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通道开放剂预处理对兔离体基底动脉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
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目前,药物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在神经细胞保护方面报道较多,但脑缺血/再灌注对脑血管的损伤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的“无复流(no-flow)现象”,即血栓溶解后该血管或其远端的血管仍无血流流通,提示脑血管功能发生障碍。就脑血管而言,ATP敏感性钾通道(K_(ATP))和钙激活钾通道(K_(Ca))是调节脑血管舒张的主要钾通道,但在脑缺血/再灌注中,针对此两种钾通道开放剂对脑血管的作用少见报道。本实验以离体兔基底动脉H/R(缺氧/复氧)模拟脑缺血/再灌注,H/R前分别用K_(ATP)开放剂pinacidil和K_(Ca)开放剂NS1619预处理,观察这两种钾通道开放剂对离体兔基底动脉H/R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而探讨脑血管K_(ATP)和K_(Ca)通道的开放是否是脑血管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目的:在离体兔基底动脉,用pinacidil和NS1619分别预处理后,观察两药对基底动脉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材料和方法:
实验动物:新西兰白兔,雌雄不拘,体重2.5~3.0kg。
方法:1、离体血管环灌流 离体兔基底动脉环分为4组:①对照组(95%O_2+5%CO_2) ②缺氧/复氧(H/R)组:平衡90min(95%O_2+5%CO_2)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改通 95%N广5%CO。30min(缺氧),再改通 95%O。+5%CO。30min
(复氧),然后记录血管环对缩血管和舒血管物质反应的张力曲线③
pinacMil预处理+H/R组④NSI619预处理+H/R组两组预处理组在
H/R前分别用 10 u mol/L pinacidil和 10 u mol/L NS1619预处理 20min
后洗去。每组样本例数 n-12(一半样本用子收缩反应,一半样本用于
舒张反应)。收缩反应中,累积加入不同浓度U466(血栓素A。类似
物\J己录其累积浓度曲线。舒张反应中,以 0.lP mol几 U466预收
缩,达坪值后,分别加入ACh和S NPNP。舒张反应以其张力减少的%
表示(药物浓度均为药物在浴槽内的终浓度)。
2、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活力测定 取四组基底动脉环*二4):对照
组,H/R组,pinacidil预处理+I4lll组,NSI619预处理+H/R组(分组
如前所述)。将四组动脉环分别进行碘化4吃(PI)染色,以标记坏死
细胞。将PI染色后的血管环沿纵线切开,平铺子载玻片下,于德国ZEISS
LSMS Axiovert 00M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20 x物镜下观察,每组血
管环随机取四个视野计数。
结果:①H/R组与对照组比较,兔基底动脉对 U466的收缩反
应明显增强,对 S肝的舒张反应未见差异,而对ACh的舒张反应明
显减弱;②经 pinaCidil和 NS分别预处理后,可以预防离体兔基
底动脉在缺氧复氧后对 ACh舒张作用的减弱和对 U466收缩反应的
增强;③四组动脉环均未见平滑肌细胞坏死;DR后坏死的内皮细胞
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而 pinacidil预处理+I-I/R组和 NS预处理
2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R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inactall预处理+H/R组
和 NSI619预处理+H/R组坏死的内皮细胞数与无预处理 6勺 H甩组比
较差异显著。
结论:①pinacidil和 NS分别预处理后可以保护兔基底动脉免
受后继 H/R的损伤。②脑血管 K。。和 KD通道的开放可能是脑血管对
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