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血康联合阿司匹林预处理防治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一部分 脉血康联合阿司匹林预处理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和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目的: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研究脉血康和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使用SPF级Sprague-Dawley (SD)大鼠40只,体重280-3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1.假手术组(生理盐水4m1/d,连续灌胃14天),2.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4ml/d,连续灌胃14天),3.阿司匹林预处理组(阿司匹林10mg/(kg-d),连续灌胃14天),4.脉血康预处理组(脉血康1.0g/(kg-d),连续灌胃14天),5.联合给药预处理组(脉血康1.0g/(kg-d)+阿司匹林10mg/(kg-d),连续灌胃14天),给药后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6、24小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4小时后断头取脑,通过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通过线栓法可以建立稳定的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脉血康或阿司匹林组缺血再灌注6、24小时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24小时后脑梗死体积下降;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血康和阿司匹林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体积。两药联用效果更好。第二部分脉血康联合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凝血功能和血流变的影响目的:通过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的凝血功能和血流变学的变化,探讨脉血康和阿司匹林是否通过改善凝血功能和血流变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动物分组及预处理同第一部分,每组8只SD大鼠。在成功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基础上,各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24小时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大鼠的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较假手术组的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给药组较单独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流动性差。脉血康和阿司匹林能够有效的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液的高凝状态和血液流动性,两药联用效果更佳。第三部分 脉血康联合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通路中Bcl-2、Bax、Caspase-3的影响目的:探讨脉血康联合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通路中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基础实验资料。方法:动物分组及预处理同第一部分,每组4只SD大鼠。各组大鼠在连续灌胃14天后实施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手术,建立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4小时后断头取脑组织,提取梗死区脑组织蛋白后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 cell lymphoma/lewkmia-2 Bcl-2)蛋白、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3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Bax、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各给药预处理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Bax、Caspase-3蛋白表达较模型对照组降低,Bcl-2蛋白表达上调。联合给药组与阿司匹林组或脉血康组比较Bax、Caspase-3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Bcl-2蛋白表达进一步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血康和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大脑梗死区脑细胞的凋亡而发挥直接的脑保护作用,两药联合使用这种保护作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