卒中ICF简要核心组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综合评定可靠、有效;而且中国版脑卒中ICF简要核心组合与临床常用的脑卒中评定量表之间有着中等以上相关性,该量表是可靠有效的临床评估工具;两版核心组合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宋怀苓,张莉,路永盛;脑卒中后降压治疗两年100例观察与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年01期
2 李年贵;黄元水;王金南;孙倩;;补阳还伍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J];沈阳部队医药;1996年03期
3 宋修风;改善脑卒中后交流障碍的护理措施[J];现代康复;2001年13期
4 杨雪和,张秋霞;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年08期
5 周淑莲,王秀霞,毕占杰;65例脑卒中后抑郁症心理康复指导[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23期
6 何其英;康复锻炼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5期
7 吕敬伟,曹海霞,张茶;脑卒中后癫痫发作55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3年05期
8 李君,侯晓群,杜爽;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年04期
9 周景艳;印红梅;徐宏志;张柏玲;;大黄预防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J];沈阳部队医药;2003年05期
10 杨晓阳,张宏颖;石杉碱甲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5期
11 刘肖红;脑卒中后康复训练中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S1期
12 黄汉津,郑国庆,储莉;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4期
13 刘忆星,郑少雄,刘恋,金钦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4 宋文翔,张春燕;吞咽复系列穴组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58例[J];四川中医;2005年07期
15 吴秀英,孙瑞霞,李长贵;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齐鲁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16 董万森;两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低钠血症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17 张晓琴,陈静;脑卒中与继发性癫癎[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18 王学义,高娃,张树桃;蒙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年05期
19 梁雪红;;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4期
20 孙秋英;柳韡;张廷香;姚梅芳;武江华;王爱萍;;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艾厚喜;张丽;李林;;神经血管稳态重构作用和机制[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辉华;;脑卒中危重症的评估和处理原则[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庞军;甘振宝;胡云丹;陈招;李高炎;;枢经针灸推拿与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的效应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4 郑洁皎;石凤英;;脑卒中后的抑郁症[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陈佩顺;黄臻;陈家凤;张婉容;谭碧东;;基于运动控制的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平衡共济失调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钟玉萍;;脑卒中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江玥;张安仁;葛杜娟;;脑卒中后肩痛的康复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赵斌;黄继文;;浅谈脑卒中后肩痛的康复治疗[A];疗养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1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廖维靖;;运动控制在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廖维靖;;运动控制在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兴森;激活TRPV1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2 张彭跃;脑卒中后早期运动训练促进脑功能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王伟;ICF激光驱动器频率转换关键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杨永梅;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阎涛;Niaspan促进1型糖尿病大鼠脑卒中后神经轴索重塑[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6 曹国威;用于ICF束匀滑与远场荧光显微镜的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实验[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谢芹;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白晓红;用于ICF诊断的高时空分辨分幅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
9 黄振彰;针刺非痉挛侧穴位和痉挛侧穴位对脑卒中后痉挛偏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王戈;益肾调气法对脑血管病后精神症状组群神经可塑性的干预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莉;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及ICF量表与脑卒中常用评定量表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2 曹蓉;脑卒中ICF核心组合临床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3 林奕君;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于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疗效的系统评价[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曲福玲;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蔷;睡眠呼吸障碍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7 王元;头穴透刺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张红运;益肝止痉针法结合易化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边静;基于针康法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方案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葛丹霞;参麦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博爱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 崔利华 供稿单位 北京博爱医院;脑卒中后防治痉挛[N];北京科技报;2010年
2 胡晓震 本报记者 叶青;脑卒中后如何防骨折[N];沈阳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颖;脑卒中应急处理要注意五点[N];科技日报;2011年
4 本刊记者 李广宇 罗敏贤(实习);当基层医生“邂逅”脑卒中[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记者李天舒 通讯员高健;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七项因素相关[N];健康报;2009年
6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春红 卞金玲;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应综合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张春红;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8 江苏 杨光;Windows XP之ICF探索[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记者 匡远深 通讯员 沈士华;脑卒中后3个月内易发抑郁症[N];健康报;2011年
10 北大医院三部 主任医师 余光明;脑卒中后缘何走路不稳[N];家庭医生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