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溶血卵磷脂对胰腺炎大鼠脑损害作用的实验研究
【摘要】: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PE)是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机制不明。为进一步揭示PE的发病机制,本研究从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tidyl choline,LPC)开放胰腺炎大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以及造成其脑部脱髓鞘两方面探讨LPC对胰腺炎大鼠的脑损害作用,为P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
目的:探讨胰腺炎时胰酶的作用产物之一,LPC对胰腺炎大鼠BBB通透性的影响并验证LPC对胰腺炎大鼠脑组织是否有脱髓鞘作用。
方法:动物及分组:SD大鼠30只,雌雄不拘,体重230到270克。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对照组一、对照组二。每组10只。
第一部分: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模型的制备和外源性LPC的应用首先将SD大鼠用Aho HJ法制成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模型,随后从实验组大鼠的尾静脉注入LPC;对照组之一在制成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模型后从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对照组之二是假手术组,实施开腹找及胰管即关腹,假手术组行尾静脉注入LPC。各组大鼠连用LPC或生理盐水5天。
第二部分:外源性LPC开放胰腺炎大鼠BBB的实验研究
在最后一次用LPC或生理盐水后的7~10天,首先应用马根维显(含Gd-DTPA)行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造影,检查其BBB的通透性。检查时注意大鼠的保暖和供氧,保证其生存状态良好。
次日从大鼠颈内动脉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25分钟后取大鼠脑标本。左半脑速置液氮罐中,两天内采用HRP-