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LPS调节TLR4介导促进心肌细胞存活时间的实验研究

镇海文  
【摘要】:缺血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其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量受损的心肌细胞发生“顿抑”(stunned)、冬眠(hibernation)、坏死以及凋亡,而成熟心肌细胞缺乏分化增殖能力,不能完全代偿受损心肌细胞功能,导致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障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还可增加局部的血管、改善血运,保证移植细胞的存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容易,无免疫排斥、伦理道德等问题,使其成为细胞移植的理想材料。 骨髓干细胞移植到缺血心肌组织中,可以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改善心肌梗死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促进血管生成和抑制左心室重构。但心肌样细胞在短时间内基本消失凋亡,不能进一步分化为新生的心肌细胞,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过程中TLR4-MyD88-NFkB的信号通路被激活,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并造成细胞损伤。而利用小剂量TLR4特异性配体Lipopolysaccharide分别预处理接受移植前的个体,刺激兴奋骨髓干细胞和原有心肌细胞TLR4/PI3K/Akt信号途径促进细胞生存以及抑制TLR4-MyD88-NFkB信号途径中NFkB的表达,来减少移植后心肌样细胞在梗死心肌中的凋亡,并促使其进一步向心肌细胞分化。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利用动物模型来研究抑制心肌梗死区域的炎症反应,减少移植的骨髓干细胞的凋亡,从而有效地提高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并同时为干细胞协同冠脉搭桥手术治疗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目的:利用小剂量LPS预处理待移植的大鼠,观察移植入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在心肌梗塞后心肌微环境内的数量变化、分布情况以及存活时间。 方法:将成年大鼠随即分为对照组、心梗组、LPS(0.1mg/kg)预处理组、LPS(1mg/kg)预处理组、LPS(5mg/kg)预处理组,将经CM-Dil标记后的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注射入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结扎处周围的5组大鼠左心室壁内,于术后第48h、1、3、4周观察红色荧光标记的MSCs在梗死心肌内存活情况以及数量变化,同时分析移植后的骨髓干细胞的凋亡、存活情况以及相关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 结果:相对小剂量的LPS预处理后,电镜下仅可见少部分线粒体嵴模糊、断裂、减少,凋亡细胞为22.8 %,远远小于心梗组和其他浓度LPS预处理组。心肌梗死后TLR4、NFkB和MyD88 mRNA以及蛋白表达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上调,小剂量LPS预处理后表达水平均出现下调,1周达到峰值。1周后心梗组和0.1mg/kgLPS预处理组表达红色荧光的细胞明显减少,5mg/kgLPS预处理组荧光细胞的数量和荧光度减少更为明显,而1mg/kgLPS预处理组仍有大量发明亮红色荧光的干细胞,存活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心梗组,部分移植心肌干细胞迁移到损伤区的心肌组织,损伤中心已聚有较多的心肌干细胞;到3~4周时,心梗组已很少见到红色荧光,而1mg/kgLPS预处理仍可见散在的荧光,部分已与心肌细胞“融合”。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心肌梗死组织处的存活率极低,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和炎症等原因造成心肌细胞坏死后微环境改变,并促进了移植干细胞的凋亡。研究发现:小剂量LPS预处理接受移植的个体,可通过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来减少移植骨髓干细胞在梗死心肌组织中的凋亡,延长其存活时间,改善心功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清,黄海潇,金春华;虎杖苷对LPS作用下心肌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年07期
2 王良斌,侯水薇,吴文鹃;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活性[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3 曾祥元,顾大勇,马布仁,陈莉,杨季云,王天然,唐旭东,石力;LPS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与PMN的粘附作用及核调控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2年05期
4 罗向东,石富胜,王晓军,杨宗诚,黎鳌;LPS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的初步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8期
5 刘小丽 ,顾大勇 ,马布仁 ,陈莉 ,曾祥元 ,唐旭东 ,许玮;LPS直接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与PMN的粘附作用及核因子κB调控机理的实验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2003年01期
6 王梁华,朱玉平,潘卫,娄永华,陈建鹤,冯煜,焦炳华;LPS、rh-TNFα刺激PBL诱导TRAIL表达的初步研究[J];免疫学杂志;1999年03期
7 高明霞,李康生;大蒜对老龄BALB/c小鼠血浆IL-1β、IL-6水平影响的研究[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0年06期
8 顾大勇,曾祥元,陈莉,杨季云,马布仁,王天然,唐旭东,石力;LPS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及NF-κB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2年01期
9 孙可一,季晓辉,冯艳红,殷国庆;内毒素休克猕猴白细胞介素18 mRNA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年03期
10 李凡,石艳春,李中秋,陈立,卢丹,姜秀英,陈玉全;臭冷杉精油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1998年02期
11 杨志军,葛煦,饶志仁,段丽,鞠躬;Fos蛋白在LPS免疫激发大鼠脑内的分布[J];解剖学报;2000年04期
12 李凌波,朱孔黎,杨渝珍,龚非力;LPS刺激对TACE基因表达和对TNF-α前体加工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年10期
13 王曦,卢广,杨运黄,李丽云,刘买利,王百忍,鞠躬;腹腔内毒素刺激后的大鼠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2年02期
14 王翔宇;孙克勤;李霞;崔娟;李欣欣;霍俊锋;;免疫组化法检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TRAF6表达[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2期
15 朱文彪;利多卡因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早期治疗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3期
