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L逆转录病毒体系的构建及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1)构建大鼠FasL基因逆转录病毒体系,并研究FasL在
包装细胞PA317中的表达;(2)用PA317/pLXSN-FasL+病毒上清体外
转染肿瘤细胞,以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3)将FasL基
因导入供体源的树突状细胞,注入受体体内后,观察其对肝移植大鼠
生存期的影响,并探索转FasL基因治疗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机理。
方法:(1)将含FasL基因的质粒pBL-KA15用XhoⅠ酶切,获得
大鼠全长FasL cDNA片段,将该片段与同样经XhoⅠ酶切的逆转录
病毒载体pLXSN在T4嗜菌体DNA连接酶作用下进行相同突出端的
连接反应,并鉴别其正反向,将正向单拷贝插入的重组子pLXSN-FasL
用脂质体转染试剂盒导入双嗜性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中,用
G418筛选,获得病毒滴度高的抗性克隆,命名为PA317/pXSN-
FasL+;用PCR及RT-PCR方法检测该包装细胞是否有FasL基因整
合及mRNA的表达,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包装细胞表面FasL的表达。
(2)将PA317/pLXSN-FasL+体外转染淋巴瘤细胞株Jurkat、Raji、Daudi,
肝癌细胞株HepG-2及骨髓瘤细胞株SP2/0,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
这些细胞株表面Fas及FasL的表达,并用Annexin V-PI法检测这些
细胞的凋亡,通过细胞增殖实验观察PA317/pLXSN-FasL+病毒上清
对Raji、Daudi、SP2/0及HepG-2细胞株的生长抑制。(3)首先建立“二
袖套法”大鼠肝移植模型,并在袖套管制作,受体麻醉,肝上下腔
静脉、门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吻合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行供体为SD
大鼠、受体为Wistar大鼠的肝移植48例,并分为4组:①对照组12
例,不作任何治疗;②mdrl组12例,移植前腹腔注射转mdrl基因
的DC细胞;③CsA治疗组,术后给予环孢霉素(CsA)治疗;④转FasL
南京医科大学悍十学位论文
基因治疗组,移植前腹腔注射转FasL基因的DC细胞。肝移植术后
3d及 7d分别杀死各组4只大鼠,取出外周血及肝脏,检测肝功能,
半定量 RT-P皿检测移植肝 FasI虬、IL4 的 InRNA表达,TU’N’E‘
法检测肝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移植肝的
病理及超微结构,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肝移植后生存期。
结果:O 重组子经酶切鉴定后获得正向单拷贝插入
子,脂质体介导法导入N3细胞后,m18 筛选出抗性克隆,命名
为 PA3 7MSNlasL+,测得病毒滴度为 4.7 xlo’CFUth。PCR及
RTPCR证实 PA317细胞有 FasL基因整合及 wA表达,流式细
胞仪检测出PA3 17包装细胞表面有高强度的F虬分子表达。仅)流式
细胞仪检测 Jim’ai、oaudi、Rat、SPz/0及 HyG上细胞株 eas阳性率
分别为 99.8%、33.9%、68*%、72%、sl.7%Z用 PA317/pLXSN-FasL+
病毒上滑转染 oaucti’ Rat’ sn:vo及 Hpcrz细胞株后,east阳性率
分别为 99.l%、99.4%、86.l%、72.3%,AnneAn VFI法捡测细胞凋亡
率分别为 30.50、31.30、12.l%、19.40;细胞增殖实验提示转 FasL
后肿瘤细胞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o)对“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进
行技术改进后,无肝期明显缩短,肝移植成功率明显提高;供体SD
大鼠的骨髓经体外扩增后,获得表型特异的DC,将之转染FasL基
因后移植前受体腹腔注射,结果发现对照组及mdrl组移植后945d
死亡,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明显高于 CsA组及 FasL组,病埋学及透
射电镜提示有肝细胞变性、坏k,6 CsA fAA F吼组肝细胞免疫排
斥较轻,肝移植大鼠生存期已超过4个月;半定量RTPCR结果示
对照组及mdrl组术后7d F嘛、IL《2表达增高,而CsA组及F札
组F虬及几12则呈不表达或低表达;刀l田L法检测发现FIL组
有明显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透射电镜结果也证实肝组织内有凋亡的
淋巴细胞。
结论:*)建立的 PA317/pLXSNFasL+逆转录病毒体系能有效地
表达 F虬八 PA3 7/pLX狲F虬+能有效地诱导 Fas高表达肿瘤细
胞凋亡,井对这些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o准D大鼠为供体,
4
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Wistar大鼠为受体的肝移植是一个高排异组合,是用于研究移植耐受
埋想的模型;经转染FasL基因的DC治疗后可有效地诱导肝移植免
疫耐受,其机理是诱导活化T细胞凋亡,并一定程度地减少ILJ 的
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