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11型早期蛋白E7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转染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摘要】:尖锐湿疣(condyloma accuminatum,CA)又称生殖器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引起的皮肤粘膜良性新生物,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为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sexual transmitted disease,STD)之一,发病率持续位居STD的第二、三位。1991~200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STD流行病学分析表明,CA的发病率平均年增长19.48%,2000年CA国内发病率高达17.55/10万,占性病构成比25.47%,近几年CA的发病仍处于高发状态。
HPV为双链DNA病毒,现已发现100多种亚型,约90%CA由HPV-6/11型感染引起,CA也可多种HPV亚型混合感染,各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机体感染HPV后,绝大多数感染者为潜伏状态,无明显症状,很易作为新的传染源,造成更多人感染。部分CA患者未经任何处理,其皮损可自然消退,少数CA患者迁延不愈甚至发生恶变。HPV感染致CA发病、自然消失、复发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人们普遍认为CA的发病与机体的局部免疫状况有关,但对CA局部Th1/Th2细胞的变化情况有不同的观点。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能激发体内细胞毒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前体细胞或初始T细胞,产生有效的CTL应答。有研究表明,经HPV基因修饰的DC,在体内外均能诱导出特异性CTL,产生有效的抗HPV免疫反应。局部注射修饰后的DC治疗反复复发难治性CA,有一定疗效,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高危HPV-16/18型,对HPVL蛋白研究较多,对低危的HPV-6/11型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早期蛋白E6、E7的作用较少关注。
对病毒感染建立有效免疫反应的机制涉及到病毒抗原的提呈、免疫反应的激活、效应细胞清除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等3个环节,其中任何1个或多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研究发现,HPV感染后,病毒早期蛋白E6、E7在未分化的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极少
|
|
|
|
1 |
苏平,车明海;干扰素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探讨[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2 |
郑玉清,宋伟奇,丁凤林;女性阴部尖锐湿疣流行特点[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3 |
李克俭;微波治疗尖锐湿疣50例疗效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9年02期 |
4 |
刘继峰,马烈,郭劲柏,尤德渊,柏冰雪,于淞;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年01期 |
5 |
熊华淇,吴绮明,俞薇薇,庄文华,俞景明;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组化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6 |
刘琴;外阴尖锐湿疣的诊断和治疗[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
7 |
吴晓静,任建功,刘永江,刘军连,汪建军,谭萍萍,冉多良,马润林;尖锐湿疣样本中HPV病毒的分子检测[J];遗传;2005年05期 |
8 |
姚战非;立新;;派特灵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45例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9 |
格桑多吉;CO_2激光综合治疗尖锐湿疣93例[J];西藏科技;2000年04期 |
10 |
尹秀芝,付桂莲,李坚,赵淑文;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烟雾中HPV DNA检测及致病性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
11 |
刘静;女性复发性尖锐湿疣治疗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2 |
李明成;郑华;;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型的检测[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3 |
朱健,李顺明,罗肖萍;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68例报告[J];激光杂志;1994年05期 |
14 |
王镇美;尖锐湿疣HPV感染与淋病关系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1995年04期 |
15 |
宋文刚,郭居新,刘桂秋,汪爱玲,高传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尖锐湿疣组织中HPVDNA[J];泰山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16 |
赵蔚明,于修平,王美清,张庆慧,周亚滨,董杰德;PCR检测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综合评价[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7年04期 |
17 |
黄宗明,李青,杨守京,晏培松,胡沛臻,马福成;2063例人乳头瘤病毒原位杂交病理形态学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5期 |
18 |
刘东升,林碧华;妊娠分娩期合并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J];学会;2000年07期 |
19 |
李志民,赵汝礼,张玉霞;CO_2激光联合IFN-γ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20 |
杨学荣,刘润山,杨中伟,徐立,王玉秀;CO_2激光对人体特殊部位“尖锐湿疣”24例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1985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