16 凌光辉,彭佑铭,王海涛,段绍斌,刘映红,刘伏友;Troglitazone对高糖和LPS诱导的人肾小球mPGE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17 罗晓光;葛春林;任艳;吴哲;王秋爽;董理;张朝东;;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提高损伤PC12存活率[J];免疫学杂志;2008年02期
18 万志红,陈惠孙,陆松敏;磷脂对脂多糖诱导中性粒细胞CD11a表达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年05期
19 马越云,马文煜,于文彬,尹文,苏明权,丁振若;IgG Fab-BPI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1年05期
20 顾大勇,陈莉,马布仁,杨季云,曾祥元;LPS直接诱导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IL-8的表达及对PMN趋化作用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玉明;王大为;杨世伟;曹黎明;赵乃铮;王凤鸣;钱建华;龚晓平;周凯;胡宝珍;;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对小儿心肌细胞的影响[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乔国芬;吴玲;初文峰;吕延杰;杨宝峰;;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A];第六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朱丹;黄秀兰;;人参皂苷Rg1保护心肌细胞免于缺氧-复养损伤涉及PKCε-activated ERK1/2径路[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裴建明;王跃民;马恒;黄德明;;不同时间低氧后心肌细胞钙瞬变的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林国生;蔡军;江洪;杨波;蒋学俊;王腾;代治国;范国华;余奇劲;;胚胎心肌细胞移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6 周苏宁;邵建华;;缺氧复氧心肌细胞NF-κB活化调控iNOS基因表达及NO释放[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7 赵军;顾振纶;杨吉成;盛伟华;郑世营;;缺氧对心肌细胞DNA链损伤的体外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8 张玉霞;刘铭球;喻伦银;刁路明;唐志佼;夏东;王敏;;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肥大中cyclinD_2和p1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变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梁贵友;李剑;徐刚;刘达兴;宋永祥;;PI3K在犬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中的作用[A];贵州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炜;张雷;尹青;赵昱;赵春芳;;诱导胚胎源性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镇海文;LPS调节TLR4介导促进心肌细胞存活时间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2 孙宇扬;双参宁心胶囊干预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3 马丽娟;大豆异黄酮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储全根;加味桃核承气汤及其不同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和主动脉病变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孙彦洵;Smad5基因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中的功能与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6 秦川;EPO预处理在心肌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NF-κB信号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李曦铭;基因重组hVEGF165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其在间充质干细胞和心肌细胞中的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8 邹安若;心肌萎缩对大鼠心肌移植细胞钾通道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韩冬云;钙调蛋白对豚鼠心室肌细胞Cav1.2钙通道的剂量依赖性和钙依赖性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郁青;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倩;槲皮素抗LPS致小鼠胚泡着床障碍作用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刁欢;多不饱和脂肪酸对LPS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刁欢;多不饱和脂肪酸对LPS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徐栋花;乳酸杆菌对LPS诱导THP-1细胞炎症性细胞因子释放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5 钱凤英;MEKK3在LPS刺激后恶性肿瘤细胞产生IL-6作用中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邓华明;蛇床子素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杨;LPS对羧酸酯酶1和2(CES1、CES2)表达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8 董莎莎;云芝糖肽(PSP)对LPS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ROS及MAPK信号通路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静;乳酸抑制LPS激活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NF-κB通路的研究[D];北京农学院;2011年
10 冯琳琳;LPS、TGF-β1对小鼠BMDC的影响及TGF-βRⅠ在哮喘遗传背景不同小鼠BMDC中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译 晓鱼;人类心肌细胞可再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记者 郑晓春;以科学家用皮肤细胞制造出心肌细胞[N];科技日报;2009年
3 杨洋;骨髓细胞生成心肌细胞[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4 刘霞;美成功将成纤维细胞直接变为心肌细胞[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 张晔;基因调控让坏死的心肌细胞“复活”[N];科技日报;2011年
6 艾平 编译;加拿大骨髓干细胞培植心肌细胞[N];大众科技报;2000年
7 吴伟农;心肌细胞能自我修复[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急性心梗治疗获重要突破 心肌细胞可以再生[N];中国保险报;2003年
9 记者胡德荣;心肌细胞能体外培养[N];健康报;2002年
10 记者 张孟军;加发现心肌细胞再生法[N];科技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